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之心,顺地之势(资治通鉴卷一九八之十三)
贞观二十一年春正月丙申(初九),太宗皇帝诏令以回纥部为瀚海府,仆骨为金微府,多滥葛为燕然府,拔野古为幽陵府,同罗为龟林府,思结部为卢山府,浑为皋兰州,斛薛为高阙州,奚结为鸡鹿府,阿跌为鸡田州,契苾为榆溪州,思结别部为(⻊带)林州,白霫为寘颜州;各以其本部落首领为都督或刺史,并分别赐予金银绢帛以及锦袍若干。敕勒族大为高兴,相互欢呼跳跃着拜谢唐朝廷。
等到各部首领要返回本部落时,太宗皇帝亲临天成殿摆下酒宴,设十部乐队招待他们。各部落首领都说:“我等既然做了大唐的顺民,往来到京城皇宫便如同拜望父母一样,我们请求在回纥南部与突厥以北地区开辟一条通道,起名为参天可汗道,并设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匹及酒肉以供过路人享用,我们每年进贡貂皮以充作租赋,仍然延请能做文章的人,让他们写上表奏疏。(臣等既为唐民,往来天至尊所,如诣父母,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一道,谓之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岁贡貂皮以充租赋,仍请能属文人,使为表疏。)”太宗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从此北部边疆全部安定,只有纥吐迷度沿用过去的突厥称号,私自称为可汗。
后来,太宗说:“朕对于北方戎、狄之所以能够取得古人所不能取得的胜利,做到古人难以做到的让他们臣服于中原,都是因为顺应众人愿望的结果。过去大禹率领九州的百姓,开山伐木,疏导条条河流归入大海,虽是劳民之举,然而百姓却并无怨言,就是因为他的所为顺应了民心,利用地势,与民同利的缘故。(朕于戎、狄所以能取古人所不能取,臣古人所不能臣者,皆顺众人之所欲故也。昔禹帅九州之民,凿山槎木,疏百川注之海,其劳甚矣,而民不怨者,因人之心,顺地之势,与民同利故也。)”
是否劳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劳民之事是否符合百姓利益。如不符合百姓利益,哪怕只耗费一点点民力也会招来怨恨,如果符合,即便赔上性命也是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