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招:什么是“按大类招生”?这种招生方式有哪些优势?

这两天高考成绩刚刚出来,就有人问了一些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今天我来聊聊昨天一位家长提到的“按大类招生”,这是近些年才有的新的招生方式,尤其在一些名校的招生章程中不时出现。
什么是“按大类招生”?就是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合并(通常是同一个学院的专业),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不必具体到细分的若干专业,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比如部分高校把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编辑出版学、古典文献学等打包为人文科学类,按一个专业大类去招生。高考生想学习历史专业,可以选择报考人文科学类,经过一两年的统一学习,再争取分流到历史专业。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按大类招生的本科生,在进入高校的前两年时间里,都将进行统一的基础课学习,到了大学,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实力,以及学校各专业的分流标准和人数分配情况,进行双向选择。很明显,“按大类招生”,大大降低了高考志愿填报的难度。
那么,“按大类招生”这种招生方式究竟有哪些优势?
第一,考生不需要考虑专业级差问题
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比如某高校规定专业级差为5分,该校在分配专业时,就会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5分,再与第一专业志愿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
虽然部分省份已经取消了专业级差,但“一志愿优势”依然普遍存在。所以高考生填报志愿,仍需要综合考虑专业冷热程度,设置一定的梯度,这是很难把握的。如果实行按大类招生,专业级差问题就没有了,考生填报志愿过程中专业选择的压力就要小很多。
第二,可以使学生专业基础加宽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没有专业之分,它重在“育人”而非“教授知识”;它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基本上国内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高校,都会对本科生进行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均在本科阶段实行通识教育。
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前两年不分专业进行相关学习,既可以打牢学生的基础,又能让学生的思维更为宽阔、眼界更为高远,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把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了本科阶段的后两年,或研究生阶段。
第三,考生专业选择范围更大
按大类招生是把若干专业浓缩到一个大类里,增加了考生对不同专业的选择机会。举个简单的例子,高考生对管理类专业感兴趣,又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感兴趣,还有报考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想法。这么多类别,可能涉及到二三十个专业,按照传统的填报方式,每个高考生填报志愿,最多不过能填报五六个专业,但如果按大类招生,考生可以填报五六个“专业类别”,可以做好“涵盖二三十个专业”,专业选择范围增加了很多。
第四,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专业、选择专业
由于个人认知有很大局限性,加上社会经验不足,不少高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很难在全面了解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选择,有些人因为盲目选择了专业,导致上大学后学习兴趣衰退,甚至退学。
实行按大类招生,学生经过一两年的大学学习,对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会有更为充分的认识,他们在选择专业时,有更多的时间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前景,这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更为理性的专业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在各地的招生,并没有涵盖所有专业,且每年的招生专业都可能有变动,如果自己喜欢的专业今年恰恰不在当地招生,就意味着个人失去了进入该专业学习的机会。而大类招生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先是选择专业大类进入高校学习,一两年之后再争取分流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中去。
话说回来,按大类招生降低了志愿填报难度,但也不是讲可以任性或随意,同样要非常重视。另外,无论是按大类招生,还是按专业招生,学生都需要对自己的高校生涯和未来职业发展做一个认真的规划,这样才能为志愿填报中的专业选择提供明确方向。总之,高考志愿填报不是小事,多了解、多思考,方能做到“没有遗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