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之22:南北分治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就越南问题达成数项决议。其中一项是以北纬17度将越南划分,北方由越盟管理,即将来的北越;南方由越南国管理,即将来的南越。
-------------------------
1954年5月7日,下午4点35分,法军在奠边府投降的电报到达巴黎几小时后,法国总理在广播中宣布了这一消息。
自己的正规军居然被游击队击败,震惊之余,巴黎人更多的是悲伤。社交活动取消,娱乐节目暂停,电台改播低沉舒缓的音乐,电影院也关掉了,巴黎大主教也为此做了弥撒。
总之,巴黎乃至整个法国都是一片戚容。
不过,该干的事还得干,各方开会讨论将来的事宜吧,在瑞士的日内瓦。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其实在4月就已经开始,主要讨论朝鲜跟越南的事。但朝鲜的事多方僵持不下,会议陷于停顿,现在正好,大家有事干了。
其实,胡志明在1953年11月就跟法国提过停火协议,但法国没理会,现在是不得不理会:再怎么说有一万多战俘在人家手上。
而奠边府之后,法军士气低迷德拉彻防线内人心惶惶,形势对越盟相当有利,以其本性而言,越盟不会就此罢手。如今坐到谈判桌前,其实也是不得已:后援不继。要知道,一年前停止的那场战争,消耗是极其巨大的,具体就不说了。
奠边府之战7日结束,日内瓦会议8日就开始讨论印度支那事宜。
起初,保大的越南国拒绝参加会议,但法国保证不会让越南分治之后,越南国的代表出席了。然后,法国扭头就暗地里找越盟协商,分治越南。
范文同提出是是停火、脱离接触、交换战俘跟外国军队撤出越南;法国则提出的是一个比较奇怪的划分方案:不是简单的南北划分,而是北方大部分归越盟,但海防归法国;南方大部分归法国,但金瓯归越盟。
这里的“法国”指的就是越南国,总感觉“越南国”这说法不顺口,但它又不是我们常说的南越。南越是在次年,1955年才成立的。
最后,大家都觉得这太复杂了,于是一刀切:北纬17度。
当然这是最后的协议,后话。
会议期间,美国还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5月底,美国跟法国达成了一个秘密共识:如果会议流产达不成任何协议的话,IKE就出面请求国会批准,武装干涉印度支那。这其实就是法国当初请美国出手救援奠边府时,IKE的做法。
所以,条件也还是一样:得先鼓动盟友掺和进来。
但新西兰澳洲等国反应冷淡,道理么,肯定是都不想死人。而且自己不是老大,不需要高瞻远瞩,天塌下来有高个的顶着,轮不到俺。
美国佬这么积极,当然不是看上了越南盛产的香蕉,而是怕北越将来再次得到援助的话,法国接下来的败仗是可以预见的。到那时,IKE就得步杜鲁门后尘,背上“失去越南”的锅。
IKE的目的只有一个:防止越南这块多米诺骨牌倒下。退一步而言,就算国会不同意,IKE至少可以说“你看,俺跟你们说过,你们不听怨谁啊”。一个字就是:甩锅。
但由于得不到盟友响应,美国佬只好作罢。
6月初开始,美国开始认真考虑另一招:撇开法国,直接跟保大政府打交道
就是4月底杜勒斯趁人之危提的那个条件。
现在法国已经大败亏虚,有些东西已经由不得你了。
不过这事急不来,至少在这会上跟保大/法国是谈不出个所以,于是此后美国人淡出会议。而最终的日内瓦协议有分治条款,IKE不愿背锅承认越盟,所以美国没签。
6月18日,法国国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总理Joseph.Laniel下台。这个换人其实是很正常的,早在年初的时候,法国民调显示只有7%的人支持继续这越法战争。
新上来的是Pierre Mendès France,这是个长期反战的家伙,他保证上台30天内达成协议结束战争,否则辞职。
要火速达成协议,就得有霹雳手段:他将前面那喝醉的外长踢回巴黎,自己赤膊上阵当外长。
而且,他将之前与越盟的暗中会谈放到了台面上:分治越南。至于保大那边怎么交代…….那是前任政府不是俺答应的,不算。
几乎同时,保大在6月16日任命吴廷琰为越南国总理。
吴廷琰跟越盟是有血仇的:9年前的8月暴动中,他大哥吴廷魁极其儿子被越盟活埋,另一说是枪决,但不论具体情况如何,他们是死在越盟手上。
而且从理论上,他认为越盟是入侵者,自己才是正统。
所以他极力反对法国分裂越南。
另一边,在越盟等的内部讨论中,对援助方提出的问题,武元甲的回答是“如果美国不介入,乐观预期是越盟在两三年内统一越南,保守预期是三至五年”。同时,越盟草拟了一个以北纬13度分治的建议。
而对“将来”的统一,各方都没有异议,毕竟越南从1802年开始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至于将来的选举,大家也都是同意的,是好事么,呵呵。
但是,具体方式双方争执不下,越盟坚持地方监督,法国坚持联合国观察;大选时间也各有计划:越盟提出的是停火后6个月内,法国这边提的是无具体时间限制。
总之,一番拉锯之后,1954年7月21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是:
1、越南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结束75年的法国殖民统治。柬埔寨老挝同样如此。
2、越南暂时分治,为期两年。临时的军事分割线定在北纬17度附近为界,双方从对方区域将兵力撤回;(说“附近”,是因为划界并不跟随平直的纬线,而是略有东北-西南的倾斜)
3、全越范围内的大选将于1956年7月举行(就是这协议签订后的两年整),由国际社会监督。
4、军事分割线南北各4.8公里(3英里)为非军事区。
5、法兰西联邦军队撤回南部,越盟撤回北部。
6、协议签订300天内,南北居民可以自由迁徙,之后边界关闭。
7、双方不得加入任何军事联盟或寻求军事援助
8、由加拿大、印度及波兰成立国际控制委员会,负责监督停火。
协议签订之后,越盟士兵大大松了一口气,很多人都认为最残酷的战争已经过去,一统南越指日可待。但他们都错了,等在他们前面的,是更为血腥的20年。
因为,这协议美国没签。
越南国也没签。
-------------------------
考虑到这主要说的是越战而不是越法战争,所以前面奠边府恶战比较潦草,毕竟,都20节了都还在交代背景没进入正题,俺自己都有点晕,真是跟原本设想的不一样,原来计划是序言之后用一节就从1890胡志明出生直接掠到1955年越战开始的。
会不会虎头蛇尾用20多节交代背景,2节就说完了越战?肯定不会,至少有关于橙剂的无恕之罪、关于美莱村的世纪屠案跟爱国叛国这3节。但到底有几节?俺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