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传:“西泠八家”之六——陈鸿寿

陈鸿寿名列“西泠八家”,说明篆刻成就自然是了得的。但现在文化市场上,影响巨大的却是“曼生壶”,显然,陈鸿寿(号曼生)是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曼生壶”的来历是这样的:陈鸿寿任溧阳知县时,听说宜兴紫砂壶濒于失传,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之后,他常于公暇亲至作坊,与制壶名家合作,亲自奏刀,创制新样又不失古意,并亲自撰写铭文,镌刻铭词,在砂壶上饰以文化意味浓厚的书法,很受时人重视,从此砂壶名声大振,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为后世所珍,据说他曾设计十八款宜兴新壶式样,并请名家制作,就是著名的“曼生十八式”。据他的理论,一件上品茶壶需三位高手的参与,一是壶手,一是画家,一是雕刻者。宜兴砂壶自陈鸿寿开始,有了更加浓重的文化意味。

(曼生壶)

上面是额外的内容,本文的重点当然还是陈鸿寿的篆刻。只是陈鸿寿天纵英才,他是诗、文、书、画、印、壶俱精的大家,才华在多方面都非常显著,篆刻只是他众多成就中的一种。晚清另一位天才印人赵之谦在评定浙皖两宗印人时,曾在”巨鹿魏氏“一印的边款里说,“浙皖两宗可数人,丁黄邓蒋巴胡陈(曼生)”陈鸿寿是丁敬、黄易(丁敬的入室弟子)以外唯一被赵之谦指名道姓认可的印人,足见陈曼生的篆刻水平及历史地位。

一、个人简介

陈鸿寿(1768-1822),浙江钱塘(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人,字子恭,号曼生、老曼、曼龚、曼公、恭寿、翼盦、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等。嘉庆辛酉(即1801年)拔贡(拔贡是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朝制度本来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期改为逢酉年一选,也就是十二年才有一次,优选者以小京官用,次选以教谕用。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再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之后曾任赣榆代知县、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他是一位有政绩的文人官吏,这在之前的其他印人里并不多见(艺术家多是仕途失意者),据说,他在赣榆时,曾”捕盐枭,筑桥梁“,清理积年陈案数百起,很有能吏风采。他在溧阳时首倡修县志、捐俸修建育婴堂、发库帑赈济灾民等,政声甚佳,但终因各方面的原因,一生并未至更高官职。

(陈鸿寿像及他的”曼生“印)

陈鸿寿喜漫游,遍历燕齐楚粤,故乡钱塘更难忘怀,曾偕友苏堤偶步、虎跑试茗、玛瑙寺修禊、宝石山题诗,成就诸多名篇。他能书善画,尤其是书法,篆、隶、行、草皆能,他的隶书清劲潇洒,结体自由,穿插挪让,相映成趣,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风格。他广泛学习汉碑,尤其善于从汉摩崖石刻中汲取营养,在用笔上形成了金石气十足、结体奇特的个人面目,笔画圆劲细插,如银画铁钩,意境萧疏简淡,雄浑瓷肆,奇崛老辣;在绘画上他精于山水、花卉、兰竹。山水介于明代姚绶与程燧之间,花卉兰竹虽源自陈道复、李鱓,但不拘于宗法,而有潇洒之趣,实为赵之谦的先驱。一生著有《种榆仙馆诗集》、《桑连理馆集》。

(陈鸿寿的绘画和书法)

陈鸿寿篆刻成名较早,21岁时已有印名,篆刻师法丁敬、尤爱黄易,宗法秦汉。按有年款的作品计,存印最多的阶段在26岁至40岁之间的十余年间,这段时间他未任实职,所以有精力进行篆刻等艺术创作,41岁后有纪年的篆刻作品已极其少见,因多忙于政事,无暇篆艺。后来大致身体状况不佳(待考),篆刻未得深入发展,55岁以风疾卒于任上。有专谱《种榆仙馆印谱》传世,另大部篆刻作品集入《西泠八家印谱》。

二、印学贡献

陈鸿寿在印学上的贡献就只列两条:

1、强化宗法秦汉,使浙派宗汉的面目更加明显。陈鸿寿篆刻在20多岁作品已经能娴熟奏刀,其作品苍劲老到,不假摹拟,有自然天成之姿,在丁敬、黄易、奚冈浙宗诸老的法乳浸淫之下,较早窥得堂奥。此后,他的作品对于秦汉印式的借鉴显示出独立的探索性格。在由蒋仁、黄易的朴拙含蓄走向后期的明快苍劲的风格转变中线中,陈鸿寿起着过渡、承转的作用。

据阮元(时任浙江巡抚,陈鸿寿曾跟随作幕。)在《定香亭笔谈》里记载:“秋堂(陈豫锺)专宗丁龙泓,兼及秦汉,曼生则专宗秦汉,旁及龙泓。”可见陈鸿寿是想取法高古,更有开创的。正是这个原因,形成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他的篆刻风格更近黄易,只是黄易用刀平和,而陈鸿寿用刀恣肆,擅长运气发力,下刀富有激情,纵横矫健,独具雄强英爽之气慨,气息直接秦汉;另一方面也因此困于秦汉面目,终致无所突破,浙派到了陈鸿寿手上,开始趋于程式。

2、崇尚天趣。由于性格原因,陈鸿寿在艺术方面提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而时见天趣“,故其诗文书画篆刻“皆以资胜”(傅抱石语)。显然,他是想在篆刻中表达自己的“天趣”的,甚至认为不必十分工致认真,如果在这条路上再行发展,他可能会成为写意派的大师,可惜一方面刀法困于浙派的切刀,取法限于秦汉,他最终在篆刻上没有突破性发展。在这一点上,比他大25岁的徽宗篆刻家邓石如的成就要比他大得多。

陈鸿寿中年之后忙于政务,嘉庆6年的拔贡其实是人生转折点,并不成功的宦海游历耽误了他的艺术才华。仅从这一点来说,他跟后来的赵之谦倒是十分相仿。同样是浙江杭州人,同样在江西任官,同样才华横溢,同样逝于任上,同样宦海无名。

三、篆刻作品

因为有专谱传世,所以陈鸿寿的作品传世还是较多的,我们暂取一些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列出,印蜕为了方便浏览,略有放大,希不致影响学习。

(报曾印信)

(初盦)

(不可一日无此君)

(宝成私印)

(苍雪轩藏本)

(陈鸿寿印)

(陈)

(德和私印)

(德清许氏陔华堂藏书)

(第一才人第一花)

(范崇阶印)

(朵云)

(尚乐斋)

(江湖渔长)

(江郎)

(江郎山馆)

(臼研斋)

(老曼)

(卢昌祚印)

(迈盦)

(曼生)

(梅盦)

(南宫第一)

(琴书诗画巢)

(绕屋梅花三十树)

(声仲父)

(孙古云鉴藏书画之印)

(我生之初岁在癸丑)

(苕花馆印)

(团扇诗人)

(问梅消息)

(西泠钓徒)

(延年)

(小鸥波馆)

正是因为陈鸿寿将浙派完全固化下来,而且有了较突出的个人面目,甚至有人认为,陈鸿寿已经独开一个派别,就叫“曼派”,但究其印风面目,还是在浙派“有个性的汉印”基础上的生发,刀法也基本以浙派的切刀为主,不论刀法篆法并不具备强烈的独特面目,因此我们还是把他放在较为公认的”西泠八家“之中。

(0)

相关推荐

  • 名震四方的西泠八家

    2017-05-25 17:22 "西泠八家"在杭城的影响,几乎家喻户晓."西泠八家",不是同一个时期的八大名家,而在清康熙中期至咸丰长达约一个半世纪之间的浙派 ...

  • 【“西泠罪人”——赵子琛】印坛西泠八家,梅花孤山传神。

    ["西泠罪人"--赵子琛]印坛西泠八家,梅花孤山传神. 2021-01-25 18:18·中国梅花三百篇 <中国梅家七十四---赵子琛> 文/梅园水仙(初稿) < ...

  • 看“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之对联

    看"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之对联,又会被人说成"丑书"吗? 陈鸿寿于艺术涉猎广泛,而且造诣极高,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浙江杭州人.他诗文书画兼长.印章刻得很好, ...

  • 西泠八家之陈鸿寿

    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胥溪渔隐.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 ...

  • 西泠八家之陈鸿寿(篆刻)

    查看篆刻知识技巧 一纵而一横,十荡更十决. 笑彼姜芽手,旋效虫蠡啮. 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胥溪渔隐.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溧阳知县 ...

  • “西泠八家”之陈鸿寿

    陈鸿寿(1768-1822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书画家.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曾任赣榆代知县.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 其工诗文. ...

  • “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书法...

    #大有学问# "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书法作品欣赏 陈鸿寿(1768-1822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书画家.篆刻家. 其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quo ...

  • 画览:与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合称“西泠八家”奚冈

    2020-05-26 19:56·草竹道人 奚冈(1746-1803),原名钢,字铁生.纯章,号萝龛.蝶野子,别号鹤渚生.蒙泉外史.蒙道士.奚道士.散木居士.冬花庵主,原籍歙县(今属安徽),一作黟县( ...

  • 500方西泠八家名作,史上印蜕最全、鉴审最精、著录最详《西泠八家印选》来袭|陈鸿寿|篆刻|印谱

    2020-04-22 22:03:30 来源: 民国画事  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西泠八家,又称"浙派",清代乾隆时期篆刻家丁敬所创,由丁敬 ...

  • 陈鸿寿《何事立轴》隶书欣赏,不愧是“西泠八家”之一!

    清末书法家陈鸿寿,书法造诣极高,尤其隶书写得非常古雅.作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其篆刻出入秦汉,绘画精于山水.花卉,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风格清劲潇洒,结体自由.穿插挪让,相映成趣 ...

  • 西泠八家——陈鸿寿

    非经典  不传播 草法入篆法,下笔风雷掣. 一纵而一横,十荡更十决. 笑彼姜芽手,旋效虫蠡啮. 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胥溪渔隐.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钱塘(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