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禅茶 | 副榜炉,茶事风雅
每遇天寒,就开始怀想着有个温暖的小木屋,在落雪纷飞的山林,四周寒梅飘香,几位挚友,取雪烧水,在夜色昏黄中,我们围在一方桌前把盏言茶,而窗前,精致的红泥小火炉摇曳着温暖的火光,伴着茶香沁人心脾。每每念及此,心生如兰静美。人生是个旅程,一路伴随悲欢离合,心存美好,总有温暖如春。红泥小火炉于我心底,俨然超越了器物,这种情愫令人油然而生暖意。
情愫植入心底,便行有所向。于是,有机会流连茶器店,都会有寻觅“红泥小火炉”冲动。一路走,一路寻,不知不觉就过了几年的光阴。期间也买过不少炉器,但大多炉子只是注重使用功能的凑合,不是粗拙,就是流俗匠味。在快节奏的当下,“便捷”才是需求,产品只有迎合需求,才有生存的空间,这是市场规律。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少有人会继续从事“淘汰”的产业,尤其是那些费时费力的“手工业”,在手工业没落的时代,从业者需要有强大的信念和勇气,他们所面对的只有小众的消费者和了无希望的未来。所以可想而知,寻找炭炉已属不易,更何况“精致”了。
历史上的红泥小火炉是具有文房属性的。它不仅有工艺的考量,还要有文化的高度。古代精致的器物常常离不开文人的参与。工匠在长期的实践中,把器物的“适用度”发挥到极致,而文人从审美的角度赋予器物灵魂,这样制作出来器物既实用又考究。紫砂壶、宣德炉便是如此。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我第一眼看到永定峰市副榜炉的时候,居然有种久别重逢的感慨。它就是我心目中的“红泥小火炉”。做工细致,器型典雅,不俗不躁,更为重要的是:产自本地。如此好物,长期以来,在本地却无人知晓。作为一个茶文化爱好者,我也是通过潮汕的朋友介绍,才有幸一睹芳华的。
如此境况,究其原因是:红泥炉主要流行使用地区是在“潮汕”,而非福建,副榜炉在本地没有客户群,所以也就没在本地推广。“红泥炉、玉书煨、若琛瓯”,是潮汕功夫茶的三大法宝,里面的“红泥炉”主要指的就是副榜炉。当然潮州地区也产红泥炉,但局限于土质、工艺的原因,精致度远不及副榜炉,久而久之,副榜炉也就取代潮汕炉,成为茶事的上等首选了。更有意思的是,永定峰市陶土含石英成分不高,加之“窑口”烧结温度过低,无法制作烧水石铫,而潮州的土质和工艺,恰恰适合做盛水器,于是两者形成互补关系,自然磨合到了一起,“一炉一铫”成就了岭南茶文化的一方雅事。
“副榜炉”创始人童祖宠还特意写过一句诗:“林下清泉供逸兴、炉中活火引鸣琴”烧制在炉体上,给古老的风炉添了几分的雅趣。
1、副榜炉“文人气息”缘起。
据《永定县志》载,“副榜炉”发明地在永定峰市镇,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副榜炉”的创始人童祖宠,天资聪颖,自谓科甲连捷唾手可得。29岁时(1732年),他赴乡试仅得“副榜”,心灰意冷,便到了寺庙当和尚。见寺中所用火炉,不但笨重还散发异味,萌生改进的想法。经不断试验,终于创制出了美观、实用、节能、干净的炉子,人称“副榜炉”。一经问世,令人耳目一新,颇受社会崇尚。童祖宠是落地学子、文人,他对炉子的考量,不仅有使用上的改进,更有形态上文化的融入。在他眼中,副榜炉不应该只是单一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应该具备审美高度。经过他的设计,火炉在具备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升华到了精神享受层面,同时,也以炉为载体对社会起到了教化的功能。童祖宠在科举上是失意的,但他的得意之处是赋予了副榜炉人文的内涵,这对风炉日后融入茶社、文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很多生活器物的华丽转身,都离不开文人的参与。
利用滑石多次打磨身筒,类似紫砂明针刮壶
2,副榜炉工艺考究。
泥: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制作风炉,就泥料而言,大部分地区红泥炉对泥要求不高,陶土颗粒感强,砂石含量高,产品烧出来后普遍感觉粗糙。而副榜炉采用的是永定峰市的红泥,泥土天然富含高岭土,含砂量低,土质嫩滑。这样的陶土适合精工细作,可塑性强。
工:副榜炉的制作技艺有点类似紫砂半手工壶的成型工艺。把精炼后的泥拍成泥片,围入模具,手工挤压成型后取出。先进行塑型修胚,待半干时,利用滑石打磨外观,打磨完,继续干燥,反复多次打磨。好泥配好工,制出的炉子外壁极为细腻,超凡脱俗,甚至有如婴儿肌肤。
炉进风口的开孔,有如“苏州园林花式拱门”,文人气息浓郁。
3,文化审美要素的融合。
副榜炉款式古朴,风格多样。审美上融入了众多文房元素,外观有鼓型、直筒、花式、瓶式、方型、三足等等款式,从视觉上,都可以在古代文人书房陈设中找到原型,如花瓶、书柜、香炉、乐器等。
炉壁的细腻,也为诗词书画的展现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在传统的副榜炉上,经常能看到恰到好处的“诗词书画”装饰。炉的进风口的开孔形状,也时常出现有如“苏州园林花式拱门”的创意,各式各样,文人气息浓郁。这样的炉,运用在茶事中,很容易就营造出了典雅的人文意境。
盖板的设计,既卫生,又可以调节火力,也是优雅的装饰。
4,干净卫生整洁。
副榜炉的炉膛顶部大多有配备设计精美的盖板,进风口也如此。这些设计,既可以控制调节火力,又解决了灰烬带来的卫生的问题。闲置时,有了盖板装饰,炉子已然就是文房、茶室的典雅陈设。
副榜炉的烧造不需要固定的窑口。把干燥后的炉坯置于砖石上,四围用砖起窑,窑中填满谷壳。
5,淘器烧造的活化石。
副榜炉的烧造采用平地起窑的方式。它并不需要固定的窑口。把干燥后的炉坯置于砖石上,四围用砖起窑,窑中填满谷壳。烧造不用匣钵,完全素烧。通过底部预留灶口用薪柴引火,点燃谷壳。运用风扇调节火力,火候大小完全靠经验,有经验的师傅观察顶部火焰状态,就可以判断谷壳燃烧是否到位。烧透后,再利用窑内余温焖烧几十个小时,自然冷却后出窑。这种窑口,密封性不高,温度较低,窑温最高也只有800度左右。烧透的炉,皮壳油亮。
在陶瓷的发展史上,原始陶器烧造,不是挖坑为窑,就是平地起窑,烧陶都是随机的,窑口并不固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陶瓷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这些低温烧造方式在上千年前就逐步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密闭”能产生高温的固定窑。目前,就全国范围看,原始保留几千年前传承至今的“平地起窑”烧造技术的品类并不多,它和云南傣族的手工慢轮陶器一样,都是原始陶器制作烧造技艺的活化石。
副榜炉每次使用,都伴随着在高温中的不断烧结,越用硬度越好,越耐用。是可以养的炉,具有文玩的通性。
6,副榜炉越用越结实。
副榜炉是低温陶炉,从现代陶瓷意义来说,800度的低温,烧造出来的陶器只是半成品,陶土中的硅与其他成分玻化结合程度并不充分,仅处于硬化塑型阶段,所以成品较软。在使用过程中,煮水用炭,炭火温度很高,可以达到1200以上,于是,副榜炉的每次使用,都伴随着在高温中不断的烧结,越用硬度越好,越耐用。是可以养的炉,具有文玩的通性。
民、清时期,副榜炉曾风靡一时,尤其在闽南、潮汕、东南亚等地区广为流行,是茶社、文人雅士茶饮中的挚爱。随着电炉的出现,炭炉煮水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相当长时间里,碳火风炉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逐步被更便捷方式取代,甚至随着电器的普及销声匿迹。传统工艺曾一度面临失传。
副榜炉技艺传承人 童义章
副榜炉守艺人 童文常
副榜炉守艺人 童信发
副榜炉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童文鼎(72岁)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们深刻反思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回归。一个民族真正的自信,是源于骨子里迸发的文化自信。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副榜炉作为人文茶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人茶器的重要代表,社会需求也日益显现。人们在茶事活动中体会慢生活的乐趣,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如今,副榜炉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传统技艺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传承,守艺人中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工匠,例如:童义章、童文鼎、童信发、童文荣、童文常……他们的作品深受茶人喜爱,副榜炉不仅是茶事炉器,也是受文人追捧的案头雅设。
有了副榜炉,在寒冷的冬夜,“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样的诗词意境和我们不再遥远。
2020年岁末于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