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不为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小时候,对孟子这句话颇为不解,总想着大有作为的年青时代,怎么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明白了一些。不为与有为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舍与得,有舍才有得,敢于舍弃才能真正得到。大千世界,滚滚红尘,让我们为之心动、想据为己有的东西很多,若是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得,这个也不舍,那个也不弃,终将陷入欲望的迷雾之中,从而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是一无所获。
本周,“教育人生”重点谈的是边界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教的边界在哪里、哪些是教师有为的、哪些是教师可以不为的、哪些是教师不可以为的——这些问题需要厘清,否则的话,极容易导致费力不讨好,或是因为乱作为和瞎作为而导致不作为和负作为。
两年前,我在一所学校听课调研,一位教师跟我倾诉她的苦恼。她说:这个问题,跟学生讲了很多次,换了很多种方法,一部分学生还是不明白,或是过后就忘,还会出错。她问我:您说怎么办、怎么才能给他们讲明白?我非常理解这位教师的遭遇,我相信很多教师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年青的时候,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也曾请教过一位老教师。我清晰地记得,他给我的答案,让当时的我瞠目结舌。他说:教不会好办,讲不明白也好办。我问他怎么办,他告诉我:实在教不会,那就不要教了,实在讲不明白,那就不要讲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用质问的口气对他说:就这么简单?他回答我:对,就这么简单。
年轻气盛的我并没有听信他的忠告,总觉得不做点什么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事实证明,我的所作所为,实际效果非常有限,还因为急功近利,留下一些不愉快的回忆。我对得起自己了,却对不起学生了,虽然他们后来表示理解。
目前,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大有作为、大干一场。对这种心情我表示理解和尊敬,但对具体的做法,我不表示支持。教师需要对教的边界,有一个清醒且清楚地认识。教不是万能的,虽然不能简单的说教的越少越好。教育前辈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确实值得认真反思。
我国最古老的教育典籍《学记》中有这样的论述: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师爷就已经为教师的教划下清晰的边界——引导、启发、支持和鼓励——既是教的真谛,也是教的边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有边界的,跨过这条边界,教就变了味道。引导再往前跨一步,就会变成牵制,就失去了教的意蕴;启发思考再往前跨一步,就会变成告知答案,就失去了教的价值;鼓励和支持再往前跨一步,就会变成干扰和压抑,就失去了教的美好。
回到我们的课堂,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跨界的现象应该说并不罕见。我常听到教师津津乐道于自己巧妙的教学设计,殊不知正是我们的“巧妙”,把导变成了牵,把开变成了达,把强变成了抑。
还有一些教师,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关于这个知识,我们究竟要教到什么程度呢?在一次小规模的研讨会上,几个教师同时提出这个困惑。我反问他们: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就能学到什么程度吗?大家均表示否定。于是我们展开讨论: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是否取决于教师教到什么程度?这是我非常满意的一次教研活动,在对话和碰撞之中,我和大家一样,对教的边界有了更加清醒地认识。我们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教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学生的潜质、兴趣、基础等等,既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教。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的任务是“领进门”,教的边界也是“领进门”,如果“领进门”之后教师继续“领”、继续教,实际上就剥夺了学生“修行”的权利。教一旦跨越边界,必然会干挠或是侵犯学。
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大势所趋,大家都想做点什么,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我们思考如何为、如何大有所为之前,能否思考一下如何有所不为呢?我想这是必要的,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最后,我想提醒一点:有所不为,绝不是少教或是不教。把教学工作复杂化和简单化,都是对教育的伤害——这也是一个关于边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