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4.22【2017-7-4】
#每日学论语#14.22
【原文】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译文】
子路向孔子请教侍奉君主之道。孔子说:“不要阳奉阴违地欺骗他,而应该当面犯颜直谏。”
【微言微感】
子路这个人,生性耿直,并不容易阳奉阴违,反倒喜欢直来直去。
子路和孔子的关系,其实很微妙。说好吧,孔子很少夸子路,常常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贬损。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由”就是仲由,也就是子路。将来有一天,世道不行,我乘着船云游四海,跟着我的恐怕就是子路了。
子路闻之喜。估计太高兴了,四处显摆,马上被孔子都头一盆冷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子路除了逞强好勇,一无是处啊!
这样的事,在《论语》中举不胜举。
但是,子路毫不在乎,常常也对老师直言不讳。
还有一次,公山不狃叛乱,想请孔子去辅佐,孔子有一些想去,还没等去,就被子路劈头盖脸一顿数落:“你平时教导我们如何如何,如今一个叛乱的人请你出山,你竟然想去?你怎么好意思呢!”
今天,子路问孔子如何侍君,孔子居然说:“勿欺也,而犯之。”就按你的本性,不要阳奉阴违,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要敢于犯言直谏。
对待上级应该犯言直谏吗?
我觉得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魏征犯言直谏,遇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开明,虽然有时候皇帝生气了恨不得杀了这个“死脑筋”,但始终恩宠有加。
宋朝的包拯也喜欢犯言直谏,但庆幸宋仁宗也还不糊涂,虽然有过误解,终究是信任的。
嘉靖时期的海瑞,也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主,多次犯言直谏,多次罢官,但终究平安无事。
但是,有的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比如商朝的比干,遇到了残暴昏庸的纣王,为救忠臣,犯言直谏,结果被纣王剖腹取心,残忍杀害。
如果遇到明君,君王很信任,当然要忠心耿耿,直言不讳。如果遇到昏君,根本不信任,直言等于找死。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仇人。”
我以为,这才是孔子本意。孔子离开鲁国、离开卫国、离开齐国、究其原因,都是志不同不相为谋。既然说了没用,于事无补,还会给自己找麻烦,甚至杀身之祸,多说无益,何必多说?如果被信任,则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