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川藏线骑行。十六,天路十八弯
藏驿道第17站,由雅江到剪子弯山打尖、到西俄洛宿;第18站由西俄洛到今霍曲;第19站到理塘。这条道路偏南,今天的318国道走剪子弯山(有隧道)、卡子拉山、红龙乡,到理塘,路程略短于南路。
昨天住宿的相克宗(也叫相格宗),可能是一个宗的行政单位,在十三世达赖喇嘛统治西藏时,这相当于一个县级行政单位。
东女国
隋唐时期,东女国东与茂州交界,东南与雅州交界,包括了今四川阿坝茂汶以西,甘孜州的巴塘、理塘以北及整个昌都地区,范围十分广大。《隋书》把它和苏毗国混在一起,其实苏毗国在卫藏地区,后来向东扩张到昌都附近,和东女国接壤,北面和木雅人也就是党项羌相接,南面才是雅砻河谷的吐蕃部落。东女国是母系部落制,是以女性为中心和女性崇拜的社会制度,苏毗和吐蕃都受到这个制度的影响,即便不是女王直接执政,母系亲属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据《旧唐书》记载,东女国是西羌的别种,唐僧取经途中路过的女儿国在西方,所以在康区的这个女儿国被称为东女国,风俗是以女性为王。极盛时国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四万余众户,胜兵万余人,散在山谷间。女王居住在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据任乃强先生考证,康延川在昌都附近,弱水是澜沧江。
东女国人的居所,皆起重屋,王至九层,国人至六层。这种建筑可能是今天康区碉楼的前身,保存碉楼最多的是泸定以北的丹巴县,其他也散见于新龙、金川、康定、雅江等地,然后越过很长一段距离,出现在康区的最西端:工布江达。
松赞干布曾经在布达拉山建了二座九层高的碉楼,一座给自己礼佛用,一座给尼泊尔赤尊公主居住。康区的藏人,还有羌人今天的住房一般是三层,下面一层给牲畜住,中间一层住人,顶层礼佛。不知道当年东女国的女王,还有松赞干布和赤尊公主的楼下是否也养着牛羊骡马什么的?
松赞干布的父亲叫朗日松赞,在这父子二代人的时间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奇迹,原先居住在山南雅砻河谷的吐蕃人,突然强盛起来,在很短的时间里灭掉了苏毗国和东女国。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往往是宗教会表现出如此强大的力量,那个年代佛教还没有正式传入西藏,应该是西藏本地的苯教引导吐蕃人进行了一场伟大的宗教战争,战争之后苯教巫师的权力空前壮大,居然威胁到了吐蕃王室的权力,松赞干布以后的赞普开始谋求另一种外来的宗教与苯教抗衡,之后双方力量反复较量,直到吐蕃王室和苯教一起衰亡,让位于佛教。
布珠三姐妹的父母是一妻多夫,这在西藏并不少见,应该是来自于东女国的遗俗。
离开相克宗,前往海拔4233米的剪子弯山隧道,行程15公里,海拔抬升近700米,这一段路被称为天路十八弯。
听翻越剪子弯山垭口的骑友说,这个垭口距离隧道不远,大概要多绕六七公里,而且垭口海拔也高不了多少。
这样的道路比较容易出车祸,一旦出事,可能整条道路就被堵住,我就遇到过二次,一次骑车,一次坐大巴车。骑车那次,被堵的车流有五六公里长,一直等我骑到卡子拉山时,后面才有大车过来。坐车那次还好,车祸不大,路没有完全被堵住,只是路过时速度放慢。
过了剪子弯山隧道,后面200公里,将基本上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起伏,这个叫沙鲁里山脉。
雅砻江与金沙江之间的分水岭是沙鲁里山脉。在川藏公路北线(317国道),有川藏线上最高的公路垭口——雀儿山垭口,为了应付厚厚的积雪带来的麻烦,道班工人不得不在垭口上用石块和圆木构筑了挡雪墙,以保障公路的畅通。
如果说沿川藏公路北线西行,虽然一系列的垭口会让人迷糊,可一旦到了雀儿山垭口,你一定可以判断,这座高大威猛的山岭就是雅砻江和金沙江的分水岭了。但是在川藏公路南线,沿着雅砻江河谷向西盘旋而上,翻过剪子弯山垭口后,也许真的会找不到分水岭的“北”了。
川藏公路行进在起伏和缓的丘状高原面上,在下坡到理塘坝子之前,还要经过大大小小的不少垭口,其中的卡子拉山垭口,是318国道上雅砻江和金沙江之间最高的垭口,但它并不是这两条江的分水岭,分水岭在理塘海子山垭口。
剪子弯山和卡子拉山同属沙鲁里山脉,两个山头相距不到100公里,并峙相望。作为横断山中最为宽广的山脉,山原地貌在沙鲁里山表现得最为典型。这种大致分布在东起小金、北至九寨沟、南达木里、西界白玉的奇特地形,是流水切割与地壳隆起双重作用的结果。
若以剪子弯山和卡子拉山垭口为界,可以看到南北两种不同的山原地貌。一种是“山上有原”,在垭口以南木里以北的区域内,雅砻江及其支流从海拔4800-5000米的高原下切到基岩,从下仰望山高谷深,一旦越上谷肩,放眼远眺却是无际的旷阔平川。一种是“原上有山”,在垭口以北,雅砻江两岸的沙鲁里山、贡卡拉山,河谷切割浅,宽度大,高原面保存较好,但同时耸峙着一些蚀余残山。
原上有山
山上有原
莽莽雄浑的沙鲁里山,南北绵延600公里,由北向南依次为邓柯—甘孜的雀儿山、甘孜—新龙的素龙山、新龙以南的海子山、稻城境内的木拉山以及延伸进入云南境内的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山脉岭脊海拔多在5500米以上。在这个庞大的山体之间,分布着整个横断山地区业已发现的最古老冰川以及西南地区最为集中的冰川湖群——理塘和稻城之间有冰川湖泊400多个,新龙与理塘之间的海子山也有冰川湖泊200多个。
站在剪子弯山的垭口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深深浅浅的绿色。散布其间的一幢幢藏式民居,散发出生活气息,高山草场这一川藏线上最平凡的风景,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风景之一。
这时候我更关注的是牦牛肉和西藏第一酸奶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上讲,剪子弯山和卡子拉山的垭口串联着丘状高原与高山峡谷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两个垭口同样具备分界线的作用。剪子弯山与卡子拉山垭口以西以南,包括四川理塘、乡城、稻城、得荣、巴塘、雅江及至云南德钦、香格里拉等地,是历史上的康南地区,垭口以北,包括新龙、白玉、道孚、甘孜、德格、石渠以至青海玉树,则属历史上的康北范围。
从这两个垭口向西,是理塘的广袤草原和巴塘的富饶河谷,居高临下,系咽喉要塞。这两个垭口向南,则进入今天被称作“最后的香格里拉”的稻城、乡城等地。
相对隔绝的环境也保存了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稻城的三怙主神山周围凝聚着最虔诚的信仰和对生命万物的尊重,著杰寺僧人与白马鸡的共同生活,桑堆河僧人与高原鱼的亲密接触,将生命和谐共存的佛理化为娑婆世界的现实法相。
卡子拉山垭口,海拔4429米,上山时遇到冰雹,到垭口时天气恢复正常,这样的变化在高原上很常见
从卡子拉山下来,还要翻一座山,当地藏民好像叫它喇嘛山,下了喇嘛山到红龙乡。如果继续往前,有一座无名山,32公里到理塘,攻略上建议住宿红龙乡。经过前面几天的折腾,大家几乎都把攻略当作圣经了。红龙乡的条件不好,吃住都不好。
从喇嘛山到红龙乡的路上,在藏民家的售货摊上买了风干牦牛肉干,50元一斤,比别的地方都便宜,挺不错的。另外很想买点酸奶尝尝,但藏民只卖整桶的,至少有1斤,不想浪费,没有买得成,后来一直到拉萨才吃到藏民自制的牦牛酸奶,味道和普通酸奶差不多。
当年陈渠珍在抵达道孚时,天色尚早,和战友闲步到近郊,有十多家民舍散布在稀疏的树林之间,纤细的草色鲜美,风景如画。林外有一条小溪宽四五尺,碧水清浅,小溪中的鱼多且大,自由自在地游跃。陈渠珍们正苦无菜肴,跃跃欲试,准备动手捕鱼。又一想,此地居民甚多,应该备有打渔的工具。
向翻译咨询,才知道藏人葬俗。藏人死后,不用棺材。比较高级的是天葬,次一级的是火葬,最次一级是水葬,就是直接把尸体投入河中,任由鱼鳖吞食。所以藏人不吃鱼。陈渠珍们听到这些,也就作罢。我在川藏线骑行,过了邛崃,再没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