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惋惜的弱宋鹰派皇帝:年幼老成手段凌厉,却在24岁莫名暴毙
两宋横跨319年,对一个封建王朝而言,这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不算短。然而在重文抑武国策的直接支配下,纵使富到了古代史的巅峰,两宋却也很难找到几位像秦皇汉武那样铁腕且雄才大略的帝王。鲜有像宋神宗赵顼那样锐意进取的皇帝,一场“熙宁变法”轰轰烈烈搞了十来年,意图革除社会弊病,加强皇权,北宋也一度出现了中兴景象,谁料轮上宋徽宗继位,先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不说,连偌大的帝国都给玩没了。
相比神宗、徽宗二帝,夹在中间的宋哲宗赵煦相对默默无闻。乍看赵煦生平:年幼登基,又是个短命皇帝,上有皇太后常年把持朝政,下有一大群老臣唯皇太后马首是瞻,咋看都逃不掉“傀儡皇帝”的命。然而难得的是,宋哲宗却偏偏不听命,他也成了两宋历史上最铁血强硬也是最令人惋惜的皇帝之一。
龙生龙凤生凤,古代非常看重出身,仅这点宋哲宗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赵煦原名为赵佣,虽然他的确是神宗的亲儿子,但其母亲却是个身份低微的嫔女,因此这对母子在宫廷中备受排挤。咱不妨讲个具体的例子: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下葬时,赵煦生母朱氏护送灵柩入永裕陵。按照封建礼节,相当于如今河南省长的知河南府韩绛前往迎接,见了面就对着朱氏行跪拜大礼。这事儿没来也没啥,谁知高太后听说后竟当面指着朱氏大骂:韩绛是先帝的大臣,你是个啥玩意儿,也好意思接人家的重礼?
赵煦最初的处境之难可见一斑,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相反,十分可贵的是,他自幼便十分要强,深受父亲的影响,他一早就磨练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老成稳重的性格。宋史中还记载了这样一段小插曲:1084年,宋神宗于集英殿大宴群臣,时年仅8岁的赵煦在众人面前表现得大方得体,颇具皇家威严,很是给神宗长脸。次年,有辽国使者入朝,大臣担心辽人面容粗陋衣装怪异会吓到赵煦,不料赵煦却很淡定地问:“辽人不是人吗?既然是人,那为啥要怕他们?”一些比较看重礼统的老臣看皇子如此出色,按捺不住激动,竟当场祝贺圣上生了个好儿子。赵煦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获得青睐,早年的表现也注定会成为一位不平凡的君主。
公元1085年,重病缠身的神宗身体状况一落千丈,甚至到了难以临朝的程度,此时的他不得不考虑挑选接班人。神宗不缺子嗣,但问题是当时宫廷中山头林立,且不说皇帝的儿子如何,神宗的两位弟弟赵颢、赵頵都不是省油的灯。一方面,二人都属于那种脑袋灵光且比较有本事的人,在群臣当中颇具威信,另一方面,二人显然对皇位是有打算的——神宗病危时,他们曾频频借探望为由接近神宗,意图加以控制,好在关键时刻是高太后下令紧锁寝宫大门,杜绝外人进入,这才没让二人得逞。
皇帝的亲生手足不令人省心,底下大臣同样也不消停。因为按照皇家礼法,皇帝有后就必须首先考虑将皇位传给皇帝的儿子。然而,当时权势熏天的蔡确显然也想从中捞一笔,但此人相当精明,深知皇家之事万不能直接掺和,便“请教”宰相王珪的意见。实际上,蔡、王二人是政治场上的死对头,蔡确此举意味颇深:若王珪给的说法符合自己心意,蔡确便可顺水推舟,便宜自己占;倘若日后出事,他也能把大多数责任推到对方身上,自己顶多担个过失之责。有趣的是,王珪更是深谙官场之道,滑头得不行,当场反问道:圣上没儿子了吗?无奈之下,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蔡确一伙也只能从神宗众子嗣中挑一个看起来最容易控制的,结果挑来挑去,年仅9岁的赵煦被扶上了皇位。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一点:赵煦虽然很有见地,但仍被权臣定为“傀儡”的人选,这说明他十分懂得隐忍,在条件不成熟之前不会暴露锋芒。事实上,在随后的许多年里,赵煦也一直在悄悄地等待机会。
对于赵煦而言,坐上龙椅的那一刻,挑战才刚刚开始。正如咱们在文章开头所讲,皇帝年幼太后强势,皇权极易被架空。高太后也是比较贪权的女人,她乐得将朝政攥在手里。一方面,神宗后期,保守派重新得势,神宗前脚刚走,高太后后脚就起用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为宰相;另一方面,双方政治力量的绝对差距也使得处于观望状态下的大臣纷纷选择站在高太后那边,如此一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失衡,毫不夸张地讲,赵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近乎于被孤立的状态下。
于是,那会儿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状况:高太后垂帘听政,与皇帝相对而坐。每每上朝,大臣们只顾向太后汇报工作,根本没人搭理哲宗,结果在上朝的几个小时里,哲宗只能尴尬地盯着群臣的屁股看。在对朝政大包大揽的同时,高太后也曾试图“改造”宋哲宗:她意图将赵煦打造成像仁宗那样的老好人。众所周知,宋仁宗赵祯的人品没得说,但其政治手腕却相对平庸。若能将哲宗培养成“仁宗二世”,从皇家礼法上看,高太后集团不吃亏;从实际利益上看,后者更是捡了大便宜。为了实现这一计划,高太后伙同群臣将若干腐儒包装成大圣人,日夜给赵煦洗脑;为了培养小皇帝的私德,高太后还专门精心挑选了20名老大妈照顾皇帝的起居。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煦曾尝试过突围。有一次,高太后命人将赵煦十分喜欢的一张桌子当垃圾扔了,赵煦得知后连忙找人找回。高太后质问,赵煦答曰:这是父亲用过的桌子。高太后心里一惊,立马又安插了一批心腹在哲宗周围。总之,高太后在赵煦周围筑起了密不透风的墙。在这种处境下,赵煦很清楚自己只能忍和熬,甚至连自己的母亲天天遭受排挤和侮辱,他也假装没看见。
到了宋哲宗可以亲政的年纪,高太后表面上答应还政,然而不但大肆起用旧党打压新党,甚至还炮制了不少政治冤案,试图令新党绝无翻身可能。然而,随着一批旧党老臣和高太后的先后离世,再也没有人能阻拦哲宗了。
其实,哲宗接手的也算是个烂摊子。神宗时期,国力强盛的北宋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一度占据主动,后来,司马光一党主张“仁惠为政”,竟将边关大片领土和军事重镇拱手送与外邦。朝堂内,高太后多年把持朝政,大臣结党营私,政治风气很不清明。哲宗亲政伊始便掀起了一股整肃风暴,大幅裁撤旧党大臣,重新任命百官;对外,哲宗整顿兵马发动河湟战争,一举光复青唐地区,直接打服唃厮啰政权。两年后,北宋在对西夏的战争中夺取了主动。要知道,此时的宋哲宗也就只有23岁,按照北宋皇帝的平均年龄来看,他至少还有十几二十年的大好光阴;北宋在这样一位性格刚毅、手腕强硬的皇帝的统治下,极有可能彻底革除军事孱弱的一贯弊病,从而避免日后对敌对政权屡战屡败的尴尬局面,打造“铁血大宋”。然而,宋哲宗赵煦却在此时暴毙了。
史书上对赵煦的死解释得十分轻描淡写,只是说他“沾染风寒”;有野史称,赵煦早年被压抑过头,导致后来纵欲过度。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赵煦之死背后恐怕牵扯到一些政治阴谋。
首先,物极必反,性格刚强坚毅的赵煦被压抑太久,他日后的施政措施中带着不少对高太后与旧党报复的色彩。宋朝时,党争的弊病已十分凸显,皇帝打击一位大臣,很可能会得罪一个政治集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赵煦的政治根基并不扎实,他大肆地报复无疑很难避免得罪相当一部分人。因此,史家有观点认为赵煦所谓的“风寒”实际是场政治谋杀。
其次,宋朝重文抑武,文官在其政治体系中占据主导。赵煦接连发动战争还颇有建树,这无疑直接培养出一大批“军功党”,论功行赏便得以加官封爵。如此一来,文武两派之间必然会产生利益冲突,为了保障自己的优势地位,暂时仍处于优势地位的文官集团便只得将最大的威胁——也就是宋哲宗秘密铲除。
宋哲宗的早逝为北宋带来了可怕的连锁反应:首先,哲宗对北宋土地兼并、“三冗”等社会弊病的改革还没开始便宣告结束;其次,北宋重修武备的尝试夭折,成为超级帝国也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更糟糕的是,宋哲宗太年轻,还没来得及生儿子,无奈之下,大臣们只能再将神宗的第十一子拥立为新君——没错,他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艺皇帝”宋徽宗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