何新:西奈山·秦山

【老何西域史地新考】

西奈山·大秦之山

西亚及地中海地区地理大势

中国古史书所言西天之大秦地区,与所谓的欧洲罗马毫无关系。

大秦(唐宋称拂林或拂菻)有二,一是君士坦丁堡的大秦,一是黎凡特叙利亚的大秦。特别有意思的是,西亚有名山曰西奈山,就是大秦之山,可能也是大秦得名之原因。兹略考如次:

西奈山MountSinai,山名的意思是“月神山”。闪米特神话中月神名辛(Sin),故而得名,希伯来语作HarSinai,西奈是西亚人犹太人的圣山。据《圣经》,上帝的使者、以色列圣人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渡过红海,来到西奈半岛,登临西奈山顶,上帝降临而亲授摩西“十诫”,并刻石为证。

​【《圣经旧约》:God called Moses up Mount Sinai and gave him the Ten Commandments.

“上帝召摩西上西奈山并给他十条戒律。”

Moses next prepared to lead the people from Mount Sinai to the promised land of Israel.

“摩西要把人们从西奈山带到以色列的应许之地。”(《出埃及记》第20章;《申命记》第5章)】

以色列应许之地,就是被称作黎凡特的新月沃土地带,巴勒斯坦以及叙利亚。​

大秦·黎凡特·西亚新月沃土地带

​但是值得注意是,sin,也是西亚和南亚人所说的“秦国”之名。秦人出自西戎,祖先来自西方,曾经是周朝的马夫,牧马人。

​《穆天子传》记周穆王时,秦祖造父曾为周穆王驾车西巡至“昆仑丘”,拜访月亮女王西王母。

古汉语“昆仑”一词,来自匈奴胡语之“喀喇”kalon、“混沦”、“混沌”,是指宇宙、天的意思。中国上古时期所谓昆仑山,乃是神山的通称。泰山、河源冈底斯山(号称众山之王)以及产玉石的昆仑山,古代都曾经称作昆仑山。

然而周穆王所去的昆仑山,则是西极之昆仑山,我认为就是西奈山。

古代之小亚细亚(罗马)人,以及西亚黎凡特人,皆称中国人为秦人。即sina,Sino。印度河及北印度人亦称中国人为cini、chins,即梵语的“至那”或“支那”。这个词得名,也来于秦人。后来欧洲人称中国人为chine或china,语源即出于此。

秦国自秦穆公以后即强大,威震华夏及西域。后来秦国统一中国,名扬四海。所以外国人习惯称中国人为“秦人”,直至隋唐,长期沿用此称。

【按:西域称中国人为秦人,旧史中多明证。《史记·大宛列传》:“闻 宛 城中新得 秦人,知穿井。”《汉书·匈奴传上》:“穿井筑城,治楼以藏穀,与 秦 人守之。” 颜师古 注:“ 秦 时亡入匈奴 者,今其子孙尚号 秦人。” 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汉人唐人秦人》:“《西域传》言:‘ 秦 人,我匄若马。’註:(西方人)‘谓中国人为 秦人。’”】

有人曾经指出,汉语“大秦”是波斯语Dasnia的转音,Dasnia是古代波斯人对波斯以西即伊拉克叙利亚地区的称呼。​我认为这种说法近是,da-snia与西奈sinai之语根颇相近。

我认为西奈山实际就是《穆天子传》​所言的西王母山。在中国古老的《山海经》及秦汉神话系统中,西王母也是月神。​

据西亚地理书,西奈山海拔2200米,主峰乃花岗岩山峰。不仅犹太人尊崇此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敬畏而尊其为圣山。基督教称西奈山为“神峰”(TheHoly Peak)。

 

公元3 世纪成书的《魏略》最早记载“大秦国”,云:“大秦国一号犁靬,在安息、条支

西大海之西,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风利二月到,风迟或一岁,无风或三岁。其国在海西,故俗谓之海西。”

黎轩(“黎干”),我认为就是中东地区的古名黎凡特​。西海、西大海即里海。安息即波斯,条支即塔吉克(唐代在中亚设有条支都护府,辖区包括阿富汗与塔吉克)。

据南北朝的《北史》记:“大秦,西海水之西有河,河西南流。河西有南北山,山西有赤水,西有白玉山,玉山西有西王母山,玉为堂室云。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回万余里。于彼国观日月星辰,无异中国。”

西海即里海,大河即西亚两河(指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两河汇一南流入波斯湾。西白玉山,即伊朗高原第一大山扎格罗斯山脉​,由石灰岩和雪山构成。

而所言之西王母山,就是​西奈山。

​北魏时期的条支也包括今阿富汗和伊拉克地区。而“大秦”在安息、条支及西海之西方,正是指黎凡特、叙利亚及西奈地区。

【补记】关于大小拂林

中国古代旅行者有记述,西亚地区(唐人所谓西天),存在有两个拂林。

唐开元年间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记:

“(大食)彼王不住本国,见向小拂临国住也。为打得彼国,彼国复居山岛。处所极牢,为此就彼。……又小拂临国傍海,西北即是大拂临国。”

所言“大拂林”即小亚细亚地区的罗马,即君士坦丁堡。小拂林即苫城,大马士革。

唐人杜环《经行记》记:“拂菻国在苫国西,隔山数千里,亦曰大秦。其人颜色红白,男子悉着素衣,妇人皆服珠锦。……王城方八十里,四面境土各数十里。胜兵约有百万,常与大食相御。”“其大秦善医眼及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血。”

苫国即闪人之国,唐代阿拉伯人称大马士革为“sham”城,所以唐语译音为“苫”或“钐”。大、小拂林其地均在唐代的大食即阿拉伯帝国之西。​

《新唐书·大食传》:

“大食之西有苫者,亦自国。北距突厥可萨部,地数千里。有五节度,胜兵万人。土多禾。有大川,东流入亚俱罗。商贾往来相望云。”

《唐会要》卷一百:

“又案贾耽四夷述云,……其奚深后有摩诃末者,勇健多智,众立之为王,东西征伐,开地三千里,兼克夏腊,一名钐城。”

大拂林指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西大秦国。而​在大食与大拂临国之间,还有一个“小拂林”。这个小拂林就是苫国,唐书也称之为“夏腊”,即西亚之“希腊”,位于西奈、黎凡特和叙利亚地区。

【附录】中国史书中的大秦

《后汉书·西域传》: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作黄金涂、火浣布。”

《晋书》:

“大秦国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其地东西南北各数千里。有城邑,其城周回百余里。屋宇皆以珊瑚为棁栭,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其王有五宫,其宫相去各十里,每旦于一宫听事,终而复始。若国有灾异,辄更立贤人,放其旧王,被放者亦不敢怨。有官曹簿领,而文字习胡,亦有白盖小车、旌旗之属,及邮驿制置,一如中州。其人长大,貌类中国人而胡服。其土多出金玉宝物、明珠、大贝,有夜光璧、骇鸡犀及火浣布,又能刺金缕绣及积锦缕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之一。安息、天竺人与之交市于海中,其利百倍。邻国使到者,辄廪以金钱。途经大海,海水咸苦不可食,商客往来皆赍三岁粮,是以至者稀少。”

《北史·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西域》 :

“条支国,在安息西,去代二万九千四百里。”(今伊拉克地区)

“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明朝《三才图会》中的四海华夷总图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其海滂出,犹渤海也,而东西与渤海相望,盖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两海之间。其地平正,人居星布。其王都城分为五城,各方五里,周六十里。王居中城,城置八臣,以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分主四城。若谋国事及四方有不决者,则四城之臣,集议王所,王自听之,然后施行。王三年一出观风化。人有冤枉诣王诉讼者,当方之臣,小则让责,大则黜退,令其举贤人以代之。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其土宜五谷、桑、麻,人务蚕、田。多璆琳、琅玕、神龟、白马朱鬛、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

“大秦,西海水之西有河,河西南流。河西有南北山,山西有赤水,西有白玉山,玉山西有西王母山,玉为堂室云。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回万余里。于彼国观日月星辰,无异中国。而前史云:条支西行百里,日入处,失之远矣。”

​【附录】夏燮《中西纪事》论三教同源

摩西本以色列之族,为耶稣之远祖,而以其受十诫于西奈山,则言阿剌伯亦本之。西奈山在阿剌伯境内,回部之首也。波斯本条支之地,为回部之祖国,而以为大秦经像之所自出,则言景教者亦宗之。至考其渊源之所自,则二教实皆本耶稣,而言天方者独讳之,盖天方之教起自尔撒,至穆罕默德集其成。故回人以尔撒大圣,穆罕默德为至圣,而尔撒之生,正与耶稣并世。吾友俞理初正燮谓:尔撒者即耶稣之对音。

余为之证以天方古史言:阿丹传施师,师传努海,海传易卜刺欣,欣传司马仪,仪传母撒,撒传达五德,德传尔撒,尔撒不得其传六百年。而后穆罕默德生。西人纪年,以耶稣之降生起数。回部纪年以穆罕默德之辞世起数。梅宣城据回回历以推穆罕默德辞世之年,在隋文帝开皇十四年甲寅。上距汉哀帝元寿二年庚申天主降生,正合六百年之限,是则尔撒耶稣之非二人,毫无疑义​​。

【附注​】西奈以色列有死海。我窃以为死海即弱水,因水极弱,而万物可漂浮也。非水极弱,水不能承物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