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名的军事文化特征
原创 牛汝辰
1.军事设施地名
雄关和战争是密不可分的,据统计山西关隘有160多处,古代的句注塞就是指今代县雁门关,从战国至近代,在此发生的战事不下百次。山西主要关隘杀虎口、得胜口、阳和口、偏关、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娘子关、固关、东阳关、天井关、蒲津关、永和关、石岭关、忻口、南关等,这些关隘修筑在山河险要之处,附近的县城、乡镇、村庄往往就依据关隘名称来命名,如偏关县、宁武县、东阳关镇、天井关村等。
山西城池、堡寨多是战争产物,战国以后,随着中原势力扩张到晋北地区,为抗击西北游牧民族入侵,历代依托晋北的自然山川地形,大规模修筑长城。长城不仅仅是一道简单的长墙,而是一个以长城为依托的包括城、堡、寨、墩、烽、堠等的整体防御体系。这些都成为以后当地的地名依据。
北宋时期为阻挡辽军入侵。在代州一线修建了十几个兵寨堵住了通往契丹蔚、应、寰、朔等州的大小通道45处,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严密军事防御体系。现在依据这些堡寨地名还能依稀找到历史遗迹,如阳武寨就在现在原平市西北的历史故道阳武口;瓶形寨就是著名的平型关。明朝为阻挡蒙古骑兵南下,在边关要道修筑大量的城堡营寨,形成以城镇为中心,以边墙、关隘、寨堡、墩、台、烽、堠为外围,点面结合、相互声援的防御体系。嘉靖年间,晋北共有城堡583座,如平集、拒墙、云冈、破鲁、高山等堡。火台871个,边墩797座。
除晋北边境外,忻州以南的太原、晋中的交通要冲都结堡筑寨,如“阳曲境内共计堡寨148处。官方筑堡的同时,也鼓励民间修筑堡寨,如朔州市朔城区共有堡37个,其中官堡27个,民堡10个。
太原以南地区民堡更多,平遥县有“五堡二寨”,这主要是指官堡,而平遥县现在叫堡、寨的村镇地名就有回回堡、蒋家堡、宋家堡、赵家寨等13个,可见很多堡、寨是民间自建。这些民建的堡寨名称多根据居住居民的姓氏而来,称王家堡、刘家寨等,以后的村庄地名就由此得来。
晋北的许多村镇地名,就是由这些军事设施演化而来,如右玉县的破虎堡、云阳堡、杀虎口、二分关、头墩、二三墩、三十二(烽火台编号)等村镇地名有48个,占381个自然村的12.6%。吕梁市的汾阳市以堡寨命名的村庄29个,以寨命名的村庄19个,合计占356个自然村的13.5%。
2.军事制度地名
山西地近北疆,秦汉以后,历代在山西驻扎大批军队,特别是明代嘉靖以后,在原来镇戍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营伍制,招募来的士兵一般都编入营伍,按伍、什、队、哨、总、营的形式编制。
另外,对山西地名影响最大的军事行为就是屯田。明朝“三分守城,七分屯种”,负责管理军屯事务的官员称作屯指挥、屯都指挥,如明代临晋县“值元末丧乱,荒地独多,屯营视他县为多,晋府群牧营,蒲州守御千户所,皆与五营声势相应,百里之分六、七营”。现在临猗县的裴家营、邸家营、豆氏营、王家营、樊桥营、焦家营、陆喜营等村名就是当时屯军的驻扎营地。
今天山西各地“营、屯、卫、千户、百户、所、旗、哨”等古代军制地名,就是历代驻扎军队的历史遗留,这些军队编制用语后来逐渐成为当地地名的通称。初步统计此类地名在山西各地有365个。如朔州市右玉县就有十八户营、大马营、小马营、李官屯、昌里屯、后所沟等古军制地名26个,占381个自然村的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