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95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之脉迟可能有多种情况。

一为阳明腑实,如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燥屎与实热相合,阻滞肠道,气血因之不通,而表现为脉迟,此脉迟乃是阻滞之象。

一为兼有表虚,如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阳明而兼太阳表虚,表阳不足,故见脉迟,此脉迟为不足之象。脉迟为不足之象,是仲景脉法的特点之一。如50条:“……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一为中阳不足之象,即本条所述。阳明病,脉迟,说明中阳不足,不能化谷,所以“食难用饱”。

“食难用饱”是指进食时不可吃得太饱。如果吃得太饱,则因胃阳不足不能化谷,反而内停为寒湿。水谷不化,其食气熏蒸于上,则微烦。水谷寒湿停滞中焦,上下气机不通,气不能上养清窍则头眩。水谷不化,则津液不生,膀胱气化无源,小便必难。水谷化为寒湿,阻于中焦,湿土之色溢而现于外,则可成谷瘅。“欲作谷瘅”,是将作而未作之意。提示病情有此趋势,当及时治疗。

瘅,本意为热,在《内经》多指热病,在仲景则多与“疸”通,为诸黄疸之病。谷瘅,即因食谷,所成之疸病。病起于中阳不足,过食化为寒湿,则其治疗,亦当“于寒湿中求之”,予温阳散阳祛湿之法,如茵陈术附汤、理苓汤之类。

“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也,脉迟也”是一个补注。病人“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亦必多兼腹满之症。若误作实邪积滞,而用下法,则反伤中阳,腹满不减。脉迟是判断此腹满乃则中阳不足所致的重要依据,故曰:“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91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92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93、194条)

字帖获取请点击:

伤寒论字帖

现已更新至168条

伤寒论直解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汇总
伤寒论直解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汇总

从今天起“从头学中医新”开启《伤寒论》新板块了!

《伤寒论》怎么读,怎么理解?是很多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的痛点。

关于《伤寒论》条文解读、应用的名家著作众多,很多初学者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著作来学习。我们尝试对《伤寒论》条文进行逐条讲解,用尽量简单、精炼的语言,帮助大家理解伤寒论的字面含义,以做入门之用。

如果您对于条文的解读有什么疑惑或建议,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小编一定会回复。

希望中医学习路上,“从头学中医”团队能同广大中医爱好者一起“温故知新”。

(0)

相关推荐

  • 远怀说伤寒(14)——条文十六、十七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昨天 中医随笔 第82篇 文章字数:750字 阅读时间:3分钟 16.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按:太阳病正确的治法是发汗,邪 ...

  • 远怀说伤寒(34)——条文卌九、圩、圩一、圩二

    远怀说伤寒(34)--条文卌九.圩.圩一.圩二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今天 中医随笔 第110篇 文章字数:510字 阅读时间:约2分钟 条文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 ...

  • 李克绍教授谈学习好中医之绝窍

    李克绍(1910-1996),著名中医学家,<伤寒论>研究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著作有<伤寒解惑论>.<伤寒论串讲>.<伤寒论语释>.<伤寒百问 ...

  • 学习中医,为什么要背熟《伤寒》《金匮》条文?

    中医尊仲景为医圣,为医界圣人.有什么道理?为什么不尊<内经>的作者黄帝歧伯为医圣?因为<内经>只是给中医理论提出生理病理大纲,且以针灸治病为主.临床具体操作,尚未达到精密程度. ...

  • 中医是朴素的经验医学

    编辑整理  隐市 中医是朴素的经验医学 我们常说,中医药是古人在同疾病作斗争中实践经验的总结,这话不假,但是,为什么原本简单易懂的经验总结,到了现在,却变得五花八门,神秘莫测而疑难重重呢? 先看今日安 ...

  • 《伤寒悬解》阳明阳虚——四逆汤

    阳明五十三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1 脉浮而迟,浮迟并见,则知里寒.浮为表阳之外格,迟为少阴之内格,内寒格阳,胃气上逆,阳不内交而外浮,浮则表热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7条

    00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解伤寒论>:"阳为热,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1条

    011,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解伤寒论>:"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22条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注解伤寒论>:"阳受气于胸中,发汗外虚阳气,是令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4条第5条

    00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解伤寒论>:"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70条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注解伤寒论>:"伤寒四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阳也.&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6条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67条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注解伤寒论>:"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若妄吐.下.发汗.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木邪干胃,必发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8条

    0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重亡津液,则不能作汗,必待阴阳自和,乃自愈矣." 本条主要讲述阴阳自和是一切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9条

    0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药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本条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