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得少,但喝得好!澳洲“低档红酒”行业现并购潮
共1578字|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每次从澳洲回来,总是会捎上几瓶红酒,带给那些“不光爱喝酒,同时也爱澳洲品牌”的亲戚。
然而,几年过去之后,发现国人对酒的品牌、红酒的年份开始“头头是道”。一般的、不知名的、小众品牌的红酒居然拿不出手了。
一向爱喝白酒的老爸也会在某个特殊的时刻摆上一瓶“长颈酒”。他会侃侃而谈,这酒是从哪个哪个国家,哪个哪个品牌,哪个哪个朋友带回来的,比市售的哪个哪个品牌要高端、大气、上档次。
我问多少钱?老爸笑着说:“你就不要问多少钱了,只管好喝就行。”
根据《澳洲金融评论报》的报道,伴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高品质葡萄酒、成本不断上升导致盈利率萎缩,澳洲低端商业葡萄酒行业的并购活动激增。
澳洲低档红酒行业并购激增
直白的来讲,不赚钱的酒庄开始寻求“伴大腿”、或者“兑现后另谋行当”的路子。
产自南澳大利亚一度最畅销的红酒品牌,杰卡斯(Jacob's Creek)已经被推向了市场。据悉,杰卡斯的东家、法国软饮巨头保乐力加(Pernod Ricard)此番转售旨在实现全球战略转型,即从葡萄酒转型专门做烈酒。
同样,澳洲知名红酒品牌,黄尾袋鼠(Yellow Tail)所有者、富豪榜常青树、新南威尔士州的卡塞拉家族(Casella)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据悉,卡塞拉家族已聘请投资银行瑞银(UBS)对所持期权进行审查。在6月21日(周五)公布的公告中,卡塞拉家族表示已经收到了一系列外部投资者提供的“多份收购建议书””。但是,目前尚未启动任何的官方出售流程。
1957年,酒庄创始人菲利波·卡塞拉(Filippo Casella)和玛丽亚·卡塞拉(Maria Casella)夫妇从西西里岛(Sicily)移民来到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他们开始遵循家族酿酒理念酿制属于他们自己的葡萄酒,为家人和朋友的各种聚会提供一款可以随时饮用的葡萄酒,即黄尾袋鼠的前身。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黄尾袋鼠葡萄酒每年销售1200万箱,成为了美国最畅销的进口葡萄酒。其独特的标签就是代表澳洲的一只风格迥异的小袋鼠。
澳洲最大的葡萄酒公司,美誉葡萄酒业(Accolade Wines)公司已于去年被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Carlyle Group以10亿澳元的价格完成收购。
以产量而言,Accolade是全球第五大、澳洲最大葡萄酒生产商,拥有超过50个酒类品牌,包括英国最为畅销的澳洲品牌Hardys,高品质葡萄酒品牌 Grant Burge,St Hallett,Petaluma 以及Arras等等,每年出口到140多个国家约3500万箱葡萄酒。
同时,Accolade在西澳、维多利亚州、南澳以及塔斯马尼亚州20个葡萄酒产区颇具影响力,在全球共有雇员1550人。
喝得少,但喝得更好
亚拉河谷德堡桃丽酒庄酒窖共同所有人Anthony D'Anna指出,大众红酒市场的利润率正在下降。伴随生产成本的上升,整个红酒行业都在酝酿涨价。
她说:“人们喝得少,但喝得更好。”
另外,来自智利和阿根廷低成本生产商的竞争也有所增加,后者在用水、能源和劳动力的投入成本更低。
她说:“这些国家生产成本要低得多。” 换言之,对于澳大利亚大型低端葡萄酒生产商而言,利润率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并且是在一个不断萎缩的细分市场中竞争。
卡塞拉酒业的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总收入增长了1%,达到4.74亿澳元。但税后净利润几乎减半,仅为3110万澳元。
中国葡萄酒进出口协会(CAWS)最新数据也指出,2018年,作为中国第二大葡萄酒进口国,澳大利亚对华葡萄酒出口量上涨11.83%至1.19亿升,进一步巩固了目前占据的27.1%市场份额。
作为中国最大葡萄酒进口国,法国对华葡萄酒出口量下滑21%,至1.74亿升,导致出口价值缩水3.08%至10.5亿美元,占39.7%的中国市场份额。智力对华出口量排在第三位,上涨0.01%至747万升。
以前只懂张裕解百纳,长城的老爸现在对不少洋品牌可谓是如数家珍。或者,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趋势 。
参考来源:
https://www.afr.com/business/agriculture/margin-squeeze-prompts-m-and-a-for-mass-market-wine-brands-20190621-p51z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