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的“款识”那些事儿

款识署于印侧,阴文谓之款,阳文谓之识,始于元代赵子昂松雪斋”、“天水赵氏”二印侧有“子昂”二字款,至明季文何两家踵事增华,张大其制,仿勒碑之例,先落墨,后奏刀,顾其款亦仅二三字,或加署年月,从未有长篇累牍者。
清季钝丁老人创为随手镌刻,以石就刀,自饶拙趣,于是署款之法为之一变。
亦有于印侧杂刻诗词及论印文字或印文出处者,以西泠诸家为多,其精能者颇有晋唐风格,如蒋山堂、陈秋堂、黄小松、赵次闲徐三庚等是。
邓完白能于印侧信手刻篆分或狂草,不先落墨,融浑自然,其后包慎伯、吴让之等效之。
黄小松、杨龙石、翁大年等并好以分书署款,然皆先落墨虽朴茂可喜,以视完白山人又差一间矣。
赵悲盦专工北碑,其印款转胜其书,有时类汉凿印,有时类六朝造象,有时如武梁刻石、仓颉题名,诡谲变化,莫可名状其后黄牧父、易大厂、赵叔孺、李尹桑等并效其体。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0)

相关推荐

  • 篆刻的款识

    款识简述 印章的款识是篆刻艺术的组成部分,犹如书画作品的落款.一幅书画作品无款无印,一方印章不刻款识,均不能成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篆刻的款识也称边款,是刻在印章四侧.顶端的款语.刻法有阴阳之分,阴文 ...

  • 细读《篆刻学》:篆刻的“款识”

    读<篆刻学>接近技法部分的尾声,是款识部分.款识如书法创作之落款,是篆刻创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一个人学会刻印,还不算是一个完备的印人,还得学会刻边款.老办法,还是原文照读,另加 ...

  • 书画篆刻“章法”的那些事儿

    本来篆刻章法这个事儿,我在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里就有提到,但今天去参观了一个美术馆,几乎看遍了所有的作品之后,当时就有一种冲动,想上去把那些钤盖的不合适的章给抠下来.明明一幅精巧绝妙的作品,偏偏让一方 ...

  • 程邃的篆刻成就,参照钟鼎古文,复合款识录,大小篆刻制印

    纵观中国流派印章艺术发展史,徽宗一系,显然是极为重要的一群人物:尽管明末清初的程邃并没有特别鲜明的开派意识,但由于程邃不落陈俗,倾心创造,以更新的印艺面貌与文彭.何震及其他印人拉开了很大距离,近三百年 ...

  • 篆刻学习:“印化”,实在是一件“很复杂、却很重要”的事儿

    收到印友的留言,请我系统化地讲一下"印化"的事情.思考了一下,"印化"这件事儿,实在不是一篇文章能够"搞定"的事儿,它太复杂了,但是它又太重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款识

    邓先生<篆刻学>上编的最后一章,介绍"款识".我们来读这一章--因为这一章的内容多是介绍性的,不用多加分析,我们照录原文并简单做附录说明: (<篆刻学>款识 ...

  • 印文篆刻与边款款识穿越了150年!奚冈先...

    印文篆刻与边款款识穿越了150年! 奚冈先生由于是自用印的缘由,故没有留有边款,但篆刻大家丁辅之于1925年秋天考证此印为奚冈自用印并向朋友同行出示显摆,赵叔孺"拜观"后就用刀把这 ...

  • 篆刻学习:款识文字能不能入印?

    这里要说的"款识",指的是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颜师古注称:"款,刻也:识(读zhì),记也."在远古,款识是一个意思.比如这是大盂鼎: (大盂鼎) 这是大 ...

  • 学习篆刻打基础:明代,篆刻界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儿

    中国印章,在经过隋唐宋元长期的低谷之后,进入明清时期,这是中国印章又一个高度繁荣期,通常我们说,明清与秦汉"双峰并峙"大体就是中国印章史的准确描述.只是,准确的说,秦汉是实用印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