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附子汤和桂枝附子汤都是治疗一般的肢体疼痛的,应该说他是一个标准方,就是在当人体没有明显的,你比如说,他水证也不是很重,然后其他的半表半里的证也不是很明显,等等,也就是说这个人身体还好,但是就是肢体疼痛,或者说,身体疼痛的,是桂枝附子汤证,关节疼痛的,是甘草附子汤证,这个比较好用。然后如果说他有别的,比如说
有柴胡证,你可以去合上柴胡剂,比如说
有水证,你可以去合上相应的水证的方子,这个都没问题。
所以说呢,实际上这个经方里边有很多治疗痹症的,也就是说治疗肢体疼痛的。但是其他的方子,都有明显的其他的偏向,比如说
麻杏薏甘汤,如果他没有里热,没有明显的水证,你用它恐怕疗效就不会好了,而且他得是个表实证,这个我们还会说。
这两个方子大家可以在临床当中用于一般性的治疗关节疼痛或是身体疼痛。我曾经有一次,我自己,不是锻炼,抽那个陀螺,力太大了,后脊梁的肌肉疼,就是用这个桂枝附子汤吃了以后,明显的缓解了。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三方相同点:
①在病机上同属风湿袭表,表阳已虚;
②在症状方面,都有发热,身重,身体疼痛等症;治疗时皆以温经助阳,祛风除湿为法。
三者不同之处在于:
①在病机方面,
桂枝附子汤证为风湿俱盛,表阳已虚;
白术附子汤证虽表阳已虚,但风邪已去,湿邪独盛;
甘草附子汤则为风湿俱盛而表里阳气皆虚。
②在症状方面,
桂枝附子汤证多见风邪偏盛之症状;
白术附子汤证则多见湿邪偏盛之症状;
甘草附子汤证不但身体疼痛剧烈,又有汗出恶风,短气浮肿,小便不利等里阳已虚的表现。
③在治则方面,三者虽然都能温经助阳,但
桂枝附子汤意在温助表阳,祛风除湿;
白术附子汤旨在祛除湿邪,扶助表阳;
甘草附子汤在祛风除湿之外,又能温助表里之阳。
④在用药方面,三方明显不同。
桂枝附子汤以桂、附相伍,助表阳而散风湿;
白术附子汤中术、附相合,走皮中而逐水湿;
甘草附子汤以术、桂、草并用,祛风除湿之中,又能扶助表里之阳气。
某女,27岁 患者经常头晕,乏力,周身关节疼痛,1晚,突然觉得肢体沉重,不能转侧,手不能握物,足不能稳步,衣食住行均需他人料理。两人搀扶前来,全身关节剧痛似鸡啄,游串不定,头晕,耳鸣,四肢不温,畏寒恶风,口干少津不欲饮,舌质偏谈,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苔薄白,寸关脉浮,尺微弱。证属太阳证,风寒湿邪郁久成痹,治宜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方用甘草附子汤加味,药用:
灸甘草30克,附子60克(久煎),白术12克,桂枝18克,生姜3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副。2副。
二诊:服药后,关节痛减轻,稍可转侧行动。上方加麻黄、细辛,以增强祛风散寒,开闭止痛之效,续进7副。
三诊:自拐杖前来,关节疼痛及全身串痛显减。头晕、耳鸣、畏寒、恶风亦明显好转。上方加茯苓以渗湿,续服7副。
四诊:全身活动已较自如,精神好转,但腰腿尚觉疼痛、重着,虽见初效,一时难收全功。须培补脾肾,通窍除湿,以清余湿,加味续服,药用:
党参60克,白术60克,甘草60克,干姜120克,附子120克,茯苓60克,肉桂30克,桂枝15克,1周,基本痊愈,恢复正常工作。
[评析]此证风寒湿邪兼而有之,蕴积已久,郁阻成痹。虽有畏寒恶风脉浮之表证,但不可单用发表;虽有头昏耳鸣、四肢不温、口干不欲饮、舌质偏淡而尺脉沉之里证,也不宜径投四逆。参之舌脉诸证,乃为风寒湿相搏,属太阳类似证。《伤寒论》曰:“风湿相搏,骨节烦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剧痛,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方用治本例风寒湿痹,颇相吻合。甘草益气和中,附子温经散寒止痛,白术燥湿健脾,桂枝祛风固卫、通阳化气,加生姜以助温散之力。甘草附子汤之“骨节烦痛,掣痛不得屈伸”,与桂枝附子汤之“身体烦痛,不能自转侧”,皆为风寒湿相搏之太阳证,其疼痛不能自已者,均不筋胀之故,病理相同。所异者,本例甘草附子证,风湿留于关节,邪深入里;而桂枝附子证,风寒湿留着于肌肉,有表无里,故汤证不同。
上述两方原义,桂枝附子证因属风湿,留着肌表,当以速去为宜,故附子用量较大;甘草附子证,已病久入里,减其附子用量者意在缓行。但本例虽属久病入里,又暴发于一旦,且脉沉而细,故兼采两方之义,加大附子并生姜,既速去标,又开筋骨之痹。
[按语]风寒湿病之治疗大法,乃扶阳去湿解表。故所用之方,以四逆、理中、桂枝为主,所用之药,以附子、白术、茯苓、甘草、桂枝等为主。
甘草附子汤(温阳固卫通经散寒又除湿,甘草和缓药性)
症状:满身骨节烦痛,筋脉牵掣,不能伸缩,手近则难过悲伤加重,并汗出,呼吸气短,小便庆幸,恶风不肯脱衣服,甚者见怀孕材微肿。
效用:温经散寒,祛湿止痛。
构成:甘草炙二两、附子二枚炮、白术二两、桂枝四两。
上四味,温日三服。
初服得汗微解。
简介:本方是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四味构成。方中附子辛热温经,助阳散寒;白术苦温,健脾去湿,以治风寒湿痹;桂枝辛温,与术附同用,既能温表阳而固卫气,又能祛风湿,通经络,寒湿得去则难过悲伤自止,卫气得固,则恶风汗出可愈。附桂白术同用,更增温阳化气之功,气化通畅,则小便自利、气短、身肿得消;甘草甘温,能和缓诸药,使峻烈之剂,缓缓阐扬效用,以尽祛风湿之邪。本方的附、术用量均轻,每次仅六七合,又不欲尽剂,其用意在于缓行。风湿之邪为病,风邪易去,而湿邪难除,故用峻药缓行之法,可使风湿之邪并去而不得残留。此虽为治风寒湿痹之方,但与桂枝附子汤(三附桂)、桂枝加术汤(三术桂)是有区别的。
桂枝附子汤是治风湿侧重于表者;桂枝加术汤是治风湿侧重于肌肉者;而甘草附子汤(附桂术草)是治风湿侧重于关键关键者。故三方各有侧重,应区别选用。区分时应遵循如许的标准: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为风在表,用桂枝附子汤;湿胜则水气不可,小便庆幸,或身微肿,为湿外搏也,可用桂枝加术汤。若风寒湿搁浅于关键关键者,可用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附桂术草)多应用于治疗痹症,坐骨神经痛。
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炙甘草二两。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桂枝加白术附子汤并非《
伤寒论》原方,但其精华不出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等范畴,因此可以认为本方是经方的合方变法。根据方证对应中的药证原则,可以认为这是在方证基础上合并出现某药药证,即在桂枝汤方证的基础上复合了白术证和附子证。笔者曾运用本方治疗过多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发现止痛效果显著,并且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胡希恕经验:桂枝加白术附子茯苓汤
患者女,57岁,左侧膝关节疼痛,恶寒,稍吹电扇即酸胀,腰部亦酸胀,舌质黯,脉弦缓。西医诊断:膝关节骨质增生,曾用小针刀治疗。腰部酸胀我考虑椎间盘疾病。
处方:桂枝10g芍药10g生姜10g大枣10g炙甘草6g苍术15g制附子10g茯苓15g大黄3g怀牛膝10g。3剂
3剂后,腰部酸胀减轻,膝关节酸胀减轻,不恶寒,可吹电扇。效不更方,继服3剂。
1、此方为何不用麻黄汤打底?胡希恕言:慢性用桂枝汤打底,急性用麻黄汤打底。
2、为何用大黄3g?胡希恕经验:偏身疼痛加少量大黄,其效如神。
最近临床,多采用胡希恕先生经验,药证对应,效果皆如先生言。胡希恕先生经验实事求是!敬仰!
汉代苍白术不分,胡希恕先生临床经验,对于痹症苍术好于白术。真武+桂枝炙草大枣+苓桂术甘汤------处方非此立意!
三方证的鉴别
桂枝附子汤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桂枝附子汤治风胜于湿;
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证:在桂枝附子汤证的基础上,大便硬,小便自利。白术附子汤治湿胜于风;
上述两方证为寒湿阻滞肌肉,以身体疼烦为主症。
甘草附子汤证: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证为寒湿阻滞骨节,以骨节疼烦为主症。甘草附子汤治风湿俱胜。
★甘草附子汤治风湿相搏之太阳证,风湿留于关节,邪深入里:风痹,又麻又痛,皮肤都会又麻又痛。痛风、脚气、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大便溏稀、小便不利,不愿意吃冷性饮食,怕风寒,出汗。炙甘草6克、附子6克、白术6克、桂枝12克。甘草附子汤之“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为风湿相搏之太阳证,其疼痛不能自已者,为筋胀之故,风湿留于关节,邪深入里。
方中桂附同用,既可散寒止痛,又可固表止汗。桂枝附子汤证为风湿留着肌表,利于速去,故附子用量较大;风湿留着关节,病情更深一层,难以速去,故减附子用量,意在缓行。术附同用,则健脾燥湿,温阳化气。桂甘同用,振奋心阳,治短气、小便不利。药仅四味,实为疗风湿之良方。
【异名】四物附子汤
【组成】甘草30克(炙) 附子40克(炮,去皮,破八片) 白术30克 桂枝60克(去皮)
【用法】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
【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1.风湿痛:骠骑使吴谐,以建元元年8月26日始觉如风,至7日,卒起便顿倒,髀及手皆不随,通引腰背疼痛,通身肿,心多满。至9月4日服此汤1剂,通身流汗,即从来所患悉愈。
《谢映庐医案》高汉章、得风湿病,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近之则痛甚,微汗自出,小水不利。当时初夏,自汉返舟求治,见其身面手足俱有微肿,且天气颇热,尚重裘不脱,脉象颇大,而气不相续。其戚友满座,问是何症?予曰:此风湿为病。渠曰:凡驱风利湿之药,服之多矣,不惟无益,而反增重。答曰:夫风本外邪,当从表治,但尊体表虚,何敢发汗;又湿本内邪,须从里治,而尊体里虚,岂敢利水乎?当遵仲景法处甘草附子汤。1剂如神,服之3剂,诸款悉愈。
2.寒痹:单用本方治疗寒痹2例,西医诊断为慢性腰骶关节炎继发坐骨神经痛。其中1例已有10余年病史。均获治愈。作者认为,凡属风湿寒痹,即使没有汗出恶风、短气、小便不利等症,用本方亦可取效。
3.风湿性心脏病:某女,45岁。素患风湿性心脏病、心悸短气、汗出恶风、关节冷痛、痛有定处、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弦。此为风湿相搏,日久不愈,邪从寒化。治宜温脾化湿散寒为主,佐以强心通阳。炙甘草15g、炮附子10g、白术10g、桂枝5g、茯苓15g。煎服。1个月后,心悸短气较前减轻,关节已不疼痛,下肢浮肿消失,小便正常。
甘草附子汤各家论述
1.《内台方议》:风则卫伤,湿流关节,风湿相搏,两邪乱经,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风胜则卫气不固,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为风在表也。湿胜则水气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肿,为湿气内搏也。故用附子为君,除湿祛风,温经散寒;桂枝为臣,祛风固卫;白术去湿为使;甘草为佐,而辅诸药。疏风去寒湿之方也。
2.《医方考》:风湿相搏,故骨节疼烦;伤风则恶风,故不欲去衣;小便不利,而大便燥者,为热;今小便不利而大便反快,则湿可知矣。附子之热,可以散寒湿;桂枝之辛,可去解风湿;甘草健脾,则湿不生;白术燥脾,则湿有制。是方也,以桂、附之辛热而治湿,犹之淖潦之地,得太阳暴之,不终朝而湿去,亦治湿之一道也。
3.《金匮玉函经二注》周扬俊: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邪风袭入而中,卫之正气俱虚也;小便不利,身微肿者,中外为湿所持,而膀胱之化不行也,安得不以甘、术和中,桂、附去邪耶?然此症较前条更重,且里已受伤,曷为反减去附子那?此条风湿半入里,入里者妙在缓攻,仲景正恐附子多则性猛且急,骨节之窍未必骤开,风湿之邪岂能托出?徒使汗大出而邪不尽尔。君甘草者,欲其缓也,和中之力短,恋药之用长也。此仲景所以前条用附子3枚者,分3服,此条止2枚者,初服5合,恐1升为多,宜服6-7合,全是不欲尽剂之意。
4.《古方选注》: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方,风淫于表,湿流关节,阳衰阴盛,治宜两顾。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化风,独以甘草冠其名者,病深关节,义在缓而行之,徐徐解救也。
★风湿病的引经用药治疗,病有病所,按风湿痹证所在经脉选用。
风湿免疫科疾病非常难治,也不是小柴胡汤加味就能包打天下。
有用黄连解毒汤的,
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的,
有用小柴胡汤加当归芍药散的,
有用黄连阿胶汤并加生地的,
也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比较复杂,要据人而定。
★风湿、类风湿及强直性脊柱炎:多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
什么桂枝附子,白术附子,什么甘草附子,这种附子白术桂枝的结构对类风湿会比较有效。那至于甘草附子的话那根本什么痛风也很有效,这样子的,就是痛风如果你是比较偏红肿热痛的,那是桂枝芍药知母汤比较有效,可是呢,如果就是痛痛痛,然后也没有什么红肿痛,也没有什么红肿热的话,那就甘草附子汤很有效,哦,大概是这样子。那个因为我想这个风湿类的我也不用太,不用太花心来讲,就是我刚刚讲这样就已经大概分完了。那简单,如果你要病理的话,那阵风湿比较是阴实,要用麻黄去破阴实,那类风湿比较是阳虚,所以用桂枝或者白术附子之类的补阳虚,就是开法大概就是这样子。那他细节的他有讲那什么,你用了白术跟附子,可能就开,开了之后觉得皮肤底下什么虫在爬,之类之类的,那有些人在吃药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哦,就是这样。
★1桂枝附子汤: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174)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12(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生姜9(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6(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12 生姜9(切) 甘草6(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三服都尽。
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
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二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175)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6(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6 桂枝12(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2讲 解
这2条原文和3个方证在《金匮要略》的痉湿暍病篇中也有,属于湿病,因为《金匮要略》中的湿病相对完整,也包含了以上2条原文,所以在大多数《伤寒论》教材中没有对此进行详细讲解。
要准确的理解这2条原文和3个方证,应该结合《金匮要略》中的湿病。
一. “风湿”应为“寒湿”
风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病因,风是空气的对流,对流的结果是可以加速散热,人体受到风的影响就是散热加速,产生寒冷的感觉,所以风对人体影响的实质是寒。
二. 《金匮要略》中的湿病基本表现。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第14条:“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第15条:“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结合《金匮要略》上述2条原文,风湿的基本表现就是一身尽疼烦或关节疼痛而烦。
三. 《伤寒论》第174条讲解
《伤寒论》中的第174条,即桂枝附子汤证和桂枝去桂加白术汤证,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中是23条,桂枝去桂加白术汤也叫白术附子汤。
伤寒的病因是寒邪,
体质强壮的人感受了寒邪就容易表现为太阳伤寒,即麻黄汤证;
脾胃虚弱的人感受了寒邪就容易表现为太阳中风,即桂枝汤证。
单纯的伤寒和中风,病程一般不会迁延到八九天,但如果同时感受了湿邪,寒湿互结,因为湿性粘滞,不易速解,则病程可能会到八九天。
湿邪侵袭人体表现和寒邪很相似,都会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仲景将风湿(其实是寒湿)放在太阳病篇,是为了鉴别,因此,也有人将此列为太阳病的疑似证。
01伤寒八九日,一开始病人可以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伤寒的表现,而病至八九日,就不是单纯的伤于寒邪,而是同时有湿邪。
风湿相搏,其实是寒湿相搏,寒湿阻滞,则身体疼痛,因为身体疼痛而烦躁不宁;湿性重浊,所以在疼痛的同时还有沉重的感觉,因为身体疼痛而且沉重,所以不能自转侧,就是身体转侧很困难。
02不呕,是为了排除少阳病。
因为少阳是喜呕的,凡是外感病的过程中呕吐突出的要考虑少阳病的可能。
当然少阳的特征不仅仅是喜呕,而是以此为例强调要注意和少阳病鉴别,少阳病的气机不畅,三焦阻滞也可以有“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如第107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不渴,是为了排除阳明病。
因为阳明为胃家实,即里热炽盛,热盛则伤津,所以阳明病口渴突出,凡是外感病过程中口渴突出的要考虑阳明病的可能。
当然阳明病不仅仅是口渴,而以此为例强调要和阳明病鉴别,如第219条的白虎汤证就有“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其病机是热壅气滞。
03脉浮虚而涩,浮为外感的特征;虚为正虚的特征,即病人为虚弱的体质,不是强壮的体质,这是为了和体质强壮而感受寒湿的麻黄加术汤证进行鉴别。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第20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其脉应该是浮而紧的,没有虚象。
涩是湿阻的特征。
结合后面的“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应该有大便溏,小便不利,即如《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第14条所言“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乃湿阻气化不利和湿邪困脾的特征。
这是桂枝附子汤证。
04桂枝附子汤的药物组成和《伤寒论》第22条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相同,但桂枝四两,炮附子三枚,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中的桂枝三两、炮附子一枚量要大。
桂枝辛甘温,发汗散寒祛湿,使寒湿从汗而去;还可通阳化气,恢复气化功能,使湿从小便而去;《神农本草经》记载桂枝还可“补中益气”,因此桂枝还可以通过补中益气健脾而除湿。
炮附子辛热,逐寒除湿镇痛,是治疗寒湿疼痛的主药,和辛温的桂枝配伍,可以增强其功效。
生姜辛温,可以增强桂附的散寒除湿功能。
甘草、大枣甘平偏温,和桂附姜的配伍,即是辛甘化阳的配伍,可以增强通阳化气,散寒除湿的功能,还可增强补中益气健脾除湿的功能。
05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用了桂枝附子汤以后,大便从溏变硬,小便从不利变通利,看起来应该是病好了,为什么要去桂枝加白术呢?
就是因为病人的大便情况不是从原来的溏泻变成了正常的成形软便,而是变硬了,解得困难了,就是变成便秘了,所以才需要治疗。
便秘常见的原因是热结阳明和津伤,病人在便秘的同时没有阳明腑实证的特征,可以排除热结阳明。
小便自利,有没有小便太多而伤津导致便秘的可能呢?从去桂来看有这种可能,但是从加术来看则不是,因为白术并不是养阴生津通便的药,而是健脾的药,所以病人应该没有阴虚津伤的特征。
其病机应该是湿邪困脾,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致大便硬。
原来的小便不利是因为湿阻气化不利,用桂枝附子汤以后,气化已经通利,故不必再用桂枝通阳化气;加白术还有一层意思是,白术和附子配伍可以逐肌肉内的水气,即湿邪,即如方后注所云“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
06
关于是否去桂,我认为也不一定,如果服了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后,病人好了,当然去桂就对了。
但是若如方后注云,“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
那就是只加术不去桂,因为桂枝本身可以增强逐肌肉中寒湿的功效,即使小便通利也不必去桂,小便通利本身就可以增强去湿的功效,湿痹的治法本来也就是“但当利其小便”。小便虽利,但是湿邪未尽,同时小便利不是大便硬的原因,故可不去桂。
由此可见,用白术治疗的大便硬才是“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而成无已认为麻子仁丸证的小便数,大便硬是脾的功能被胃热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并将麻子仁丸证称为“脾约”,现在的教材和大部分的人都同意成氏的观点。
回顾麻子仁丸的组成,是小承气汤和养阴润燥通便的药,没有健脾的药,证明麻子仁丸证和脾没有关系,所以不能叫“脾约”,更何况,《伤寒论》第179条明确的指出“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
所以大家要将麻子仁丸证和这条联系起来理解,自然就容易明白成氏将麻子仁丸证解释为“脾约”是张冠李戴了,详细的讨论可参考《肖相如伤寒论讲义》。
九月的北京清晨,肖老师晨练时拍摄哒~
四. 《伤寒论》第175条讲解
第175条的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即关节疼痛拘急,屈伸不利,不能触碰,是寒湿深入,阻滞骨节的表现,这是主症。
伴随症有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是阳气虚弱,不能固护肌表,不能化气行水的表现。
这是甘草附子汤证。
甘草附子汤,以甘草附子名方,强调了甘草和附子的重要性。
附子辛热,散寒除湿镇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将甘草放在附子的前面,说明甘草更重要一些,病人的主症是关节疼痛拘急,屈伸不利,不能触碰,缓解急迫显得更重要,故用甘草缓急止痛,与附子的散寒除湿镇痛协同而增强止痛效果。
桂枝配附子,既可增强散寒除湿镇痛的作用,又可通阳化气,解决小便不利,微肿的问题,还可增强白术的益气健脾燥湿的作用;白术配附子,增强除湿的功能,白术配甘草,可以增强健脾燥湿的功能。
甘草附子汤以甘草为主,而附、桂、术并用。
本文将从《金匮要略》中治疗湿病的方剂入手,去探寻其八纲辨证分析治疗思想。“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阴阳为八纲之首,为其总纲。本文着重从表里寒热虚实入手,以表里分部位,以寒热虚实别病性,阐释每一条文的病机所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湿病篇共谈到6首方剂,本文将从这6首方剂着手探求其治法思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湿病;表里;寒热;虚实
《金匮要略》中湿病篇首先提出“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湿邪所得或从外感,或从内生,或内外相引。外感湿邪为六淫邪气之一,其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且湿性重着粘滞,气血津液流动不畅,不通则痛,故“一身尽疼”,从湿邪性质而言当为重痛。《金匮要略》中湿病治法多从汗法论治。
1.麻黄加术汤
原文:“湿家身疼烦,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麻黄加术汤的组成: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白术。简而言之,有麻黄汤加白术一味组成,从方剂配伍可以探知,“湿家身疼烦”且无汗,此处湿邪部位在表,病性为风寒实,以寒湿为重,症状当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无汗,脉浮紧。因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伤寒论》中“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妙在白术一味,白术甘苦温,益气健脾,燥湿利水,且止汗。用麻黄汤发散经络湿邪己从汗出,但又恐发汗太过,病不出,故《金匮要略》中指出“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故用白术温燥水湿,益气止汗,使汗发散有度不致太过。一散一收,病邪尽去。
2.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原文:“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其组方为:麻黄、薏苡仁、甘草、杏仁。此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薏苡仁而成,从方剂配伍上麻黄得桂枝则发汗力强,不难看出此方剂重点不在发汗。此条论述湿邪所在部位仍在表,病性不是单纯的寒湿,而是表寒湿郁而入里化热,出现“发热,日哺所剧”的热像,这也是加薏苡仁的原因所在。薏苡仁性味甘淡凉,清热除湿痹,健脾利水湿。用麻黄汤去桂微发其汗,故原文服法后有“有微汗,避风”之语;用薏苡仁内清郁热,兼燥湿健脾。一散一清共奏去湿邪之功。
3.防己黄芪汤
原文:“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着,防己黄芪汤主之”。其方剂组成防己、黄芪、白术、甘草。此方亦可以看成玉屏风散去防风加防己、甘草,可以看出病变重点已经不是“一身尽疼”,而是湿邪典型症状“身重”。此条湿邪部位在表,从“脉浮”、“汗出恶风”均可看出;病性为风寒湿邪兼表虚,而湿邪又为湿邪,故具虚实夹杂之证。玉屏风散源于《医方类聚》用于表虚证,汗出恶风,易感风邪。去其防风,意在减弱止痛之力,如《神农本草经》指出防风用于“骨节疼痹,烦满”。防己性味苦辛寒,功效祛风湿而利水消肿,《本草求真》认为其乃“疗风水要药”;苦以燥湿,辛以发散,寒以泄热,使水湿之邪得消,郁热得泄。全方祛邪而扶正,邪去人安。
4.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
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治;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前方可看成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桂枝汤为调和营卫之剂,当有发热汗出恶风,此处去掉芍药,故不在调和营卫,加附子在于温阳而祛湿,“湿盛则阳微”,故温阳以胜阴。此条湿邪部位在表,但内部亦有寒邪为患,“脉浮虚而涩”表明机体正气虚,“不呕不渴”表明机体无热邪,偏于阳虚,综上故可认为机体阳气虚,在表有风湿,在里有素虚,表现为虚实夹杂。用桂枝加附子汤,外散风湿,内助阳气,湿邪得去,正气得复。白术附子汤,乃前方去桂加白术而成,从此方可以看出此条表证缓解,里湿偏重,故有“大便坚,小便自利”。脾虚失常引起机体精液运行失常,从而导致大肠精液不足,所以前方去掉解表的桂枝,加入燥湿健脾的白术,配合附子温补脾阳,使脾气恢复,精液输布正常,大肠得精液润滑而大便通,水湿分流使小便可。
5.甘草附子汤
原文:“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方剂组成为:甘草、附子、白术、桂枝。从方剂来看,寒湿之邪表里具有,且有虚有实;从原文来看,“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为寒湿之邪困于机表,寒湿之邪为实邪但用辛温发散,故用桂枝;“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此为机体阳气素虚,卫阳不足以温煦体表。脾阳乃至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推动水液进行正常代谢而出现而出现“小便不利”“或身微肿”,故用白术、附子。全方药物量少而力专,是邪去不复。
【处方】桂枝9 附子(炮.三个) 甘草6
【功能与主治】治伤寒八九日不解,风湿相搏,身体烦疼。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活人书有芍药大枣。
甘草附子汤(温阳固卫通经散寒又除湿,甘草和缓药性)
症状:满身骨节烦痛,筋脉牵掣,不能伸缩,手近则难过悲伤加重,并汗出,呼吸气短,小便庆幸,恶风不肯脱衣服,甚者见怀孕材微肿。
效用:温经散寒,祛湿止痛。
构成:甘草炙二两、附子二枚炮、白术二两、桂枝四两。
上四味,温日三服。
初服得汗微解。
简介:本方是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四味构成。方中附子辛热温经,助阳散寒;白术苦温,健脾去湿,以治风寒湿痹;桂枝辛温,与术附同用,既能温表阳而固卫气,又能祛风湿,通经络,寒湿得去则难过悲伤自止,卫气得固,则恶风汗出可愈。附桂白术同用,更增温阳化气之功,气化通畅,则小便自利、气短、身肿得消;甘草甘温,能和缓诸药,使峻烈之剂,缓缓阐扬效用,以尽祛风湿之邪。本方的附、术用量均轻,每次仅六七合,又不欲尽剂,其用意在于缓行。风湿之邪为病,风邪易去,而湿邪难除,故用峻药缓行之法,可使风湿之邪并去而不得残留。此虽为治风寒湿痹之方,但与桂枝附子汤(三附桂)、桂枝加术汤(三术桂)是有区别的。
桂枝附子汤是治风湿侧重于表者;白术附子汤是治风湿侧重于肌肉者;而甘草附子汤(附桂术草)是治风湿侧重于关键关键者。故三方各有侧重,应区别选用。区分时应遵循如许的标准: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为风在表,用桂枝附子汤;湿胜则水气不可,小便庆幸,或身微肿,为湿外搏也,可用桂枝加术汤。若风寒湿搁浅于关键关键者,可用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附桂术草)多应用于治疗痹症,坐骨神经痛。
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桂枝加白术附子汤并非《论》原方,但其精华不出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等范畴,因此可以认为本方是经方的合方变法。根据方证对应中的药证原则,可以认为这是在方证基础上合并出现某药药证,即在桂枝汤方证的基础上复合了白术证和附子证。笔者曾运用本方治疗过多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发现止痛效果显著,并且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胡希恕经验:桂枝加白术附子茯苓汤
患者女,57岁,左侧膝关节疼痛,恶寒,稍吹电扇即酸胀,腰部亦酸胀,舌质黯,脉弦缓。西医诊断:膝关节骨质增生,曾用小针刀治疗。腰部酸胀我考虑椎间盘疾病。
处方:桂枝10g芍药10g生姜10g大枣10g炙甘草6g苍术15g制附子10g茯苓15g大黄3g怀牛膝10g。3剂
3剂后,腰部酸胀减轻,膝关节酸胀减轻,不恶寒,可吹电扇。效不更方,继服3剂。
1、此方为何不用麻黄汤打底?胡希恕言:慢性用桂枝汤打底,急性用麻黄汤打底。
2、为何用大黄3g?胡希恕经验:偏身疼痛加少量大黄,其效如神。
汉代苍白术不分,胡希恕先生临床经验,对于痹症苍术好于白术。真武+桂枝炙草大枣+苓桂术甘汤------处方非此立意!
张幼文,32岁,贵胄之子,素因多湿,偶感风寒,发热恶寒,
一身手足尽痛,不能自转侧,脉浮大而紧。风为阳邪,故脉浮大
主病进,紧主寒凝,脉症合参,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
桂枝附子汤主之:
桂枝4钱,附子1钱半,甘草2钱,大枣6枚,生姜3
钱。1日2服,3日举动如常;继服平调之剂全愈。
3.8 各家论述
①《注解伤寒论》:
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
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中风湿。风在表者,散以
桂枝、甘草之辛甘;
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营卫、
通津液,以和表也。
②《伤寒论类方》:
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但彼桂枝用3两,附子用1枚,
以治下后脉促、胸满之症;此桂枝加1两,附子加2枚,以
治风湿身疼、脉浮涩之症。
1方而治病迥殊,方名亦异,分两之不可忽如此,义亦精矣。
③《伤寒论方解》:
加桂、附,是因冲逆、恶寒、身体烦疼、四肢掣痛诸症较
重的关系。桂枝、甘草与大枣同用,可以平冲逆,能治心下悸或脐下悸;
桂枝、甘草与生姜同用,辛甘发散,能解表而散水气,
以防水渍入胃。
附子如只用1枚的小剂量,那只是为回阳设;
如用到2枚或3枚之多,那便是取其温经止痛了。
3.9 附注
桂附汤(《活人书》卷十二)。
[返回]相关文献
《伤寒论》去桂加白术汤方证解摘要:去桂加白术汤与桂枝附子汤同出于《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
三乌汤临床运用体会摘要:于云南省名中医吴荣祖老师。该方化裁于乌头汤、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诸方,具有
桂枝加白术附子汤方证特征摘要:非《伤寒论》原方,但其精华不出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等范畴,因此可以认
第二节痹病摘要:略》里对湿痹、历节风进行了辨证论治,所创立的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至今仍为治痹的常用
《金匮要略》湿病学习体会摘要:有防己黄芪汤,主治表虚证;其三,温阳化湿,有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主治外寒伤阳、风
李济仁教授辨治痹证经验集摘要:、不通则痛。治疗以桂枝附子汤为主。偏寒者加巴戟天、补骨脂、仙灵脾、片姜黄
第七讲 桂枝(白术)附子汤证
2.1 处方
桂枝(三钱) 附子(炮.去皮脐.三个) 甘草(二钱)
2.2 功能主治
治伤寒八九日不解,风湿相搏,身体烦疼。
2.3 桂枝附子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活人书有芍药大枣。
2.4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返回]
3 《伤寒论》
3.1 方名
桂枝附子汤
3.2 桂枝附子汤的别名
桂附汤
3.3 组成
桂枝4两(去皮),附子3枚(炮,去皮),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擘),甘草2两(炙)。
3.4 功效
祛风温经,助阳化湿。温散其风湿,从表而解。
3.5 主治
伤寒8-9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恶寒发热,四肢掣痛,难以屈伸,厥,或心下悸,或脐下悸。
3.6 桂枝附子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2升,去滓温服,日3次。
3.7 桂枝附子汤的临床应用
伤寒变痹《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天我要聊的方证是桂枝附子汤证与白术附子汤证。我先来读一读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去皮,四两附子炮,去皮,破,三枚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汤(白术附子汤)方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四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参考
伤寒论第174条: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去皮,四两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甘草炙,二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汤方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四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不便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及产妇宜减之。
我们来串讲一下,“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我们先把整段读一下就知道了,这里的伤寒指的不是麻黄汤证那个太阳伤寒证,它类似伤寒,但是又不是伤寒,它是风湿相搏,是风湿病。“身体疼烦”,烦是加重的语气,说明身体疼痛的程度很重,身体疼痛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严重到“不能自转侧”,也就是说痛到连自己翻身啊都困难。“不呕、不渴”,不呕就是病还没到少阳,不渴就是病还没到阳明,整本伤寒论都是以呕和渴分别作为邪气到不到少阳和阳明的标志性症状。“脉浮虚而涩者”,浮就是病位在表,虚指的是按之脉象无力这种表现,提示阳气不足,后面用了附子也说明了这一点;涩是与滑脉相对应的,表示血虚血少,脉道不充盈,脉象不滑利。提示病已经累及少阴,应该用桂枝附子汤来治疗。假如吃完桂枝附子汤后出现“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就用去桂加白术汤来治疗,所以就说“去桂加汤主之”。
金匮要略很难读,难在哪里,难在文字太简单了,如果没有熟读伤寒论,要理解金匮里的条文非常困难。桂枝附子汤五味药,桂枝、附子、生姜、大枣和甘草。这五味药在伤寒论是不是见过。见过的。伤寒论第21、22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闷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可见桂枝附子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用药一模一样,只是桂枝三两变四两,附子一枚变三枚。桂枝和附子的量增加了。这两张方子的共同点是阳气不足,但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没有夹杂病理产物,而桂枝附子汤有湿邪了,就是湿。这样子就明白为什么去芍药了,既然胸阳不振的胸闷都不能用芍药,夹湿了更不能用。因为芍药味酸,阴柔酸敛的一个药物,它敛邪。用芍药不利于阳气的振奋,不利于湿邪的芳化。所以轻的阳气不振出现的胸闷去芍药即可,重一点并出现脉微而恶寒就要加上一点附子温少阴阳气,假如再有感受湿邪还要加大桂枝和附子的用量,那就是桂枝附子汤了。后半段“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汤主之。”有学者就提出来了,桂枝附子汤证应当是“大便不坚,小便不利”。这就与伤寒论第174条相符合“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不便硬,小便不利,当加桂。”这样看来,桂枝附子汤证与白术附子汤证的区别在于大小便的变化。两张方子都有附子,附子我们看神农本草经怎么讲“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桂枝能通阳利水,附子配桂枝助肾阳以化气行水,使膀胱得通,小便得利。白术健脾燥湿,附子配白术补脾阳,益气运湿,使湿除津布,便坚得下。临床观察发现,白术的确有通便的能耐。归纳一下桂枝附子汤及白术附子汤的病机,应当都具有风寒湿邪在表而阳气已虚的表现。不同点在于桂枝附子汤兼有肾气虚而膀胱气化不行;白术附子汤兼有脾气虚而湿邪中阻。也有文献提出桂枝附子汤证是“风湿在表而表阳虚”,白术附子汤证是“风湿在表而里阳虚”。这里我把这些不同的观点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桂枝附子汤煎服方法没什么特别之处,倒是在白术附子汤煎服法后半段我们要记住“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我们要知道,附子有毒,吃了附子之后,有时候会出现身体麻痹,头昏头晕,像醉酒。我们开附子要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加,并且要先煎。我很反对一开始附子就上30g、50g,甚至更多。如果病人吃了附子之后出现麻痹、头昏,可以让患者延长服药间歇,并交代好患者“勿怪”,没事的,这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这正是白术附子祛除水气走皮肤的缘故。等待邪气祛除出体外以后就好了。所以这类患者吃了白术附子汤后啊会稍微出点汗,那是驱邪外出的结果。
这两张方子的临床运用,通常多用于痛症,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各种神经痛,有报道还可用于治疗雷诺病。临床上我经常会用到这两张方子,我经常是把这两张方子合起来使用或者用桂枝汤加白术附子。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献,它发表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8卷第3期,邓某,女,34岁,1978年10月26日初诊。产后半月,乳汁稀薄,大便烂,日二三次,小便少,胃纳尚可。全身关节酸楚,肌肉触痛,时时汗出。居处朝北,重阳时节,因天气炎热吹电风扇得病。南风时,关节及肌肉痛稍减,东北风及下雨时,则痛转重,辗转反侧而不能平卧。舌质淡苔白润滑,脉浮弦而重按无力。给予桂枝12g,制附子15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10g。2剂后,关节及肌肉疼痛大减,续服5剂而愈。
『注』风湿相抟,身体烦疼重着,不能转侧者,湿胜风也。今掣痛不可屈伸,风胜湿也。掣痛不可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皆风邪壅盛也。小便不利,湿内蓄也。身微肿者,湿外抟也。以甘草附子汤微汗之,祛风为主,除湿次之也。此上二条,皆详风湿之义,以明风湿之治也。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炙,二两) 附子(炮,去皮,二枚) 白术(二两) 桂枝(去皮,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方解』甘草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去姜、枣加白术也。去姜、枣者,畏过散也。加白术者,燥中湿也。日三服,初服一升,不得汗,则仍服一升,若得微汗则解,解则能食,解已彻也,可止再服,若汗出而复烦者,是解未彻,仍当服也,但不可服一升,恐已经汗出而过汗也,服五合可也。如不解,再服六七合为妙。似此服法,总是示人不可尽剂之意,学人宜详求之。
痛风数年。处甘草附子汤。炙甘草20附子30白朮10苍术10桂枝40三剂,日三服。
炙甘草6克、附子6克、白术6克、桂枝12克。
推荐剂量:炙甘草6—15克、附子10—20克、白术10—15克、桂枝10—15克。
适应症状: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者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适应症:痛风、脚气、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大便溏稀、小便不利,不愿意吃冷性饮食,怕风寒,从出汗。
甘草附子汤加减适合哪些病症?
1、(寒湿)脚气:原方就能治疗脚气。如果身体有浮肿的加防己20克。如果小便不利索加茯苓30克。
2、痛风:炙甘草10克、附子15克、 白术15克、桂枝15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3、两脚浮肿,两腿麻木。
制附子6克、白术9克、细辛5克、炙甘草9克、桂枝12克、当归9克、薏苡仁1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熬10付,症状可消失。
4、风湿关节炎:关节遇寒加重,过去是久居寒湿之地,导致风湿蓄于关节造成的。
炙甘草10克、白术30克、桂枝15克、制附子30克、怀牛膝15克。15付后基本可以停服。
5、关节炎伴心慌气短者:寒湿日久,累积心阳,导致心肾阳虚。
制附子15克,白朮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茯苓皮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6、手麻木:遇到冷水加重,遇到温暖的水就减轻。属于寒湿阻滞血脉通行造成的。
炙甘草9克、 桂枝15克、制附子20克、白术15克、当归10克、黄芪20克。服用15付即可。
7、胳膊肘和肩周痛:手肘和肩周关节处,痛到不能举手洗头等。没有红肿。遇冷加重,遇温减轻。寒湿阻于上肢造成的。
炙甘草9克、桂枝15克、制附子10克、白术15克、威灵仙1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服用10付即可。
8、冠心病伴四肢冷痛者:心前区疼痛,胸口痛连着后背痛,遇寒更严重。心慌上不来气,出冷汗,怕风,四肢冷痛,尤其是手臂骨节屈伸都很痛,下肢浮肿。这是风湿太久,累及心阳而导致的。
炙甘草15克、元胡10克、薤白15克、制附子10克、白朮15克、桂枝12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建议熬制时将制附子先入锅熬五十分钟,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特别注意:由于方中含有附子,尽量不要自己熬,本方仅供学习和参考,入药熬制请到药店咨询当地的中药店坐堂医生!
文后加方:
1、用眼过度:眼睛红肿干涩,畏光胀痛,有异物感。
用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菊花10克。
2、眼睛干涩怕光,视物不清,眼睛不能睁大。白眼球微红,但不肿:用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3、小儿便秘。
人参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白术9克、重者加党参15克、肉苁蓉30—60克、陈皮10—40克、砂仁5克、姜半夏6—10克,更重者加火麻仁9克、杏仁3克。
针对虚不受补的人,吃后爱暖参茶上火的难题:
回答如下:
1、口苦口干的人,比较轻的,用小柴胡颗粒先喝,过一个小时后,吃后爱暖参茶就可以了。
2、如果吃小柴胡没有效果,还是上火的,说明胆胃上逆较重,可以用柴胡10克、黄芩12克、 甘草10克、 姜半夏15克、 人参9克、 生姜15克、 大枣10枚、 白芍15克、 栀子10克、 麦冬10克、心烦加黄连8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吃汤药后,一个半小时后吃后爱暖参茶就不会上火了。
3、黄帝内经上说:“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说明久虚之人如果突然大力度补,会导致补不进去,反而不利于肾气阳气。所以对于久虚之人,服用后爱暖参茶时候,可以一袋喝3次到4次。小火慢炖,这样有利于阳气的滋补。
中药材的熬制很讲究方法,先放和后放,加凉水还是热水,都是在熬制中使用!特别像制附子剧毒、阿胶需要打碎冲服、生姜、干姜还不是同一味药材。所以,建议大家熬药要咨询当地中药师,比较复杂的还是建议大家在药店熬制,切勿自己煎药服用,影响效果,延长病期哦!
《伤寒论》:甘草附子汤
【别名】四物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甘草6克(炙)附子12克(炮,去皮,破)白术6克 桂枝12克(去皮)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
【摘录】《伤寒论》
页首
《普济方》卷一四○引《指南方》:甘草附子汤
【处方】甘草1两,附子1两(炮,去皮脐),桂4两(去皮)。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1盏,去滓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引《指南方》
页首
《全生指迷方》卷二:甘草附子汤
【处方】甘草(炙)2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湿,掣痛不得屈伸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组成用法)
甘草10~20g、制附子10~50g,白术15~30g、桂枝20~50g。
先煎附子,再入余药同煎,分三次温服。
[方证]
1.剧烈的关节疼痛,功能受限,伴全身汗出恶风及小便不利。
2.舌淡苔白润,脉沉或浮细涩者。
[现代应用]
1.以骨节疼痛为主症的运动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椎骨质增生、慢性腰骶关节炎继发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结核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肥大性腰椎炎、腰椎管狭窄等。
2.除用于关节病外,其他还用于脱疽、流感、过敏性鼻炎、痛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久病自汗等。
[经验参考]
甘草附子汤对关节炎的疼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外台秘要》载本方治风寒湿邪气流注关节,或风寒湿痹而表里阳气皆虚者。又名“深师四物附子汤”,疗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白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一身悉肿方。另载《古今录验》附子汤,实即奉方。疗风湿相团,骨节烦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痛,白汗出,短气,小便不得利,恶风不欲去衣,或一身流肿方。如骠骑使吴谐以建元元年八月二十六日始觉如风,至七日卒起便顿倒,髀及手皆不随,通引腰背疼痛,心多满,至九月四日,服此汤一剂,通身流汗,即从来所患悉愈。本方不用生姜,既用附子,今加生姜三两。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葱、海藻、菘菜。《千金要方》风毒脚气卷载此方名为四物附子汤,治风湿相薄,骨节烦疼,四肢拘急,不可屈伸,近之则痛,白汗出而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头面手足时时浮肿。并提出体肿者,加防已四两,悸气,小便不利加茯苓三两。薛立斋治疗一女,肢节作痛,不能转侧,恶见风寒,自汗盗汗,小便短,虽夏亦不欲去衣,其脉浮紧。此风寒客于太阳经,用甘草附子汤,一剂而差(《续名医类案》)。谢映庐治高汉章风湿病,遍身骨节疼痛,手不可触,近之则痛甚,微汗自出,小水不利。时当初夏,自汉返舟求治,见其身面手足具有微肿,且天气颇热,尚重裘不脱,脉象颇大,而气不相续。其戚友满座,问是何症?先生曰:此风湿为病。渠曰:凡驱风利湿之药,服之多矣,不惟无益,而反增重。答曰:夫风本外邪,当从表治,但尊体表虚,何敢发汗!又湿本内邪,须从里治,而尊体里虚,岂敢利水乎!当遵仲景法,处日草附子汤。一剂如神,服至三剂,诸款悉愈(《得心集医案》)。现代经方大家范中林也屡用大剂甘草附子汤加味治太阳证风寒湿痹(《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刘渡舟以本方加茯苓皮、薏苡仁治一42岁患关节炎三年的患者。具人骨节烦疼,手不可近,伴心慌气短,胸中发憋,夜晚尤重,脉缓弱无力,舌胖而嫩,三剂后瘤减其半,心慌亦佳,后转他方而愈(《新编伤寒论类方》,1984,108)。
日本汉方家们用本方治疗关节疼痛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古方药囊》载本方用于手足骨节剧痛,少动则响,因而不能活动,汗出呼吸困难,小便难出,着厚衣取暖则缓,每当感受风邪,自觉身冷,心情不佳,或疼痛部位发肿者。此方证便秘者居多。虽然便秘不通,但多为两日一次。此方经试用于神经痛、风湿病等有显效。此方以治骨节疼痛为主。并载荒木性次治疗某男,在战场压于坦克之下,虽得九死一生,但患骨病,有时发生大痛,尤以腰背疼痛甚剧,各种治疗无效,与本方,疼痛渐止。《皇汉医学》载本方用于急性多发性风湿关节炎痛剧者,患处肿胀发红,局部有热感,患部触及手指、衣物则疼痛加剧,恶寒、发热、汗出而不得屈伸。有持桂里氏认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甘草附子汤比桂枝附子汤更常用,一般开始即可使用。其掌握使用附子剂的秘决是:只要抽烟不变味,吃酱油、酱汤也不变味。即使舌上有苔或潮热也可使用附子剂。而平素嗜烟,但觉臭而不能吸者,兼饮食无味,脉浮数或洪数之;关节炎患者,则须使越婢加术汤为妥。矢数道明认为此方可用于急性期关节红肿,有灼热感,痛处触之即尤剧烈疼痛,并有恶寒,发热,出汗,尿量减少等症者(《汉方辨证治疗学》,1983,114)。大塚敬节等也认为(急性风湿病)症状激烈呈定型者,自初期即多用此方。关节肿胀过甚,局部发红,不能屈伸,手指或衣服轻微接触患部,即甚疼痛,发热,出大汗,恶风,小便少者,用此方有效。脉弦数或浮大并按之微细(《中医诊疗要览》,1954,24)。大塚并治十七岁小女孩急性多发性关节风湿。发于扁桃体炎后连续高热不退,四肢疼痛,2~3日后膝关节、脚关节也肿起来,颇痛,不能站立,呼吸迫促,尿量减少,虽流汗热不退,也有恶寒,脉浮大,占湿无苔连续用汁草附子汤二个月痊愈。
除了以关节疼痛为主证外,对于上“背恶寒”的阳虚之人也可使用。如们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载藤平健先牛门己曾因打喷嚏、流清涕,服小青龙汤反而无效,后因背恶寒,用小青龙汤加附子,仍尤反应。次日病情相同,流泪更甚,似有水毒溢出之感,脊背寒冷如故。脊背如有水流,头痛加剧。先牛突然想起一月以前,—妇女因背恶寒之虚证,用甘草附子汤完全治愈。今虽无骨节烦疼和汗出短气,但“恶风不欲去衣”,“更有气逆上”,遂作甘草附子汤,用附子1g,初服1/3量,20分钟后,不再流稀涕,约一小时好转,背恶寒减轻,服尽余药,正午时全部症状痊愈。“背恶寒”是“恶风不欲去衣”的互词。《外秘要》载《近效》白术附子汤疗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又治风湿相团,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体微肿者。方用白术二两,炮附子两枚,炙甘草二两,桂心四两。此方即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汤和越婢加术汤也主关节痛,但芍药甘草汤所主为挛急之痛,多有缓解期,不似本方证之掣痛近之痛剧,且无恶风汗出。越婢加术汤所主为热证,除疼痛外还有口渴、烦躁、脉滑数等特征。该方麻黄、石膏、白术相伍,以药测证,其浮肿范围也要比本方证大。从条文“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来看,本方证的疼痛剧烈的程度是上述两方所不及的。本方主要用于关节炎的急性期,尤其是风湿性关节炎的风湿活动期。风湿性关节炎多有游走不定的特点,而且是多个关节,活动期血沉、“抗O”等指标都会有相应变化,这些都是用方的佐证。风湿性关节炎可合并风湿性心脏炎,也可见汗出短气,因此,临证不要忽视心脏检查。本方附子用二枚,其量较大,意在止痛。附子有毒,务必炮透久煎,且用量上还应参照病人体质强弱而论,并采用递增之法。另外,本方的药量可以灵活调整,有报道急性期重用桂枝,慢性期重用熟附子,合并全身浮肿者,甘草减量,重用白术、附子(山东医刊,1965;11;32)。仲景治风湿病原则是微发其汗,故本方后云“初服得微汗则解”,应用时切记。
[原文点睛]
1.风湿相搏,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曲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175条)
2.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金匮要略》第;篇第;十四条)
甘草;两(炙)、附于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左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注论精选]
王晋三: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方,风淫于表,湿流关节,阳衰阴胜,治宜两顾。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化风,独以甘草冠其名者,病深关节,义在缓而行之,徐徐救解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郭雍:中湿与风寒气合者为痹,故《素问》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灵枢》所谓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朱弘曰:中湿与风寒气合者为痹。其寒者为痛,为浮肿,非术、附、桂不能取也。其风多者为烦剧,为流走,为拘急,非麻黄、薏苡、乌头不能散也。其中湿气者为坚满,为气闭,甘遂、葶苈、枳、术不能泄也(《伤寒补亡论》)。
荒木性次:手足骨节剧痛,少动则响,因而不能活动,汗出呼吸困难,小便难出,着厚衣取暖则缓,每当感受风邪,自觉身冷,心情不佳,或疼痛部位发肿者。此方证便秘者多。虽然便秘不通,但多为二日一次。此方经试用于神经痛、风湿病等有显效。此方以治骨节疼痛为主(《古方药囊》)。
汪苓友:《后条辨》云: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三方俱用附子者,以伤卫而表阳已虚,加寒湿而里阴更胜。凡所见证,皆阳气不充,故经络关节着湿,而卫阳更虚耳。愚以此言实发仲景之奥义(《伤寒论辨证广注》)。
矢数道明等:本方由甘草、白术、附子、桂枝四味组成。甘草能缓和急迫,医治疼痛。白术不但能去水毒,增尿利,月.有镇痛之效,并与桂枝同有健胃作用。附子能提高新陈代谢,使血行良好,且有止痛作用。桂枝能去外邪、调血行、协助诸药,使发挥所期之效力。故本方常用于神经痛、风湿痛、感冒等(《汉方诊疗医典》)。
甘草附子汤
曾骞
《伤寒论》第175条。这条还是和风湿相抟有关。看条文的描述。
“风湿相抟,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方三十七。”
《伤寒论》普遍被认为不好懂,其实这么朴素的一本书,真有那么难吗。条文中有脉的描述,也有证的描述,是不是像医案。这个175条,接174条。174条有伤寒若干日,表明了还是在伤寒的范围。其实这个175条,也是如此。证候还在伤寒病的语境内。
《伤寒论》行文特点就是这样。像古琴的减字谱。左手的指法写在开头,接下来几个音,都没有标注左手指法,只有右手。就直接依开头的左手指法抚了就是。
回到正题。175条,表症描述较多。
“骨节烦疼”,骨节之间靠津血润养,才活动自如。如门枢的原理。骨节呢,往往又是气血相合的关口,一旦因为湿邪囤积不去,骨骼附着处就会发生粘连,内空间变狭窄,气血流通就出问题。这样的疼痛,引发情绪上的低迷。生理影响心理。
“掣痛”。就是痉挛。局部濡养不足,只能靠抽动来调集津血。人体自身一种代偿性反应。这种痛主症状在牵扯痛,但也不是持续的,有紧有松。
“不得屈伸”。屈而不伸病在筋,伸而不屈病在骨。表明了筋与骨都有问题。这就比较严重了,说明了痹已深,已经不是简单的皮痹、肉痹。而是涉及到了筋痹、骨痹。
“近之则痛剧“。拒按。局部实证。有的病家,关节处会红肿起来,摸起来烫。此局部若是寒虚,则喜按。与“骨节烦疼”机理并联,骨关节是气血相合口,阳气被格于外,风寒湿三者阻隔其行。所以就出现了表面的局部红肿。阴阳交换不利。
“汗出短气”与“小便不利”。体表在排汗,汗是自汗,小便却不畅快,或是尿量减少。小便不利首先说明了一个问题,水液下行不利。同时的话,呼吸气短,“短气”一般会伴随有心悸。说明气机上升至胸膈时受到了阻碍。气不得上,水液又不得下,那就只好通过体表来排,就有了汗。这种情况通常是中焦有水饮。仔细去问诊的话,病人或许会口渴不欲饮,或者饮后不解渴。
继续看条文,有一个“恶风不欲去衣”。这是关键。汗出,恶风,说明体表津液虚,但通过条文前述,我们知道体表有热有实,但归根结底,一切的痹,都是寒凝。“不欲去衣”,说明寒在很深,骨头里面。前面已说过,这个病是筋骨都出了问题。体表的热,是局部的热。这样去看问题清晰不乱。
“或身微肿者”。有的病家可见身体体表微肿。气化能力弱了,自然会体表肿。阳气不得行,阴湿积聚。同时,肿也表明,内部想出来。身体一切体表的肿,都寓意着一种势能趋向:欲从中出。
总结一下得到了什么。筋骨同病而痹,体表有湿,内部有水饮。表里同病,人体的表达想从表出。还差一步,最重要的,阴证还是阳证。条文中没有脉象。
如果直接用174条的脉象。那么必阴证无疑。寒热的话,根据174条的脉象,寒。更客观一点,来看175条的证候,分析一下阴阳状态。
我们把条文中所列证候分析逐一去鉴别的话,一派津液虚的象。那自然就是阴证了。所以这个175条,继续按阴证论治。阴阳的定夺主要是脉,175条其实还是以脉来定阴阳的,条文在逻辑与语境上承接着174条。在这里用证去反推脉,是为了佐证两条文之间的承接关系。
阴证,会用到附子。姜用不用呢。若是阴证有胃弱,可以用姜。而且是寒证中虚实不禁。针对中运问题,炙甘草会用到。有水饮,自然会用到气化中焦的术类。而且有的病家身微肿,术类自当适合。茯苓呢,药势下行而利水。对小便不利有裨益。体表与肌内津液虚,用到桂枝。体表中那些局部的实与热需不需要施用某类药势。其实这些体表局部的实与热,都是因为湿邪不化壅阻壅滞所引起,完成对体表的气化就可以大而化之了。白芍呢,可不可以,白芍的药势所及对于肌肉筋骨之挛也是有作用的,芍药甘草治筋挛很著名。但别忘了,湿证在,白芍阴敛,不适合。
有了附子,术类,炙甘草,姜类,桂枝。还有茯苓。
再结合条文证候,整个矛盾都集中在体表,风寒湿在骨节。表循环出了大问题。知道《伤寒论》所展示的人体运行机制的,就知道人体是内外两大交接循环机制。相关于这个理论的文字之前已经写过太多,这里就不赘述了。打通了表循环,如果血瘀又不严重的,内外基本就可以交接起来,实现人体自洽了。斟酌细推,是不是还可以简化用药。以表循环为重点。
也就是说,内部的水饮问题,通过实现表循环即可完成利饮。类似杠杆原理。
再来定次药。可以把姜拿掉,把茯苓拿掉。因为要以表循环为主。就剩了附子,术类,桂枝,但中焦能量药永远在第一位,炙甘草少不了。现在回头去看条文后所列的方: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 二两 桂枝 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用合参推导,推的方就是经方。所以,掌握《伤寒论》设方立法的内在规律最为重要。关于这一点,说过很多次,这里罗嗦地又在重复。
条文中用的是白术。关于“术”,在174条中已经讲解过。苍术或白术看需要用。另外,关于条文中有描述:“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是说服药的度。先是温服一升,一升大概等于今天的200毫升。小半个矿泉水瓶。服下这些量后,应该要微出汗,表明外循环气化成功,外循环解了,内部那个迫于中焦的水饮问题应该也相对地改善,所以开始想吃东西。这是好的表现。但有的比较顽固,出现“汗止复烦”,意思就是说,解除了一部分痛,还有余痛在,有余痛,病家就多少还会有点不高兴。常遇到的,病家说,怎么好是好了点,可还没好完啊,什么时候好。那就继续吃药好了。
正所谓痛虽不即去,病却衰之,慢慢地就会好。立瘥这种事情,也需要根据客观条件所在。
这个医嘱里有个八卦的地方。张氏其实还是蛮照顾人,写得详尽,包括人觉得喝一升多了,还关照人家可以先喝六七合。六七合相当于130到140毫升。暖男。得道的人就是不一样,慈悲。
可以想见当年的张氏看诊有多么地详细耐心。
这个方在经方系统中,广泛应用于所谓的痛风。或者是所谓的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痛。包括所谓的CDT。这些都是现代医学的难题。但我非常不明白,为什么研究者们不向先圣求,不向经典求,而是陷入在无穷尽迷局中枝叶上求。
大量的医学资源,人力物力财力都这样被白花花浪费。
谈到了应用,就再谈一下,使用『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我们得断定有阴证在。否则,凡是遇到痛风就用这个方,就真的成了经验主义,将经方变为了偏方。同样的,越婢加术汤,也是治疗通风的效方。但阴阳上,却不同。『甘草附子汤』原方,只以炙甘草建中,而没有姜枣,姜枣可不可以用呢,可以啊,茯苓可不可以用,也可以啊,就看是不是确真需要了。其他的药势呢。只要不制肘于方组的整体势能方向,有需要就可以用。比如,涉及到内外交接中有血瘀的,那么就针对局部加上攻瘀化生。变化之道,是锦上添花,非画蛇添足。
『甘草附子汤』只是个名相。我们谨守阴阳法度,以及脉证合参,顺着规律,得到的方案只要是符合于人体规律的,就是在道上。
入夏以来,痛风高发,许多人出现脚趾红肿疼痛,常常无法行走。那天,有位警官来短信,询问痛风急性发作有无好方法。原来她的上司痛风发作,下肢关节肿胀疼痛,无法下地,十分痛苦。我见过那位上司,体型壮实,肤色黝黑,本是寒湿体质,我曾给他服用过葛根汤。这次痛风发作,想来是入夏以后,起居不当,受寒所致。痛风多有湿,无寒不会痛。用什么经方能够尽快止痛消肿?我想到《伤寒论》甘草附子汤。此方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如此传神的描述,与痛风十分相似。而且方中的附子是止痛良药,骨节疼痛必用;白术,也能用于关节痛,《神农本草经》记载主“风寒湿痹”。遂发去甘草附子汤原方:炮附子30克(先煎30分钟)、白术30克、桂枝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一天分三次服药,嘱服三天。三天后,警官来信,说疼痛大减,关节消肿。后又嘱原方隔天服用一周,疼痛全无。经方神效如此,《伤寒论》岂可不熟读?
倪海厦讲金匮时提到痛风专方甘草附子汤,桂枝量最大。用过一例,效果确实很好
门纯德医案中对于此方的应用指征描述详尽,听黄师教诲,熟读伤寒论,用好仲景方!
药专力宏,又学一招!
记得实习时中医专家门诊的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课,他说他用药的特点是:药味少、多生用、药量大。当时感觉真是给力!这位老师的门诊量在专家门诊中是首屈一指的,可惜因故跟诊时间太短。
谢谢黄老师、我也曾用此方加威灵仙治疗一例痛风关节痛、但附子没有黄老师量大。今观此案、又增对伤寒信心。 我们门诊使用的是台湾明通制药的“上中下通用痛风丸”,主药是黄柏、苍术、南星、桂枝、威灵仙、红花、羌活、防己、桃仁、川芎、龙胆草、白芷、神曲等组成。经治疗后的几例 ,关节红肿热痛消失 ,关节活动正常 ,血沉、尿酸 ,化验正常均好转,病例总结中
年轻时实习,见一老中医用甘草附子汤原方治一高热数日不退之小儿,药后2小时热退。时值盛夏,称奇不已。
曾用山茱萸20g,黄芪15g,当归15g,白芍15g,甘草10g治疗过我爸类似痛风的症状(到现在还没确诊),亦是两剂即愈,医案已经发贴了。当时没什么使用经方的经验,现在又学到新法了!
[组成用法)
甘草10~20g、制附子10~50g,白术15~30g、桂枝20~50g。
先煎附子,再入余药同煎,分三次温服。
[方证]
1.剧烈的关节疼痛,功能受限,伴全身汗出恶风及小便不利。
2.舌淡苔白润,脉沉或浮细涩者。
[现代应用]
1.以骨节疼痛为主症的运动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椎骨质增生、慢性腰骶关节炎继发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结核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肥大性腰椎炎、腰椎管狭窄等。
2.除用于关节病外,其他还用于脱疽、流感、过敏性鼻炎、痛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久病自汗等。
甘草附子汤方第六十九
【方义】
此健脾补阳,祛寒湿,兼散风邪,治痹证之方。
【主治】
风寒湿痹,关节肿痛,不得屈伸,手不可近。但必须具有大便溏、小便不利、不喜冷性饮食,兼恶风寒,汗出等证。
【药品】
炙草一至三钱 炮附子二至四钱 白术二至三钱 桂枝二至三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炙草、白术、附子健脾补阳,以治寒湿。桂枝辛温以散风寒。
【禁忌证】
痹证有喜冷性饮食之热证忌之;有大便不溏或小便利等脾阳不虚证者也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1)桂枝加附子汤:此解肌和营卫,兼温经回阳之方。
(2)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即白术附子汤):此补阳胜湿,兼散风寒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摘要】
(1)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仲景)
(2)《千金要方》卷七“风毒脚气”所治略同,方名作“四物附子汤”方论中谓“体肿者,加防己四两;悸气,小便不利加茯苓三两。既有附子今加生姜三两。
白术附子汤
风虚头重,目眩,不知食味,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体微肿者。
功 用
祛风除湿【组成】白术6克 附子10克(炮,去皮) 甘草3克(炙) 生姜4.5克(切) 大枣6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
【功用】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
白术附子汤2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五引《近效方》。
【组成】白术9克 附子10克(炮) 甘草6克(炙) 桂心12克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为三服,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即解。
【功用】补脾胃,益精气。
折叠编辑本段主治
风虚头重,目眩,不知食味,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体微肿者。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白术附子汤1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组成】白术6克 附子10克(炮,去皮) 甘草3克(炙) 生姜4.5克(切) 大枣6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
【功用】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
白术附子汤2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五引《近效方》。
【组成】白术9克 附子10克(炮) 甘草6克(炙) 桂心12克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为三服,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即解。
【功用】补脾胃,益精气。
白术附子汤主治
风虚头重,目眩,不知食味,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体微肿者。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延伸阅读
黄煌经方一百首之84、白术附子汤
[组成用法]
白术40~60g、制附子20~50g、生姜15~30g、大枣12~20枚、甘草10~20g。 先煎附子,再入余药同煎,分2~3次温服。注意不同的处方量和不同的服用次数
[方证]
1.身体疼痛、肢节不利、纳少、身重、便秘、尿量少、脉浮涩数。
2.用于甘草附子汤证而大便硬、小便自利者。
3.桂枝附子汤证而无气上冲,见小便不利、大便偏干者。
[经验参考]
桂枝发汗,白术止汗除肿,去桂加术,想必暗含汗多或肿甚。如许叔微治彭某,身热头痛,呃逆,自汗如洗,已数日矣。彭问:去试不数日,而疾势如此,为之奈何?先生诊曰:误服药多矣,此证当先止汗,幸无忧也。作术附汤与之,三投而汗止,五日而得愈(《伤寒九十论》)。出汗过多则可导致大便硬,止汗无疑改变大便性状。不过,就白术本身来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以治大便硬,也可以治大便溏。现代名医魏龙骧即用大剂量白术治便秘,仲景之理中汤用术则是针对便溏。大便性状的不同改变在治验中都可以见到。便秘者,如刘景祺治疗一肛痒患者,全身关节疼痛,小便利,大便干,肛痒已半年,小腹经常疼痛,大便未查出虫卵。苔薄白,脉左寸关浮,尺沉紧,此乃湿邪留滞,当助阳散湿,与白术附子汤。处方:白术,附子,甘草,生姜,大枣。服三剂,全身关节痛大减,肛门痒止,小腹痛减,大便已不干。继用上方加川芎、灵仙、没药,服六剂,关节疼痛消失(《经方验》)。大便干,既可以是关节疼痛的伴随症状,也可以是平素即有便秘而又新患痹症者。便溏者,如赵守真治一女患,痢愈未久,转致溏泻,一日四五次,腹中时痛,痛则手足厥冷,呕吐清涎,曾进理中汤多剂未瘥。诊之,脉微细,舌白润,口不渴,小便清长,厥痛并存。今脉微厥痛,不仅病在太阴,且证兼少阴,其病由痢转泻,固为病变之良好机转,但泻利既久,脾胃已伤,脉微而厥,则肾阳劝;复衰损。前服理中汤不应者,偏脾而遗肾耳。现以合治脾肾为宜。处方:白术,附子,生姜,红枣,甘草。用以培补脾肾,温暖肾阳。服药四剂,手足厥回,痛泻俱止。惟肢倦神疲,饮食无味,再用益脾强胃之异功散加益智仁、砂仁、山药、扁豆诸品,同时美味调补,半月遂收全功(《治验回忆录》)。由此可见,大便的改变并非本方必见证。
“风湿相搏,身体疼烦”,诚然,疼痛是本方的主证,但风盛时也可出现麻木,如《杏林医选》载汪承恩言:风中络脉肌肉血脉之间,出现肩背腰腿一处或数处麻木不仁,用祛风活血等常法,一时多难见效者,本方效应迅速。然不知其理何在,亦不可勉强曲解也。方用白术9g,熟附子6g,生姜12g,甘草3g,红枣5个。此方药虽平淡无奇而收效神速,不可忽之。并载一治验,方某,男,34岁,教师。平素喜打篮球,常汗出当风入水中。1959年7月中旬,忽得右腿麻木不仁,经用活血祛风之常法十余天无效。就诊时舌脉如常,亦无其他兼症,乃用上方3剂,初服有微汗出,3剂病愈。后世用本方也有一些化裁,如《医方简义》载白术附子汤治风湿之病,大便坚,小便利者。用方白术二钱,炮淡附子二枚,炙甘草五分,生姜三片。《重订严氏济生方》载白术附子治肠胃虚湿,肠鸣泻泄,或多自汗者。方用白术二两,炮附子一两,茯苓一两。为粗未,每用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并载本方治中湿,脉纲,自汗,体重。
其实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和本方都是为风湿相搏,身体或关节疼烦而没。但因药物组成或剂量不同,所以主治也就不同。
甘草附子汤疼痛最重,以关节病变为主,且因寒湿通彻表里而阻碍三焦的气化,所以有汗出、短气等症;
桂枝附子汤则病邪偏重于表,所以用桂枝去芍药以调和营卫,并用大量桂枝、附子急救表里之阳,驱风镇痛。
而本方则于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从主治来看,病机当为湿邪偏盛,致使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所以证见“大便硬,小便自利”,反之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则不去桂枝,此为一方两用之法,故临证之际,务须详细问明。总而言之,本方仍属除湿蠲痹的处方。其实治湿之法很多,可根据具体见证和不同病机而灵活化裁组方,但临床约之不出发汗和利小便两大方法。
如仲景书中对于湿且兼风的多从汗解,如表实则宜用麻黄加术汤;表虚则用防己黄芪汤;风湿内外俱见,则用麻杏苡甘汤;风湿相搏之中,偏阳虚在表则用桂枝附子汤;偏湿郁在里则用本方白术附子汤;而表里俱虚,寒湿胶结,关节疼剧则用甘草附子汤治之。阳虚补阳、正虚扶正,总以贴切病机,利于治疗为宜。 经方巾以药名为方名者多是为了突出该药物的重要性,本方白术、附子剂量特大,且仲景在方后有“术附并走皮中,逐水……”的自注;可知二药是除湿蠲痹的核心。这种经验也被一些医家所重视,如胡希恕说:“术、附合用为治寒湿痹痛的要药,加入适证解表剂,用以治风湿关节痛,均有捷效。如桂枝加术附汤、葛根加术附汤、越婢加术附汤等皆为常用之良方,宜注意”(《经方传真》)。
[原文点睛]
1.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炳,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主之。(174)
2.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于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主之。(《金匮要略》第;篇第;十三条)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掰)。上五味,以水六升可,煮取;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白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注论精选]
柯韵伯:若其人又兼里气不和,大便反硬,小便反利者,此非胃家实,乃脾家虚也。盖脾家实,腐秽当自去。此湿流肌肉,因脾土失职,不能制水,故大便反见燥化。不呕不渴,是上焦之化源清,故小便自利。濡湿之地,风气常存,故风寒相搏而不解耳。病本在脾,法当培土以胜湿,而风寒自解,故君白术以代桂枝。白术专主健脾。脾虚则湿盛而不运:湿流于内,故使大便不实;湿流于表,更能使大便不濡。脾健则能制水,水在内,能使下输膀胱而大便实;水在外,能使还入胃中而大便濡。故方末云:初服其人身如痹,三服尽,其人如冒状。此以术、附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然耳(《伤寒来苏集》)。
曹颖甫:白术附子汤,用白术四两,取其化燥以祛肌表之湿,用附子三枚,取其善走以收逐湿之功。仍用甘草生姜大枣以助脾阳,使得从皮中而运行于肌表。一服觉身痹者,附子使人麻也。半日许再服者,惧正气之不支也。三服后其人如冒状者,阳气欲达而不得也。故必加术外更加桂四两,然后阳气进肌表而出,寒湿得从汗解,表阳既通,脾气自畅,新谷既人,陈气自除,大便之坚,正不需治耳(《伤寒发微》)。 黄杰熙:《金匮》在“大便硬”之前尤“其人”二字;“去桂枝加白术汤”在列方处又标为“白术附子汤”,且各药皆减半药量。
广义伤寒则概“六淫”外伤而言,病既久又属杂病,故两书(原来是一书)皆互用此二方治疗风湿热病。身体疼烦乃风性流动,为湿所阻之象;不能自转侧乃湿淫之象;脉浮虚而涩,浮者风,虚者阳虚,涩者湿;不呕不渴,乃不兼里证,病仍在表,故用发表祛风补阳胜湿之桂附汤治之。“若”者,承上启下之词,即上证兼大便硬、小便自利者而言,此属肠胃水分偏渗下之清窍,恐造成内燥外湿,阴阳隔阻,不相交通之坏病,故去桂枝之通阳利小便,而加白术补土制水,使水液还归大肠以润大便,此观仲景方后之自注乃明(《伤寒金匮方证类解》)。 森立之:《外台》引《近效》白术附子汤,疗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此语恐是后世运用之治验,曾治如此证而有效,故有此文,此文《近效》运用之文,而非仲景原文可知矣。宋人以此方为仲景方,以此语并非仲景语,误编人此方中也。风虚头眩者,肾气先虚,风邪遂入,水道不通,致此头重而眩苦极不可忍之证,此证风湿虽为患,以肾虚水寒为源,故用术附汤补中益气暖肌,则风湿之邪得微汗而解也。《外台》方后文为仲景旧文,可据改也(《金匮要略考注》)。
转载旨在抛砖引玉,拓展思路,愿意与更多中医爱好者一起成长。
白术附子汤
《金匮要略》卷上:白术附子汤
处方白术6克 附子10克(炮,去皮)甘草3克(炙)生姜4.5克(切)大枣6枚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外台秘要》卷十五引《近效方》:白术附子汤
处方白术9克 附子10克(炮)甘草6克(炙)桂心12克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精气。风虚头重,目眩,不知食味,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体微肿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切,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为三服,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即解。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五引《近效方》
《永类钤方》卷十三引《济生》:白术附子汤
处方白术2两,附子(炮)、茯苓(去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肠胃虚湿,肠鸣泄泻,或多自汗。
用法用量方中附子、茯苓用量,《普济方》引作“各一两”。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三引《济生》
《医学发明》卷五:白术附子汤
处方白术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苍术2两,陈皮2两,厚朴(姜制)2两,半夏(汤洗7次)2两,茯苓2两,泽泻2两,猪苓(去皮)半两,肉桂4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寒中。阴盛生内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作中满腹胀,作涎,作清涕,或多溺,足下痛不能任身履地,骨乏无力,喜睡,两丸多冷,时作隐隐而痛,或妄见鬼状,梦亡人,腰、背、胛、眼、腰、脊皆痛,而不渴不泻,脉盛大以涩。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3盏,加生姜3片,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