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
练内家拳的,向来有“太极腰、八卦步”的说法,可见腰在太极拳中有多重要。
太极拳: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腰”是人体上下转动的枢纽 (关键) ,它对全身的变化,调整人体重心的稳定,以及推动劲力达到肢体的各部位都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所以太极拳经谱中云:“腰为主宰”、“主宰于腰”,“腰为纛”,“腰如车轴”。如果说“脊”是上下的门枢, “腰”则是左右的门枢。
太极拳: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拳论上说:“命意源头在腰隙”,其中“腰隙”指的就是两肾,古人认为肾是促使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脏器。肾壮则精足、气充,神清、目明,所以拳论强调“刻刻留心在腰间”,能够起到很好的强腰固肾的锻炼作用。
腰部的松活、沉着、旋转、直竖的运动,对脊髓神经和植物神经有刺激作用,有利于对腹内器官淤血的消除,肠蠕动机能的改善,对腰背痛的防止也极为有效。
太极拳: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不过“太极腰”的好处,离不开腰的正确运动。打拳时,应遵循腰先动,四肢随之而动的习惯,这是太极拳的一大特色,有违我们平时先动手或动脚的习惯。所以练拳时,也要丢弃我们的惯性思维。
传统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松而沉”,有助于“气沉丹田”。松沉越透,丹田之气就沉得越充分。能气沉丹田,则上身气不上浮,下肢稳固有力,则可转动灵活。
太极拳: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在松沉的基础上,为了防止低头猫腰的现象出现,腰部又需要“竖直”,即要在松沉中有往上顶和拔长之意。腰直表明脊柱这一中轴不弯、不摇晃,只有中轴不弯、不摇晃地转动,才能在运动始终保持脊柱的中正。直腰还能使腹肌松弛,从而有助于呼吸的细缓匀长。腰部不松沉,不正直,臀部容易突出,会对“尾闾中正神贯顶”,“力由脊发”产生不良影响。
初学拳时,首先要注意腰部的放松,在放松的基础上注意直和沉。腰是躯干运动的枢纽。腰部除了和骨盆、腹部及下肢密切关联外,还和尾骨、腰椎相连。要做好腰部的松、沉、直,需要有松胯与屈膝相配合。从生物力学上讲,屈膝有助于松胯,松胯又有助于松腰,所以腰胯膝的有机配合,在练拳或推手中都有极大的作用。
太极拳: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拳论讲:“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而腰力运用得当,可以加强发力,提高速度,并使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练出太极拳的内劲来。有太极拳名家曾说:“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脚,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可见腰也是人体爆发力的来源和轴心。由于太极拳以松柔入手,运动缓慢,用到医疗上,对治疗肾脏病有很大的治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