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邓散木《篆刻学》:表字印、多面印

关于这邓先生这几章的标题,分类并不严谨,因为分类标准不统一,“字印”指的是印面内容,多面印指的是印面结构形式,这样分类,很乱,但为了保持原著面目,我们仍按先生的旧标题顺序来介绍:

(《篆刻学》字印章节书影)

字印

古人在姓名之外,通常还有字。比如姓关名羽,字云长,姓王名安石,字介甫。那么,这一类“字印”如何刻呢?

邓先生的介绍实际源于吾丘衍《三十五举》的第三十四举,原文如下:

三十四举曰:表字印,只用二字,此为正式。近人欲并加姓氏于其上,曰“某氏某”,非也。若作“姓某父”,古虽有此称,系他人美己,却不可入印。人多好古,不论其原,不为俗乱可也。汉人三字印,非复姓及无“印”字者,皆非名印。盖字印不当用“印”字以乱名耳。汉张长安,字幼君,有印曰“张幼君”(右一字,左二字);唐吕温,字化光,有印曰“吕化光”,亦三字表德印式(幼君,西汉王式弟子。化光见柳文,吕衡州也)。

字,就是表字,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古时候,汉族男子20岁冠礼或女子15岁笄礼之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平常人来往,通常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字印,旧名叫“表德印”。

邓先生认为:“汉人多一名,其三字印,非复姓,及无印字者,皆非名印,盖字印不当用印字以乱名也。”也就是说,汉印里面,不是复姓,最后又没有“印”字者,都不是名印,而是字印,比如:

(三字表字印)

最标准最正式的表字印,只用两个字,到了唐宋,开始有人将姓氏又加在表字之前,刻成“某氏某”,或者“某氏某某”,比如赵孟頫的“赵氏子昂”。

(赵孟頫的“赵氏子昂”)

如果读成“赵子昂氏”似乎也说得通。

另外,也有在字下加“氏”或“父”字的,作“某某氏”、“某某父”者,则皆明清之际所造作,其中的“父”与“甫”通,男子的美称,字下加“父”,显然是自美矣。比如黄牧甫“柽(chēng)父”、“袖五氏”,如图:

(黄牧甫创作的表字印)

既然,字下加“父”是自美,那么,赠人印刻“某父”就好,自己刻字印作“某某氏”可以,刻成“某某父”就不好。

多面印

古代的单面印,大部分都只刻姓名,如图:

(范昌私印)

或者以姓名表字合于一印。表字印,大都于多面印或子母印(也称作套印)中见到,我们可以看一下两面印:

(汉穿带两面印)

两面印,一面是姓名印,一边是表字印。

(高中子印高应双面印)

还有所谓的子母印,如图:

(汉子母印)

子母印中,往往一方刻姓名,一方刻表字。或者两面印中,一面刻“臣某”或“妾某”(男子称臣,女子称妾,都是谦卑之词。)如:

(臣妾类双面印)

这也属于多面印,只是一面是“谢自直印”,一面是“臣自直”。

(两面不同的内容)

又有一面刻姓名,一面刻鸟虫鱼龙虎之形,甚至只有刀痕,并无文字的。如图:

(双面印中一面刻图形的)

又有多层嵌套的子母印,往往会加刻吉语。如图:

(孟琴三联子母铜套印)

孟琴之印、孟琴、伯称,三方印合成一套。

还有一印五面或六面皆刻文字者,一般顶面另起一层钮,钮顶再刻文字,组成六面。如图:

(六面印)

六面都钤盖出来分别是“颜綝”、“臣綝”、“白记”、“颜文和”、“颜綝白事”、“颜綝白牋” ,如图:

(颜綝六面印钤盖效果)

当然,古时的多面印还有特例,比如2019年高考试卷涉及的一方独孤信多面印,是一方多达26个印面的煤晶印,它由18个正方形,8个三角形构成组印。如图:

(独孤信多面印实物)

这枚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印主独孤信,北朝人,据说少年时长得非常英俊,仕途上也非常上进,被西魏权臣宇文泰赐名为信,即为独孤信。他有7个女儿,其中3个嫁给了皇帝,并且都成为了皇后,蝉联三任国丈,这些印章是他地位的代表,没办法,这样的人,担任的官职多啊。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方“多面印”以楷书入印,将已知楷书入印历史提早了400年。

(0)

相关推荐

  • 讲讯:从宋许纯六面印谈宋明文人印演变

    宋明文人印因各种历史原因,相对来说,所存皆罕.因为金石篆刻热,印谱也开始受追捧,再结合新出土材料,馆藏等,使我们对明代文人印情况有了较之以往更清晰的认识.因为明清印在巿场的表现,特别是清末海派,是价值 ...

  • 《吴让之印存》

    <吴让之印存>为社西泠印社藏品,其印为魏稼孙所手抑,魏氏收藏金石文字甚富,精于鉴别,尤好集名人印作谱,当时名家多与友善,对赵之谦.吴让之刻印搜集尤勒,此册多为吴让之自用印,精品精抑,优美绝 ...

  • 细读《篆刻学》:吉语印

    今天内容不多,就只说吉语印. 吉语印并不复杂,就是把吉祥话刻成印,比如祈祷财富.祈祷健康.祈祷禄位.祈祷平安.祈祷顺利等.有关吉语印,邓散木先生讲得也不复杂,就是举例子. (<篆刻学>有关 ...

  • 细读《篆刻学》:魏晋六朝印

    在现有的篆刻学体系内,西汉.新莽.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都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大时期,被称为汉晋南北朝时期,也就是我们说的汉印印风时期,但邓先生在他的<篆刻学>里将魏晋六朝印 ...

  • 细读《篆刻学》:邓散木先生认为这些刀法不能称之为“刀法”

    讲完执刀.运刀,邓先生的<篆刻学>专设了"辟谬"一节,其实就是邓先生针对前人刀法理论中错误的刀法和错误的理论进行了逐一的批评和辩证.原文照读: 前人论刀法者,有正入刀, ...

  • 细读《篆刻学》:看邓散木先生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老师

    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已经到了上编流派部分的最后一篇,邓先生称之为"赵派".实际上,所谓的"赵派"不是赵之谦的流派,而是后世熟知的赵石先生所开创的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署押印——古人的“个人签名”

    我们接着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这次我们集中说说"署押印": (邓散木<篆刻学>署押印部分书影) 署押印应当起源于古人的花式签名,为了显示承诺或信誉.权威 ...

  • 细读《篆刻学》:邓散木眼里的秦官印与实际秦官印的差别

    书接上回,在讲完印章起源之后,邓散木先生将话题转向秦代官印.为什么要先从秦官印开始说呢?因为: 三代玺印,大者数寸,小者才至累黍,自天子以至庶人,所佩执者皆得称玺,质以金玉,纽以龙虎,亦各惟其所好.迨 ...

  • 细读《篆刻学》:篆刻的“款识”

    读<篆刻学>接近技法部分的尾声,是款识部分.款识如书法创作之落款,是篆刻创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一个人学会刻印,还不算是一个完备的印人,还得学会刻边款.老办法,还是原文照读,另加 ...

  • 细读《篆刻学》:关于篆刻刀和“印床”

    我们的细读<篆刻学>系列已经读到了全书的最后一章"杂识". 所谓的"杂识",邓先生有解释: 杂识云者,凡工具之选择,印材之判别,制泥拓款之法则,以及 ...

  • 细读《篆刻学》:篆刻用到的那些石头

    接着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说说"印材"的事儿. 古时印材多用铜,尤精者则用玉,或有用金银者,以区别品级贵贱耳.及元代王冕元章始以花乳石作印,一时文人以其易受刀,竞相 ...

  • 细读《篆刻学》:关于印泥

    (注:在印材一节,我们略过了玉印.金印.象牙犀骨印.水晶玛瑙等印.竹木印.磁印紫砂印等石料之外的异材篆刻印材,因为对于一般的篆刻人来说,最常用的印材,还是石料,邓先生关于其他异材的介绍,参看原作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