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画家笔下的成双成对!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在中国历代画家笔下,画家们通过创造各种各样成双成对的形象,表达美好吉祥的寓意与祝福。

唐,韦偃《双骑图》,绢本,纵3l厘米,横44.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双骑图》唐代画家韦偃唯一的传世真迹,画面上表现了二人各乘一马,并辔狂纵的情形。整个画面的重心压在右下角,左上方留白,不着一笔,让我们很自然地想到,那是一片任烈马驰骋的辽阔原野。

宋,崔白《双喜图》,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93.7厘米,横103.4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秋野景物,草树坡石,布置生动,而秋风飒飒竹树摇撼,山草皆靡,风势甚烈。整幅画面诗意之浓郁,有声有色,真堪称一幅“西风颂”了。而体物之精,笔势欲动,诚如黄庭坚称崔白之画为“盗造物机”,大得自然野趣,偶然着笔,巧夺天工。

宋,赵佶《腊梅双禽图页》,纵25.8厘米,横26.1厘米,四川省博物馆。

此画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交叠生长的柏稍与腊梅,梅枝上一对山雀相视而鸣,白梅点缀其间,春 意微露。山雀的眼睛以生漆点绘,神采奕奕。

宋,马远《雪滩双鹭图》绢本,浅设色,纵:60厘米,横:3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以雪景为背景,从左侧伸出的带有积雪的树枝,向下弯曲后转向右上伸长,横斜曲折极富变化。左侧及下部的山石,以带水的墨笔作大斧劈皴画出方硬有棱角的“一角”。整个画面表现出大雪天的寒气逼人,一片宁静,而枝头上的两只跳动鸣叫的小鸟,则使之显得静中有动,增添了生机。

宋,张茂《双鸳鸯图》,绢本,设色,纵24.4cm,横18.3cm。

一丛芦苇蓼草探入画面,枝叶稀疏,叶留残雪。一对鸳鸯破水而行,游向苇丛。一只鹡鸰轻栖于苇杆,与俯冲而下的另一只遥相呼应。画面中、上部大片空白,使人联想到广阔水域的浩渺烟波,在构图上颇得小景见大之妙。

宋,梁楷《秋柳双鸦图》,纨扇,绢本,墨笔,纵24.7cm,横25.7cm。

以渴笔焦墨绘一节断裂的枯柳,三两根枝条昂扬向上又飘拂而下,突兀地将整幅扇页中分为二,构图大胆,以奇致胜。大片空白处淡墨晕染出的薄云满月,给空谷春山平添了几分神秘。初升的月亮惊起的两只山鸟奋飞呼鸣,打破了夜空的静寂,老柳虽然细弱,枝条却仍坚韧,使观者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搏动。

元,柯九思《双竹图》,纸本,水墨,纵86厘米,横4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画面上,两株竹子从左侧伸入,一直一斜,姿态各异,惟妙惟肖。竹节实中带虚,竹干劲挺,竹枝有一种饱含弹性的张力,竹叶虚实相间、疏密有致,嫩芽生长于竹节间,活脱而富有生趣。

元,赵孟頫《二羊图》,卷纸本水墨,纵25.2厘米,横48.4厘米。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图中画一羊低头吃草,一羊昂首瞻望,周围不着背景。右面的山羊张口睁目,尾巴上翘,身子向右而头部朝左,背部线条自然弯曲,羊毛轻软直长,描绘工细。左面的绵羊昂首而立,身躯朝左,头部右车毛卷而短。全图纯用水墨画出,却显色斑斓之状。构图空疏,应是受到唐、宋家的影响。此画为赵孟頫除马以外惟一绘有走兽的作品。

明,朱瞻基《双犬图》,册页,纸本,水墨,淡设色,纵26.2厘米,横34.6厘米。(美)沙可乐博物馆藏。

此图中兰花飘逸,双犬悠闲散步,神形毕肖,生动写实。画犬以没骨法与钩勒法巧妙结合。善用淡墨渴笔表现皮毛的质感,用线勾首、爪,产生虚实相合之感。

明,边景昭《双鹤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80厘米,横1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中溪水坡岸两只白鹤,一只垂首下喙觅食,另一只转项回首,整理翎羽,情态各异,悠然自得。三棵老竹劲挺耸立于仙鹤间,小竹丛生,环境清幽净洁,更加衬托出仙鹤轩昂高洁的气质。构图疏朗,用笔细腻而不板滞,色泽浓艳而不流于柔媚;用白粉细笔勾画仙鹤羽毛,颇得质感。以细毫写脖颈及尾羽绒毛,极工整细致,毫微毕见。老竹用中锋钩勒填色;远处浅滩以淡墨晕染,隐约可见。笔法朴拙,风格浑厚,近似南宋院体画法,是边景昭的传世代表作品。

明,吕纪《榴花双莺图》,绢本,设色,纵120.4,横40.2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写榴树一枝,繁花盛开,一时黄鹂栖于枝杆,鸣啼不己。神态活泼,双钩作线条,工笔重彩描绘,为明代中期院体画的典型风格。画幅左侧中部有墨书“吕纪”款。

明,王乾《双鹰图》,立轴,绢本,墨笔,纵172厘米,横10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中悬崖陡峭,半腰有石外凸,双鹰立于其上,石外枯木横生,竹草倒垂,一片肃杀之气。悬崖山石以水墨晕染斫擦,枯木以飞白之笔,写其虬曲盘折之势。双鹰不用线勾,直接以没骨写出,墨色的深浅变化很好地表现出双鹰飞羽及绒毛的不同质感。整个作品有龙飞凤舞之力势,行书狂草之笔意,气势宏大,堪称佳作。

明,王中立《双猫菊石图》,立轴,纸本,设色,纵133厘米,横32.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图中画双猫嬉戏于湖石菊丛之下的草地上。湖石以枯笔钩勒,水墨晕染;菊花以勾花点叶法写出。双猫用笔独特,以细笔简括写出轮廓、毛爪、脸目,用干笔略加敷彩,粗疏雅拙,却有妙趣横生之感,与背景对照鲜明。

明,胡聪《柳荫双骏图》,绢本,设色,纵101.2cm,横50.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描绘柳荫下两匹骏马之态,形象生动,神态逼肖;二柳树旁还斜探出一枝桃花,使湖石花竹相互掩映,一派湖光春色。整幅画面刻画细腻,用笔工整,功力深厚,继承南宋院体画风格。右上款署:“直武英殿东皋胡聪写。”

清,虞沅《榴葵双鹂图》,立轴,绢本,设色,125.9厘米,横43.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画中青石之侧,红、白、粉三色蜀葵正在盛开,结满红色花簇的石榴树上,两只黄鹂一上一下,你呼我应。一枝海棠横空出世,花似堆雪。此画用笔极细致、讲究,花鸟皆用工笔细细绘出,设色妍丽,秀逸脱俗。

清,马元驭《双鱼图》,册页纸本设色,纵29厘米,横23.5厘米,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此图以水墨写柳枝贯穿鱼之双鳃。手法夸张,故意将鱼鳃撑开,造成抑或鱼眼向上,抑或为两个侧面的感觉,情趣隽永。挂在下面的一条鱼儿则画鳃、肚,平腴饱满,令人生津垂涎。作者抓住鱼儿甩尾巴挣扎的一霎那,把一条活泼泼的鱼跃然纸上。背景不着一笔一墨,既空灵虚漾,又似鱼儿挂在墙上,如睹真境。柳枝以浓墨挥洒,纵横不羁,潇洒飘逸,柳叶疏落。鱼身以淡墨渲染,浓墨点鳞,华滋润泽。

清,郎世宁《柳荫双骏图》,绢本设色画,纵62公分、横115.1公分,镇江市博物馆藏。

图中有两匹马,一立一卧,一棵老柳树,斜在背景中,马匹及树木均画出了明暗和凹凸,强调物象的质感和立体感。应当是郎世宁一人独立完成的,而没有中国画家的参与其事。

清,禹之鼎《双英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36厘米,横56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此图以工笔重彩描绘两位仙女飘逸脱俗之姿。图中人物用线多为铁线描,细劲有力。细节的刻画非常精细,敷色沉稳清丽,没有沉重之感。笔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

清,袁耀《雪蕉双鹤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60厘米,横95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图以雪蕉衬托双鹤,运用水墨烘托出湖岸水滨。白雪皑皑,绿蕉苍翠,以大笔挥就;双鹤形神兼备,得雅静舒适的情趣,与袁耀常见的山水、界画相比较,别具一格,显得活跃而富情趣。

清,冷枚《梧桐双兔图》,立轴绢本,没色,纵176.2厘米,横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绘梧桐二株,石缝中斜出一株桂花。野菊满地,柔草丛中,两只白兔相戏。似为中秋佳节而作。双兔造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皮毛光洁而富于质感。兔眼用白色点出反光,眼神显得晶莹透明。山石以折带笔方正写出,坚硬峻峭。构图疏密有致,用笔细腻清秀而注意质感,设色和谐艳丽而有对比,显然受到西洋绘画技法的影响。

清,黄慎《双猫图》,纸本,设色,纵136.8厘米,横64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颜岳《桃花双禽图》,立轴,绢本,设色,纵55厘米,横41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桃树枝条盘曲下垂,二鸟相依栖于枝头,几朵草花斜伸而上,与桃枝对应。用笔筒括,以淡墨随意钩勒桃花,用粉白在几处点染,便将桃花雪白晶莹之态描绘出来,草花用枯笔写意,恰到好处表现出花瓣筋络。二鸟气韵生动,造型准确。构图清新雅致。

清,王礼《花下双鸡图》,立轴,纸本,水墨,淡设色,纵147.7厘米,横39.5厘米。(日)私人藏。

本图自谓摹明人吕纪,实多出己意。其石以水掺墨,边泼边写,分出阴阳向背,其中受西洋水彩画的影响;又以焦墨、渴墨画从石根斜出的草丛及石上的苔点,上方的树枝以赭、墨掺水,运笔迅疾,花叶则以小写意细心勾点。精细描绘出两只白鸡,层层衬染钩勒,形态生动,呼之欲出,堪称精妙。

清,刘彦冲《桃柳双燕图》,立轴,纸本,水墨,纵136.5厘米,横31.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以柳、桃及双燕为题,写春天桃红柳绿之景。画中柳干桃枝皆以水墨粗笔写成。桃花取没骨法淡墨晕染。用中锋描作柳叶,墨色浓淡、干湿相得盖彰,用笔似乱非乱,似断非断,将垂柳飘曳飞扬的风姿表现的淋漓尽致。图中二燕,一动一静、一上一下,使画面空灵淡宕之间,又具动感神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