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马道桥,巴彦淖尔这些地名是怎么来的?

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的由来

□郎有存(杭后)

  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是杭锦后旗三个较为有名的乡镇,它们从南到北依次排开,杨家河如同一条主轴贯穿三个镇,其名字的由来正是与杨家河有关。

  清末民初,走西口的移民陆续在杭锦后旗落脚,不少地方逐步形成村落。民国五年,山西河曲人杨满仓、杨米仓全家迁往杨柜(现二道桥镇)居住。次年春,杨氏兄弟筹集糜子数百石,以作工人食粮,开始开挖杨家河。对开挖杨家河的民工,杨家解决吃饭问题,并付一些钱粮作为报酬,因此招揽聚集了一部分走西口的贫苦百姓。

  随着杨家河的开挖,又增开了许多支渠,上游的灌溉面积扩大以后,杨家河两岸聚居的人口也不断增加。为了方便人们通行,也便于耕种河两岸的土地,杨氏兄弟选择杨家河流经人口较多的村落处,陆续修建了五座木头大桥,桥上可通行骡马胶车和行人,桥下可行船,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据《杭锦后旗志》记载:“杨氏在干渠上修了五座车马大桥,桥下皆能通船,头、二、三道桥等地也以桥的序列命名,沿袭至今。”

二道桥镇政府院内的胡杨树,树龄达三百多年。

  “头道桥”系杨家河第一座桥,随着杨家河桥的建成通行,大桥两边聚居的人口逐渐增多,河两岸的大部分土地因黄河水的浇灌变得肥沃丰腴,夏秋之季成为一片绿洲。头道桥地区1958年属二道桥人民公社辖地;1961年从二道桥公社划出,设头道桥公社;1976年划出部分,设黄河公社;2001年撤销头道桥乡和黄河镇,改建头道桥镇;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将查干乡的三个村并入头道桥镇。地处杨家河上游的头道桥因黄河水的滋润,土地日渐肥沃,逐渐发展成为杭锦后旗的“万亩苹果梨镇”,也成为巴彦淖尔市最大的良种奶牛繁育基地。现在头道桥镇交通发达,包兰铁路穿境而过,原黄河镇设有头道桥火车站,京藏高速公路横跨东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特别是近几年,头道桥镇在民建村建成“走西口民俗第一村”、啸天农业、太平乳业等现代农业旅游景区景点,成为旅游爱好者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杨家河上从南到北的第二座桥位于杨柜城(现二道桥镇)。杨柜城在杨家河未开挖前就居住着不少走西口移民,这里有几棵枝繁叶茂的胡杨树,现仍生长于镇政府院内。据考证,最早的胡杨树已有430多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1950年,这里属米仓县三区管辖,1958年建立二道桥人民公社,1984年由人民公社改为乡,2000年撤乡建镇。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南小召乡全部、查干乡的6个村被并入二道桥镇,二道桥镇成为全旗四个中心集镇之一。杨家河不仅让这片土地产出大量的粮食,也造就了巴彦淖尔市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流通市场。

  杨家河上的第三座桥建在河的中游地段,位于现在的三道桥镇。这里与古镇陕坝东西相望,相距16公里。据当地老年人口述:这里两百年前有人家,一百年前成小镇。由于杨家河纵贯全镇南北,灌溉着大片的土地,使这片土地旱涝保丰收,因此聚集了大量的移民和小商小贩。

  1942年,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在河套实行新县制,在现今的三道桥镇新设米仓县,将原临河县的11个乡和原陕坝区的9个乡合并,县政府就设在杨家河桥的西侧。米仓县因走西口移民杨米仓领头开挖杨家河而得名。杨家河是河套西北地区重要的水利工程,又成为黄河支流的水运航道。三道桥也因河而建、因水而兴,其时商贾云集、酒肆林立、人口稠密、物流通达,为边陲重镇。

  1950年4月,米仓县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9月28日撤销米仓县,成立杭锦后旗。1958年4月,旗政府所在地由三道桥移至陕坝。2014年,米仓县政府旧址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杭锦后旗旗委、政府对米仓县政府旧址进行恢复保护,并作为遗址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目前,三道桥镇形成了以“两瓜两菜”(西瓜、甜瓜,脱水菜、大白菜)为代表的特色产业,西瓜、甜瓜远近闻名。2004年,三道桥镇西甜瓜、脱水菜双双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7年,三道桥西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马道桥古今

□张志国(临河)

  临河桥多,人所公认。桥多,是因为渠多,挖渠定然搭桥,从来如此。桥是水利与交通的“红娘”,水流畅旺而道路通达,少了桥梁是不行的。马道桥坐落在临河西郊的缠金渠上,下面是滚滚流淌的洪波,上头是车马通行的直道,这边是高楼大厦的城市,那边是碧绿葱郁的农田,一桥飞架东西,四象相得益彰。

  马道桥,是河套平原上一座亮丽的风景。

2008年的马道桥 齐鸿雁/摄

  马道桥缘于古代的马道。河套地区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为兵家所必争。秦汉唐宋四朝都曾在河套域内大动干戈。汉武大帝北伐匈奴开疆拓土,首战河南,再战河西,三战漠北,河套都是战争要冲与进军孔道。元王朝时期,河套地区成为蒙古贵族活动中心之一,太宗窝阔台经常从元上都出发率部校猎阴山,在阴山西段的狼山山脉中多次进行过大规模围猎。元朝在内蒙古设贴里干、木邻、纳邻三条大道,沟通南北东西。其中的木邻就是马道,由元上都西行横贯河套再转而北上,是当时西北民族相互交往的动脉。元世祖时还西向开通水路长达600公里,沿途设置十处驿站,配有新旧船只近百艘。此外还在云内州境内设置牧所,即官马道,穿行于黄河沿岸及河套地区。清末,出产于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的皮毛药材等物资,大宗地运往京津地区销售或出口,黄河套里更是马道商队往来,货栈连属。

  马道即马行之道。古代的马匹是上好的交通工具,以马运物,快捷便利;骑马出行,一日千里。古代河套是产良马的地方,河套人祖祖辈辈爱马,阴山岩画多有以马为刻画题材者就是明证。匈奴民族驻牧阴山南北三百余年,畜牧业高度发达,培育出许多世所罕见的骏马良驹,汉高祖刘邦曾被冒顿单于的四色马队围困于绝境。河套地区一马平川,是天造一个辽阔的马场。套民骑马之风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普通百姓人人皆会训练骡马。骑一匹骡子走村串户,一面自在游逛、饱览塞上风光,一面就将那骡子调教得得心应手。至于骑一匹快马上路,一鞭子打响,马匹扬鬃敛尾,四蹄生风,嗒嗒有声,有如鼓点;马上之人,逍逍遥遥,稳稳当当,好似在云里飞、水上飘,颇具洒脱之美。

  马道也是驼马大道的简称。古人长途跋涉运输货物,更多的时候是青睐驼队。在没有汽车、公路的情况下,沙漠之舟骆驼往来运输成为商家首选。清王朝时,政府开通了从归绥到新疆的一条长达数千里的驼道,经巴彦淖尔境内900余里,为沟通河套地区与外界的商贸发挥了重要作用。骆驼身躯高大,四腿细长,驼峰竖立,性情温顺,又能负荷沉重的物资在沙漠戈壁长途跋涉,一峰普通骆驼就能载重200多公斤货物。骆驼行走时挺胸昂首,两只眼睛明亮而突出,步伐平缓稳健。即使在豺虎出没匪盗横行的地带,它的步伐仍然是那样从容不迫,全无畏惧。一列一列的骆驼在驼工的牵引下,排着队鱼贯前进,驼项下面系着一二铃铛。随着驼队的行进,铃铛发出叮铃叮铃有节奏的声响,好像有意为驼工们奏乐解闷。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或荒无人烟的绝域,铃声传到很远的地方,仿佛遥远天际娱神的歌唱。当驼队踏进繁华的闹市,骆驼也毫无惊恐,仍然行走如常,恬静安然。遇见牛群或车辆过往,骆驼会自动从道边行走,绅士般让畜群和车辆通过。偶或遇到狂风刮地鹅毛飞舞天气,骆驼便自动围成一圈,用城墙般的身体为主人挡避风寒。

  马道桥下的缠金渠最早开挖于清嘉庆年间,马道桥的桥龄至少应在两百年以上。这座跨世纪老桥从最初的红泥座底横搭几根椽子,到后来的哈木儿作墩木板平铺;从原始的打桩入水圆木撑架,到现代的钢筋水泥混凝结构,负载着沉重的历史,拼死撑住厚实的脊梁,以致终于不堪重负而屡屡垮塌。但桥是不能没有的,垮了再筑,坏了重修。每一次毁坏,都包含着一段卓越的历史;每一次重修,都凝结起几多动人的故事。桥身一次比一次坚固,桥体一次比一次华贵,而惟有这祖传的桥名从未变更,口耳相承以至于今。如今的马道桥已经超越了作为桥名的“小我”,演化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地理概念,成为一个文化范畴和一座精神食粮的仓廪。

  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将军驻军河套。河套重镇临河与陕坝之间的交通,马道桥是必经之路,绥远省政府从这座桥上搬运而过,边陲小镇陕坝成为绥远政治军事中心。日本军队侵占河套时,傅作义将军实行坚壁清野策略,为了阻止敌军西进,命人将马道桥炸掉。随着一声轰隆巨响,桥体垮塌下去,马道桥为抗战作出无悔的牺牲。

  抗战胜利后,马道桥得以重建,桥上的交通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驼马大道与人来人往的通道并存,物资交流与文化交流相辅相成。聚居于马道桥边的回族人民没有因为日军的侵略而放弃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他们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很快又使这里买卖兴隆、商贾云集。

  回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回族人是经商的天才,清真肉铺与清真饭店极具社会公信力。在漫长的岁月里,回族人凭着自己的诚信与聪明,把买卖做遍天下,也扎根于河套这片沃土。在市场经济盛行的新形势下,回族人民更是弄潮商海,游刃有余。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精神财富。马道桥旁的清真寺始建于1937年,1983年重建,为砖木结构寺院。寺院塔楼高耸,华美圣洁。

  民族文化是河套文化的特色之一。巴彦淖尔市委、政府积极倡导打造河套文化品牌,人们欣喜地看到,地方文化资源得以整合与再造,蒙汉回等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地域文化发扬光大。

  马道桥是连接民族交往与友谊的桥梁,也是通向未来的一座金桥。如今,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和铁路东西贯通,公路穿临河县城而过,使这条昔日的交通要道更加开阔通达。驼马之行已成为历史,代之而起的是车流、人流、信息流昼夜不息。马道桥一改往日尘土飞扬的面貌,钢筋混凝土筑成的桥体平直光滑、坚固稳健。它的旁边修建起了高速公路立交桥,宽敞漂亮的环形桥体凌空而起。而昔日的缠金渠已更名为永济渠,寄托了人们福祉永昌富水长济的美好愿望。渠道衬砌工程实施后,渠道旧貌换新颜,黄河之水得到更加集约化的使用。

  在整个农业文明时代拥有辉煌历史的临河区,在推进工业化的新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国家一级开发轴线呼兰银经济带开发已经启动,还将打通临河至策克、临河至巴格毛都两条能源通道,黄河大桥和民用机场已经建成,临河成为南北沟通的枢纽,为大范围经济合作创造了可能,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区位交通优势带来显著的资源优势,临河处在煤炭、天然气、电石、食盐、铜、铁等矿产资源富集区的中心位置,发展有色金属加工、高载能金属加工、高载能工业和煤化工项目得天独厚。临河水电资源丰富,具备发展重化工业的现实条件。临河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也为工业的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区委政府坚持“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的发展战略,以扩张总量、提升质量、优化结构为目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开放的资源观整合利用区城资源,积极引进重大项目,培育和打造绒纺、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加工和化工、生物制药业、电力五大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嘹亮奏响时,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蓝图清晰绘就时,马道桥这座历史名桥,必将成为我们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新的观念的纽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