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6.10【2016-11-13】
#每日学论语#6.10【2016-11-13】
【原文】
伯(bó)牛有疾,子问之,自牖(yǒu)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没办法啊,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微言微感】
“亡之”的“亡”,一种注音是(wáng),意思是死亡,活不成了;一种注音是(wú),通“无”,意思是没办法。
总而言之,孔子很伤心。这么好的人,得这种不治之症,让人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他死,何其悲也!
这样的记录,一方面,表明圣人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一方面,我们看到了重情重义的孔圣人,师徒情深,感天动地。
孔子来探病,为什么不进屋呢?隔着窗户拉手,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有人说,古时候房屋“北墉南牖”,房子北边是实墙,是没有窗户,称谓“墉”,往往床都放在北边。窗户都在南边,叫做“牖”。君探病,病人要把床挪到南边窗户下,保证君王依然面南背北。估计,伯牛家的人听说孔子来探病,就采用了这个礼节。但是,孔子是最讲究礼数的,明明自己不是君王,怎么能僭越?所以,干脆不进去了,我就在窗户外探病吧。拉着手,表示亲热,现在很多人探病,不也都坐在病床前,拉着病人的手嘘长问暖吗?
前文说“伯牛有疾”,一般理解,“疾”应该是外伤,是小病。如果进一步发展,严重了 就成了病。病入膏肓,要活不成了,没有人说疾如膏肓。这说不通嘛。
既然病不重,为什么孔子还说伯牛活不成了呢?
于是,有人说,伯牛得的是传染病,是“麻风病”。
伯牛得了麻风病,躲着不见老师,怕传染给老师。老师不仅来了,还非要拉着他的手,“来,伯牛,我给你把把脉!”
孔子懂医吗?
我想是懂的。
季康子曾经给孔子送过药,孔子“拜而受之”,没有马上用。为什么呢?“丘未达,不敢尝。”我还没有研究透,不敢随便吃。
从这里看,孔子或许是懂医的。孔子无书不读,无所不知,谁有什么不明白的事,都来问孔子,这么重要的生命大事,孔子怎么会不研究呢?
把脉的结果,非常不妙,所以孔子离开伯牛家,就崩溃了。这么一个好人,要活不成了。怎么就得这种不治之症了呢?
曾经有一本书,叫做《岛》,一个英国作家写的吧。大概内容就是麻风病人被隔离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岛上,治不好,只能眼睁睁看着死,别传染别人,就隔离吧。父亲、女儿,母亲,儿子……眼睁睁看着,就是不能接触,怕传染啊!
如果伯牛确实得了麻风病,那也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只能隔离了,孔子冒着风险探病,还非要拉着学生的手,这是何等的情谊啊!
按照现在的师德标准来考核孔子,孔子不一定能得优秀。孔子骂过子路(野人哉)、骂过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骂过樊迟(小人哉,樊须),骂过宰我(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很有语言暴力之嫌疑,而且还理直气壮收学生礼,(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不悔焉)……
但是,为什么这些学生越骂越和他亲近呢?
农村一句话:“家鸡撵得团团转,野鸡一撵满山飞。”
对学生,和对孩子一样,你付出了多少,就会收获多少。你真的对学生好,他认可你,服气你,敬重你,热爱你,你打他、骂他都没有问题。你根本没有投入感情,人家就不认可你,你对人家来说可有可无,你想摆个谱,做个大,那人家怎么会买你的账?
学生打老师,表面看是学生问题,实际上同样是教师问题。如果我们有孔子的才学足以让学生敬仰;如果我们有孔子的大爱,冒着被传染恶疾的危险也要关心学生,学生真的认可我们,何至于就被学生揍一顿呢?
孔子死,弟子以对待父亲的礼节来守丧三年,子贡守了三年后,又守三年来缅怀恩师。
跟着孔子学做老师,首先是先跟着孔子学习爱学生。伯牛、颜回、子路……每一个先孔子去世的,孔子都痛彻心扉。其情也真,其哀也切,亲父子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