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藤条,让中国增长3亿人口

精英视界网

阅尽大千世界
公众号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是人口数量也十分庞大。粮食作为人民的生存之本,在古代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几亿人口的温饱困难,成为当时的首要难题。后来袁隆平杂交水稻的问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几亿人的粮食问题,让中国人再也不会忍饥挨饿了。
而在中国古代明朝时期,也曾出现一个像袁隆平一样的人,他曾在菲律宾带回了一个藤条,解决了中国古代的温饱问题,因此让中国的人口增加了3亿。他就是有“番薯之父”之称的陈振龙。
陈振龙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人,出生在福建省长乐县,他虽然早年从学,但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书生那样负笈千里,考取功名,而是选择从商。
那时,商人出海从商较为盛行。陈振龙就跟随商队出海,他历经海浪,来到了吕宋岛,也就是今天的菲律宾。到了那里,陈振龙发现,吕宋岛的人民主要以朱薯为食,朱薯就是红薯,这是当时中国所没有的一种粮食作物。
陈振龙的家乡长乐县土地贫瘠,传统的水稻很难在那里取得好收成,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大都忍饥挨饿,人人面黄肌瘦。陈振龙一下想改变这种现状,却有心无力。
见到朱薯后,陈振龙立即意识到,这种食物可以改变家乡的现状。
朱薯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耐旱、高产,并且没有生熟之分。陈振龙凭借敏锐的嗅觉察觉到,这样的农作物被带回中国,一定能够改变百姓忍饥挨饿的局面,使得人人都能丰衣足食,由此他就产生了把朱薯带回家乡的念头。
他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研究这种植物,打算弄明白植物的特性后将它带回国。而就在这期间,中国的商船即将启航离开,陈振龙思前想后,决定留 在吕宋岛,一则是为了向当地的百姓学习朱薯的栽培技术,二则是为了想办法将朱薯带回国。
当时,吕宋岛对当地的物资管控非常严格,想要将朱薯带走十分困难,陈振龙想了很多办法,瞒天过海,将一根朱薯藤条带回了家乡。
陈振龙把朱薯藤带回来之后,立刻开始在自家庄园试种。果然,朱薯不但能在吕宋岛生长,也能在陈振龙家乡的贫瘠土地上开花结果。随后,他就把朱薯的种植推广到了整个长乐县。第二年,福建遭遇了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只有长乐县由于朱薯的种植,躲过了旱灾的影响。
当时,福建巡抚金学曾正为饥荒苦恼,陈振龙连忙上报金学曾,想把在饥荒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朱薯,种植到福建全省。金学曾立刻采纳了他的方案,朱薯开始在福建全省种植。在当时大旱的情况下,朱薯也能确保丰收,成为了饥荒之下唯一的救命稻草。
由于金学曾推广种植朱薯,解决了严重的饥荒问题,受到了人民的拥戴,朱薯在当时就被称为“金薯”。并且朱薯内为金色,加之其在人民缺粮少食的情况下尤为金贵,称之为“金薯”确实也不为过。
后来朱薯的种植逐渐被推广到了广东、浙江、山东等省份。因其由外番传入,故其他省份称之为“番薯”,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红薯。
清初时,全国已逾半数省份种植了番薯,清乾隆年间,番薯的栽培被推广到全国各个省份。明朝末年,全国共计1亿人口,而到了康乾盛世之时,全国已有超过4亿人口。百姓能够丰衣足食,人口自然也就随之增长了。不过即使人口暴涨了3倍之多,但清朝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饥荒问题,可见番薯的重要性。陈振龙靠一人之力,养活了中国的三亿人口,这样的说法也并不为过。
陈振龙的这个举动可以说是拯救了不少人,在福建当地有一个叫何则贤的人为了纪念他,便在乌石山上修建了一个亭子,名字叫“先薯亭”。
直到如今,依旧有人到这个亭子去祭拜他,陈振龙也被后人称为“朱薯之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