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定义和建设目标与意义
1 智慧停车概念与建设理念1.1 智慧停车的概念智慧停车是指将卫星定位、GIS、物联网、互联网、无线通信、电子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以及查询、预约与导航服务,实现停车泊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约与导航服务一体化,实现多元化电子支付的便捷化,实现城市治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和决策的科学化,实现城市泊位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车泊位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和停车服务的最优化。智慧停车分为狭义的智慧停车和广义的智慧停车。1.1.1 狭义的智慧停车它是指针对城市局部区域或某一停车领域的智慧停车。如道路泊位的智慧停车、路外停车场的智慧停车。它们都是通过对停车泊位资源或停车场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在此基础上运用智能管理系统、多元化电子支付、云平台等技术和产品实行停车泊位运营管理与城市治理的科学化、可视化、数字化、模型化和便捷化。例如道路泊位的智慧停车的实施路径为:施划停车泊位并编码--安装传感器或视频采集器(咪表、手持PDA、地磁、视频桩、高位视频、智能地锁等)--上传至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数据处理、图像处理、云计算等---各运行系统(停车管理中心、呼叫中心、电子商务平台、APP、停车诱导系统、应急指挥系统、门户网站、外部系统等)运营。诸如咪表、手持PDA、地磁、视频桩、高位视频等技术和产品各具特色,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有各自不同的应用条件或场景,不能一概而论说谁好谁坏,谁优谁劣,而应当是“合适就是最好的”。1.1.2 广义的智慧停车它是指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顶层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将城市停车的规划、设计、建设、投资、运营、管理等环节全覆盖,实现全过程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模型化,同时,与法制建设、产业政策、城市治理、舆论引导和监督等综合配套实施,实现城市级智慧停车。城市级智慧停车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为“路内路外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互动、市场运营与城市治理相融合”。1.2 建设理念与建设方法鉴于停车行业的特点,做好顶层设计,应用系统化思维,制定城市级综合解决方案,将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切忌盲目建设。1.2.1 建设理念(1)动静结合:在编制城市动态交通规划和开展交通治理工作时 一定要考虑静态交通问题;在编制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和开展停 车设施建设时一定要注意与动态交通相适配;(2)以静制动:通过加强停车治理来促进城市交通问题的治理;(3)公交优先:充分发挥城市公交网络体系完善、载客量大、专 用道行驶、运行效率高、价格低的优势,引导和鼓励市民乘坐 公共交通出行,减少驾车出行;(4)绿色出行:鼓励广大市民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出行方式, 如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骑自行车 或步行等,减少驾车出行,降低停车需求。1.2.2 建设方法(1)合理提供增量:按照“配建为主、路外公共为辅”的原则, 根据停车热点分析和土地利用情况,适度建设一部分停车设 施,增加停车泊位;(2)多维盘活存量: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运用行政措 施、市场手段实现尽可能多的停车场智能化改造和信息化联 网,破除信息孤岛,使存量停车泊位通过云平台实现查询、预 约、导航等服务,大幅度提高泊位利用率、周转率,实际上也 是增加泊位的有效供给。(3)社会资源共享: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进一 步将社会停车资源互联互通,开展错时错峰停车、共享停车, 使社会停车资源高效使用、科学合理利用。2 城市智慧停车建设需求目标通过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的建设,在满足实时监控各智能停车位的前提下,系统性的协调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有效缓解停车困难和交通拥堵,最大限度的提升智能停车泊位的使用率,既要满足群众停车需求,也要使该系统的商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智慧停车管理系统一方面面向管理者提供监管所需的实时停车信息;另一方面面向驾车者提供服务,以多级信息发布屏为载体,以云计算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为技术支撑,提供停车场路线的车位路线引导、空车位查询、空车位预定等服务,有效指引驾驶员停车。该系统需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2.1 全接入“一张网”根据静态交通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各区域交通运行状况和周边停车设施,进行路边泊位统筹调整。拥堵路段路边停车泊位应按照减量化原则进行设置,通过合理的经济杠杆,减少路边无序停车和长时间占道停车,增加泊位利用率和周转率;待公共停车设施建成后,逐步取消其周围占道停车,依法加强违法停车治理,同步完善停车诱导设施,保障公共停车设施有效需求,提高路网运行效率。整合停车资源,建设城市停车信息诱导系统,同时推广使用城市停车平台手机软件,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为公众提供停车信息服务,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视频车位检测终端(路内)、智能道闸、卡口摄像机等前端物联网设备的使用,实时进行停车数据采集、报送,获取整个城市停车位数据,建立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城市静态交通大数据云平台,对全市公共停车场、社会停车场、路内泊位设施进行一体化运营监管,实现全市停车资源智慧化管理,引导车辆合理停放,提高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通过数据运营平台,激活政府公共服务资源, 实现停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 形成一套完整的面向经营管理单位、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广大机动车驾驶人的智能化停车服务系统, 极大地推进城市停车场和道路停车管理的发展。2.2 充分“便民化”结合城市公共停车场分布及拥堵区域分布,实时发布全市停车位状态信息,完善交通诱导体系。静态交通大数据平台将全市交通信息通过可变诱导屏、交通广播、互联网、手机APP等方式实时发布,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诱发的交通需求。引导路网交通流合理分布,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状况,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缓解行车难和停车难问题。提供手机 APP,方便车主寻找周围空余车位并通过末端导航指引车主到达具体某一车位,为车主提供智能停车服务,并提供自然过渡的增值服务。为车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及呼叫中心,支持主要的线上支付渠道,同时尽量减少现金缴费或者禁止现金缴费,避免乱收费现象发生。结合车位检测器检测到的停车数量、停车时长的统计,可以形成有效的对帐机制,对基层收费人员进行监管。通过使用手机客户端实现电子支付功能,避免现金找零,提高支付的便利性,同时也可以将相关通知等及时推送到车主。使用电子系统对泊位信息和支付信息等就行记录,也便于后期管理分析。2.3 管理“少人化”通过使用电子化的智能设备、软件系统,简化人员操作管理难度,实现停车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少人化,实现降本增效的效果。通过使用成熟的软硬件系统,保障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并学习借鉴建设公司的以往运营管理经验。基于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车位检测器、无线网关、智能道闸、车牌识别一体机、高位视频相机等前端物联网设备的使用, 实时进行前端停车数据采集、报送,实现前端系统少人无人化管理。巡检、收费 PDA 终端作为城市道路停车收费管理的主要终端,收费员可以使用该软件进行停车场地收费管理,对入场车辆进行下单及收费结算,进行账务的核对和流水的上传,可以查看报表统计及车辆停车费用的补缴,收费员还可以签到签退,系统信息也可以按情况设置,包括选择上传的图片、数据保留周期及登录密码修改等, 更有消息列表记录了未处理信息,减少工作量,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收费效率,提高停车场地使用效率,提高停车场地运营能力。2.4 停车“大数据”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城市智慧停车平台将成为汽车消费和出行的最佳服务平台,类似洗车、保养、车险、租车、买车、电商等一系列服务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基于停车为起点,进行生活周边辐射,同时为用户推荐最优的汽车后服务产品,利用其庞大的停车数据和车主模型,为整个车后市场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服务,打造基础停车为切入点的车后市场服务生态链。将城市的停车资源以及使用客户群体整合在平台上进行资源对接,收集城市级的停车数据以及相对应的客户使用车位数据。并且随着平台不断地推广和使用,积累数以亿万计的停车数据,用户使用数据,车位数据信息,路线使用信息等多维度的数据信息。运用当前互联网技术,对停车场联网改造并按照标准数据传输协议和规范将停车场相关停车数据接入大数据云平台,包含实时空位数据、场内车辆数据、停车记录数据、收费数据、车场设备数据等内容。实现所有停车场信息的集中采集,接入城市静态交通大数据云平台,完成数据联网共享,统一调配、统筹城市的停车资源。2.5 真正“物联网”通过前端物联设备采集停车泊位信息、大数据云平台统计分析、停车诱导引流、统一线上支付,智慧停车平台与车主无缝连接,为车主提供本地化优质服务,收益反作用于城市停车位建设及管理,最终打造城市停车产业生态圈。①支持将已建成的公共停车场项目(各景区、公建人防工程等停车场)经营管理权划至市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公司进行智能化改造,统一运营管理。②支持将中心城区重点区域的路内、路侧、路外和立交桥下的各类停车泊位进行智能化改造,统一运营管理。收取的停车费用于停车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结余部分补充公共停车场建设支出。③协助制定停车场智能化改造统一标准,各类商业、公益、医疗、教育和单位庭院等停车场进行智能化改造,统一接入停车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共享。2.6 实现“大共享”据统计,目前国内停车场的平均车位利用率仅为30%。写字楼的停车高峰期是从上午至中午;商业大厦的停车高峰期从中午持续到晚上;普通住宅小区的停车高峰期则集中在夜间,白天大量车位闲置。城市一方面停车位不足,一方面车位利用率低,形成巨大的停车资源浪费。智慧停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盘活存量停车资源,将车辆由道路引导到闲置车位,降低城市交通系统的压力,鼓励并引导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和住宅小区内部停车设施对外开放。利用静态交通大数据平台推行错时停车服务,实行居住区与周边商业办公类建筑共享利用停车泊位,实现停车资源最大化利用,促进区域停车平衡。3 智慧停车建设意义3.1 优化停车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合理调配现有停车资源,有效缓解停车供需矛盾,实现停车资源最大化利用;3.2 构建静态交通监管体系对所有路内泊位、路外停车场、充电站及充电站进行有效监管,构建城市静态交通监管体系;3.3 打击交通违法行为“静态交通+动态交通”监管相结合,精准打击肇事逃逸、汽车抢劫、汽车盗窃、套牌车辆等违法犯罪行为;3.4 城市发展规划决策支撑打通静态交通管理平台、智慧交通平台、其他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城市公共服务大数据,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撑,助力大同建成循环经济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3.5 减少行车隐患减少道路内无序停车、占道停车等违章现象,停车规范、有序,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几率,减少行车隐患;3.6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通过经济杠杆,规范路内停车秩序,满足市民短时停车需求;同时,引导长时停车进入停车场,减少道路车流量,提高通行效率;3.7 降低停车场经营成本大大减少停车场专职管理人员及路内泊位收费人员,大大降低停车场经营成本;3.8 防止停车费流失线上支付、线上充值及完善监管体系有效杜绝人工收费造成的停车费流失;3.9 快捷泊车泊位和充电桩查询、预约、导航,停车诱导,实现快捷停车与充电;3.10 轻松出行道路交通顺畅,随时随地停车、充电,轻松出行;3.11 停车场运营决策多维度归集停车信息、进行大数据挖掘,形成分析报表,为停车场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3.12 提高泊位周转率停车场车位信息实时发布,“停车导航+停车诱导” 引导车主快速到达停车场,提高泊位周转率,增加运营企业收入;3.13 支付便捷停车收费可以进行自动计时计费、线上支付、线上充值,多种支付手段,高效便捷;3.14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解决出行停车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3.15 汽车相关行业整合在停车平台建设成功之后,可以在整合停车资源的同时进行水平行业的业务整合,比如,汽车零配件、汽车保养、汽车销售等相关行业的资源整合。3.16 垂直行业整合在停车平台建设成功之后,可以在整合停车资源的同时进行垂直行业的业务整合,比如,酒店预定、生活服务、带客泊车、终端导航等一些列定制化的生活服务整合。发布于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