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趣(90):挖绺不净难去脏 偶遇明清一老仿

原创一夫之2020-04-21 11:29:17

一件藏品,如果对其真仿一无所知是一件烦恼的事;如果见真见仿、无所适从,更是一件烦恼的的事。藏友Wxid就拥有这样一件有趣的藏品(图1)。

图1-1

图1-2

真有真章、仿有仿点。

如果辨真,此玉佩为何种类型(何形何纹)?所见之下似乎难作定论。如果识仿,却见明显沁入肌理、工上自然蚀,也定非从“一假皆假”的辨识常规上所能够断然否认。

且待细致玩味——

1、一件玉饰,形、纹难识,不知道雕的是何物,立意不明、表意不清,诚非古玉所见。

2、玉雕件的一面绺裂明显,沁入肌理,并且沁色显现自然的晕散、过渡;裂为门,沁入关系合乎自然之理;局部工痕见轻度土蚀,器面与工痕的沁蚀状态高度关联一致。上述皆显示了玉雕的工上自然态(图2),沁、蚀因素定然见真。

图2-1

图2-2A

图2-2B

图2-3

3、工艺痕迹:系挂钻孔为古工单面管钻的痕迹特征——钻入面的钻着点位移和钻出面的敲断蹦缺;雕琢痕迹刚劲犀利,显示为典型的明、清砣琢工艺痕迹特征(图3)。

图3-1

图3-2

4、工痕内随处可见的解玉砂痕;工痕外解玉砂痕不一致:有些部位解玉砂痕迹明显而有些部位解玉砂踪迹全无;整器粗糙似未完工却又见明显的人为盘玩残留——包浆(图4)。

图4

5、器形不完全对称——略向一面侧弯(图5)。

图5

综述:这是一件明、清仿宋元俏色雕的半成品(或者说废弃品)玉饰件,形、纹尚未最终完成。

宋元时期盛行留皮的俏色雕,称为“巧雕”——是玉工利用玉石天然的皮色、颜色,使之融合到创作题材之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一种技法,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之后历代均有传承(参见《古玉玩味(49):宋元玉作俏色雕巧借天然技高超》)。明清时期沿用俏色雕仿古作,此件即是其中之一。

玉雕匠人采用自然沁入的扁卵形料、依料随形(侧弯)地俏色雕琢兽形摆件;俏色雕需要部分利用玉料原皮色,所以只能局部见打磨解玉砂痕。

加工过程中,发现“挖绺去脏”的效果不理想,在初步完成“扎砣”“冲砣”等工艺之后,没有继续进一步“磨砣”“透花”和“木砣”“皮砣”等后期工艺,即雕琢工艺进行到一半时而被放弃,成为明、清老仿的半成品遗留。

按说这样的古工“废弃件”应该不会随葬入埋,而工痕上所见的轻度土蚀又说明曾经经过土埋过程,且见明显的阴阳面,其中故事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残留的包浆说明其曾经流落在民间不断为有缘人所流转。

明清老仿半成品,也是不多见的非常难得的一例了,对于揣摩和学习明清制玉工艺,是一件难得的原始教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