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骂大学“不堪”,是因为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的无知和无能

如今网络上对大学的鞭挞之声不绝于耳,一些上过大学的高校毕业生,对曾经读过的大学充满怨气,觉得自己上大学那几年的时间全废了,什么都没有学到,不如不上大学。一些没上过大学的社会人员,也对大学也表现出“嗤之以鼻”,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没上过大学,却能挣比大学毕业生更多的钱,大学没什么了不起的。
各种因素综合之下,不少人对大学的看法就变得极端了,很多人骂大学“不堪”,很多人认为大学“乱七八糟”。在人们的批评声中,笔者发现大学里的这4个“乱七八糟”最容易让人受不了。
一、“乱七八糟”的老师
“全程读PPT”、“课程内容僵化、上课方式老套”、“对学生不闻不问”、“课堂纪律很差”,很多大学生会吐槽自己的大学老师,他们会在老师身上找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乎知识水平、教学态度,也关乎老师的人格。比如有人觉得自己的大学老师只在乎他的科研项目和职称,根本不在乎学生,也没有把心思放在教学上。
第二,“乱七八糟”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混乱,该学的科目不安排教师授课,不该学的科目却当成重点教学科目”、“教材用的还是十几年的老版本”……对本校本专业课程设计颇有微词的大学生并不少。由于对课程设计不满,一些大学生还选择用逃课以示“抗议”,他们表示“宁愿玩游戏或在宿舍睡觉,也不会去上那些没有意义的课程”。
第三,“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
大学是“半个社会”,人际关系比中学要复杂得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不只是为了学业交流,还有很多利益上的交往。有时候,你会发现那个对你特别真诚的同学,其实没有真正把你当成朋友,而是在乎你班干的身份,希望从你那里得到一些回报;有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对老师百般献殷勤的学生,并非仰慕老师的才华,而是为了更快地获得实际利益。“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充斥在大学校园里。
第四,“乱七八糟”的会议和讲座
会议是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的议事活动,讲座是一些在相关领域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发展的活动。这两个活动在大学是很常见的,可是很多大学生却感觉身边开了很多不必要或无效率的会议,以及听了不少空洞无趣的讲座。于是我们发现,开会或听讲座的时候,老师或教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说,而下面的同学,玩手机的玩手机、睡觉的睡觉、聊天的聊天。
这4个“乱七八糟”在大学里是客观存在的,但抱怨没有意义,只有行动起来,让自己变得优秀,才能让自己不成为Loser,才有机会成为成功者。
大学生首先要有长远的规划,这个规划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但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可以细分到每天看多少页书、预习或复习哪些科目的哪些知识点等。
其次要永远保持上进心,要向前看,如果你是专科生,就请向本科生看齐;如果你是普通院校本科生,就请向985高校或211高校大学生看齐;如果你是重点大学本科生,就请向世界顶级名校大学生看齐。保持上进心是实现持续进步的基本要素。
第三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勤勤勉勉的人。有些大学生因为加入了学生会或成为了班干部就变得飘飘然,连说话都不太会说“人话”了,这是非常不好的,一定要保持谦逊的心。大学人际关系复杂,如果觉得无力应付,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得踏实、认真、勤勉。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不要在乎是不是有什么“大人物”给你穿小鞋,把准自己“学生”这个第一身份,其他的什么都不算重要。
第四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控制情绪的人才是干大事的人,因为掌控情绪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或办事效率提升很多,还会影响着身边许多人的学习和办事效率。
第五要学会利用学校资源,学校的图书馆不是重金打造的摆设,而是学习资源最集中、学习环境最好的地方,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一定可以大幅度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思维逻辑水平。
大学有“不堪”的一面,却没有人们说的那样“不堪”,它与整个社会环境的“不堪”相比,要好很多。而很多人骂大学“不堪”,其实是因为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的无知和无能。
这就好比人们经常把大学分为“好大学”和“烂大学”,结果发现“烂大学”再“烂”,也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好大学”再“好”,也会有失败者。所以,究竟是自己“烂”还是大学“烂”,谁又能说得清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