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8.8【2017-10-25】

#每日学论语#18.8

【原文】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zhòng,下同)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译文】

古今被冷落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折辱自己的身心,这是伯夷、叔齐吧。”

说柳下惠、少连:“降低自己的志向,折辱自己的身心,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经过考虑,也就是这样了。”

说虞仲、夷逸:“隐居起来随便说话,能够保持自身的纯洁,不担任任何职务以合乎权宜。”

“而我和这些人都不同,我既可以这样做,也可以不这样做。”

【微言微感】

“官迷”“财迷”“色迷”……好像传销的,崇尚“要成功,先发疯”,无所不用其极,人格可以不要,良心可以不要,法纪可以不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是君子嗤之以鼻的,但是更多利欲熏心的人,前赴后继,乐此不疲。

心里干净,与世无争,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想被世俗拖累和污染,无欲则刚,退隐山林,这些被称之为逍遥隐士。如老子、庄子、列子、陶渊明、荷蓧丈人、楚国狂人、竹林七贤……也有一些人,为了原则,或者因为被打击,被伤害,心灰意冷,而退隐山林的。

和隐士差不多的,有一种“逸民”。百度解释说:逸民是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

孔子列举了7个人: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这些人的身份,伯夷、叔齐、柳下惠是有记载的,其他人则不太清楚,只能猜测了。

伯夷、叔齐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多次大加赞赏。兄弟两个为什么逃离红尘呢?互相谦让,推让王位。老父亲孤竹君废长立幼,把王位传给了叔齐,叔齐勉为其难先接下来。等到父亲一死,就要把位置交给哥哥伯夷,怎么可以随便坏规矩呢?

伯夷很是仁厚,自然不愿意和弟弟争权夺势,所以就逃走了。你走我也走,弟弟干脆丢下王位,找哥哥做了隐士。

对此,一分为二看:为了兄弟和睦,为了政权稳定,没有手足相残,这自然是可亲可敬的。当时鲁国也好、卫国也罢、齐国、晋国、楚国、郑国……似乎哪一个国家,为了权力和地位,都是杀红了眼,把兄弟往绝路上逼,把老爹往死路上赶。从这个角度看,伯夷、叔齐很不错,堪称兄友弟恭的楷模。

另一个角度,互相推让,都逃走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呢?社稷黎民的安危呢?祖宗家族的事业呢?一碗饭,你宁可挨饿也不独吃,我宁可挨饿也不吃,干脆倒掉喂狗,这恐怕不敢恭维吧。

特别是后来,固执劝谏武王伐纣,饿死不吃老姬家的饭,我看是不明事理,没有什么可以赞扬的。历史是往前走的,社会是要发展的,有道伐无道,这就是天道。

不过,人为了原则,痴心不改,死不变节,未必一定正确,但是让人肃然起敬。

中国文化的这种传承,演变成了后来的节气。司马迁的“人总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的坚持原则;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视死如归;吉鸿昌“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民族气节……

文化的根,支撑了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

关于柳下惠和少连,孔子说他们:“降志辱身矣,言中(zhòng,下同)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他们是如何降志辱身呢?

柳下惠作为法官,直道事人,三起三落,被臧文仲玩于鼓掌之间,没有做到“道不同不相为谋”一走了之,不得不降低身份,和世俗权贵妥协,孔子不以为然。似乎在批评柳下惠缺少血性,缺少骨气,委曲求全。

孔子可不委屈自己,他随时做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打算。凭本事吃饭,凭道行做官,为什么要委屈自己?所以他“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孔子一直的观点就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对此,我的观点是:政治就是站队,队站错了,再努力,再善良,再能干,再有功劳,都是白搭。所以,良禽择木而栖,大将择主而事。这一方面,我非常理解孔子。

政治风云下,不出错就是最大的正确。

选好阵营之后呢?同盟国和协约国,外部是对立的,内部也会错综复杂,甚至针锋相对。一个家庭都无法避免矛盾和冲突。能不能意气用事,大不了一拍两散,一走了之?

婚姻也好,单位也好,合作做事也好,最忌讳的就是动不动上纲上线,一点事针锋相对,寸土不让。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原则不退步,相处讲谦让。

现在认为天大的事情,放到明天就不算事情;气头上不可原谅的是是非非,冷静下来自己都觉得好笑。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是要政治站队的时候,糊涂一些好,厚道一下好,大气一下好。

最复杂的局面,用最简单的办法处理。不用谋略,不耍手段,都放在桌面上,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先做好,想好了再说,说出来就算,不偏不倚,言出必行。没想到,一切顺利!

但是,表面的风平浪静,背后问题也一点不少。搞小动作的,耍小心眼的,还是有的。

一个老兄善意指导:你太迁就他们,应该给局长说说大换血,免得他们说一套说一套。

我憨厚笑笑。活总要有人做,事总要有人干,都换了就行了?况且,我何德何能,凭什么让人家心服口服,死心塌地为我卖命?

一个团队,如果能够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当然好,如果不能,立正站直,宽容包容,把对手变成帮手,把黑手变成助手,这何尝不是一个管理大课题?

当然,九年后,离开那所学校的时候,很多人依依不舍,一个众志成城的局面已经稳固。

我总是想,如果生了气就离婚,天下的夫妇很少有原配,几乎没有夫妻能恩爱到白头的。如果出现了矛盾就一拍两散,没有宽容,没有包容,合伙做生意恐怕没有做得起来的。牙还有碰舌头的时候,那就能一言不合,一拍两散?

从这点说,我倒是更欣赏柳下惠,能上能下,还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

孔子的可敬之处,不是他“道不同不相为谋”,而是他不放弃梦想,不停下脚步,有机会就上,没机会就修身待命。

(0)

相关推荐

  • 逸民伯夷叔齐读后

    制艺者,今人所罕读,予友郭君,特爱周犊山<逸民伯夷叔齐>一篇,每年秋必长诵一过,以为洁净精微之言也.犊山以时文名世,与管韫山相颉颃,而求其生平乃不甚详,但知为乾隆己亥(1779)举人,历官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45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微子第十八 18.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 ...

  • 论语日课469丨无可无不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 ...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的“无可无不可”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孔子作为集大成者,不但具有高远的政治理想,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情商,大丈夫能屈能伸,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做到张弛有度,进退自如,能够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至高 ...

  • 无可亦无不可也——《论语》悟读【458】

    处世张驰有度,为人进退自如. <论语>第十八篇第八章: [原文]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 ...

  • 书法交流圈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

    书法交流圈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qu ...

  • 【第438期】音频学《论语·微子篇第8章》孔子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微子篇第8章>孔子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是何意? 18·8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

  • #每日学论语#18.10【2017-10-27】

    #每日学论语#18.10 [原文]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译文]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 ...

  • 【荀卿庠每日学论语】泰伯8.10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原文]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翻译]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 ...

  • #每日学论语#18.1【2017-10-18】

    #每日学论语#18.1 [原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译文] 纣王无道,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被纣王拘囚降为奴隶,比干屡次劝谏被纣王杀死.孔 ...

  • #每日学论语#18.2【2017-10-19】

    #每日学论语#18.2 [原文] 柳下惠为(wéi)士师,三黜(chù).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wǎnɡ)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 #每日学论语#18.3【2017-10-20】

    #每日学论语#18.3 [原文]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译文] 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 ...

  • #每日学论语#18.5【2017-10-22】

    #每日学论语#18.5 [原文]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 ...

  • #每日学论语#18.6【2017-10-23】

    #每日学论语#18.6 [原文] 长沮(chánɡjū).桀溺(jié nì)耦(oǔ)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fú)执舆者为(wéi,下同)谁?"子路曰:& ...

  • #每日学论语#18.7【2017-10-24】

    #每日学论语#18.7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

  • #每日学论语#18.11【2017-10-28】

    #每日学论语#18.11 [原文]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guā). [译文] 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微言微感] 这一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