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70年代出土后引起轰动,意境完全不同

引言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道德经》

书籍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不论是名家经典,还是乡人杂谈,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宝藏的体现。书籍的价值同一般物品一样,书龄越长就越为珍贵。以战国竹简为例,即便专家在进行修复时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但它所反映出的战国年代的历史记录十分宝贵,为专家考察战国文化,补添国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再比如《道德经》,作为春秋时代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经典著作,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它的教育意义也十分重大,有的地方甚至会将它编入教材。

然而,一本帛书版《道德经》的出土,令人们不得不开始怀疑那本旧《道德经》的真实性。有人说那是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也有人说,两本《道德经》其实无甚差别,只是书籍刊印有所不同,各式各样的说法层出不穷。出于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曾派大量专家前去研究这本70年代出土后引起轰动的传世典籍。专家对其进行还原与修复后,发现有些句子与另一本《道德经》意境完全不同。

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

春秋战国时期是将我国文人名士思想发挥到极致的关键朝代之一。频发的战乱与尚未统一的国土为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提供了契机。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派就是其中之一。道家崇尚尊重自然,顺势而为,因此名作《道德经》的主要内容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道德经》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为后世的哲学研究奠定了宝贵基础。

除此之外,它为个人与国家层面的发展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被某些朝代的统治者和普通民众奉作珍宝。因此,当有人提出旧版《道德经》是被篡改后的版本时,人们好奇的同时又有所不解。如果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被大家广为传颂的那本《道德经》是人为修改后的产物,那么被修改前的那本内容究竟如何?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两本《道德经》的差别

两本《道德经》的首处不同在第二章。“有无相生”和“有,之无相生”,虽然两句间只差了一个“之”字,但含义却是千差万别。一个强调循环往复,一个强调派生关系,令人不得不怀疑这是否只是刊印者的一时疏忽。然而,后面几处的差距又推翻了人们的猜想。

原来在第四十一章,两本书又出现了不同意境的句子,巧合的是,这两句依然只差一个字。就算是书写文字时出现错误,但一处出现在第二章,一处出现在第四十一章,章节间的跨度实在太大,笔者笔误的说法实在不能令人信服。因此,对于两本《道德经》有所差别的原因,大家一致倾向于是有心之人的篡改。那么,是谁有这个能力修改一派之宝呢?

为何被古人篡改

古代人讲究道义礼序,对待长辈尤其尊重。《道德经》是老子的遗物,在道教,出于对祖师爷的尊敬与濡慕,很少有人会去触碰它。《道德经》又是一派之宝,对于它的守护防卫,道家自然也是费尽心思。那么可以接触并能成功篡改道德经的人,便只有一位了。那就是当朝统治者。身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统一国土是第一要务,因此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拱卫国家权力与王室利益。

而以顺应天意,无为而治为治世宗旨的道家思想恰又与统治者的意愿相反。于是,统治者为了防止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开始疏远道家。儒家也为了自己的主流地位到处打压道家,并向统治者进言,将《道德经》中与儒家大部分理念相违背的内容全部剔除修改,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两本《道德经》。

结语

只有当权者才有书写和改造历史的权力,修改前后的《道德经》就是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在那个尔虞我诈的时代,《道德经》能存活下来实属不易。其中缘由除了统治者的仁慈外,还有《道德经》本身珍贵的艺术文化与治世价值。这本传世典籍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遭到再多打压与变故,只要一个人或一件物品足够有价值,那么他就不会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籍籍无名。因此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价值,成就精彩人生。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