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的中师生,可能是中国素质最好也最可惜的一代教师
有时候命运的戏谑就在于,你一直犹豫不决,等到终于下定决心,已经到了谢幕的时间。
时机对于一个人的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抓住了机遇就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而某些机遇即便错过也未必就是坏事,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深思,就能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人们在辛勤付出时未必就能得到等价的回报,而无愧于心,斟酌好人生的每一步棋,就一定能收获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一批'少年英雄',他们遍布在祖国乡村的教育岗位上,成为了这场没有硝烟战火中的'牺牲者',这些'英雄'在当时的社会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中师生'。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今的年轻人对于就业定位都更倾向于回报率高的职位,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向了金融行业,加剧了师范类专业门庭冷落的凄凉状况,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教育业的发展可谓是前所未有的'辉煌',当然这也跟当时的教师鼓励政策脱不开干系。
20多年前的中师生,为何会是资历最好而又最令人惋惜的一代教师呢?这显然是跟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分不开的。
19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全民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谋生而选择下海经商,百业待兴的启蒙阶段,中国的经济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当时的教育事业发展也出现了明显的'断层'现象,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令当时的中小学师资力量显得尤为薄弱。
'国之发展的根本'是取决于优秀人才,特殊时期师资力量的紧缺,让国家的教育事业陷入了困境,后国家对此出台了相关改革政策,要从当时的初中毕业生中选取一批顶尖的优秀人才,安排到各个乡村的教育岗位上,他们就是当时社会的时代产物'中师生'。
面对生存,人们很难不为了填饱肚子而做出一些艰难的抉择。这些出类拔萃的优等生本有着大好的前途,然而在当时的特殊年代为了生存,最终选择了成为一名'中师生',他们无疑是中国素质最高同时也最令人痛惜的一代教师。
选拔而出的初中生在师范学校再进修三年,毕业出来就能够直接拥有城市户口,还可以分配到各个乡村学校做一名教师,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多少人挤破了头想得到的城市户口,成为'中师生'就能够拿到,这项政策直接戳到了那些优等生的'要害',使得当时的大部分被选拔而出的人才都败在了'中师生'的门下。
'批量生产的教育产物',势必会被时代的发展而淘汰。中师生的加入使得当时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这些贫困的优等生尝到了自己劳动所得的'甜头'。
贫苦的出身,让那些逐梦的年轻人无法抵挡社会中的'诱饵',在现今看来,中师生们当时的选择也是被时代所迫,他们本应灿烂的前程被现实扼杀在了中途,这是中师生遗留在那个时代的悲哀。
曾经一位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师就这样评价过中师生:'他们以出类拔萃的优异成绩,却选择上中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一张饭票'。
特殊年代的辛酸只有身在当时年代的人才能切身体会到,人只有好好的活下去,才能够设想未来,中师生的抉择无疑已经切断了未来的所有'假设',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理想换取了能够生存下去的'馒头'。
在生存面前,梦想会变得遥不可及。特殊时期的中师生在当时都是最具潜力的优秀人才,继续深造下去,前途一定不可估量,将当时的中师生放到现今的社会条件下,他们的成绩绝对能够跟名牌大学的学生一较高下,而在当时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中师生放在现今社会资历也绝对完胜所有中国教师,因为他们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中国最顶尖的优秀人才。
现实总是站在冷漠的视角上,静观着每个时代的变迁。中师生为特殊年代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而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上了轨道之后 ,就取消了'中师生'的政策,'中师生'成为了那个年代'不上不下'的特别存在。
拿着微薄的薪资,身处在艰苦的教育环境中,这些中师生为了那光鲜的城市户口,而在乡村的课堂上默默消耗着自己的青春。
随着时代的发展,所有中师生都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中师生初中毕业就进入了专门的师范类学校学习,他们没有高学历,文化水平也低,导致了这些中师生无法评选职称,限制了仕途的发展。时代成就了这些中师生,最终也将这些中师生无情的抛弃。
中师生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教育'悲剧',社会的发展让这些中师生面临着'骑虎难下'的艰难局面,别无选择的他们只能默默地在乡村学校的课堂上消耗自己宝贵的年华,'前无出路后无退路'使得这些中师生只能在进退两难的夹缝中苟延残喘。
'中师生'成为了中国八九十年代中最特别的'代名词',人们敬重他们那时为国家所作出的牺牲与付出,同时也惋惜这些中师生惨淡的境遇,现如今最早的一批中师生也已经年过半百了,而此时再让他们拿起课本,与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去竞争,已经为时太晚了。
他们为国家特殊时期的乡村教育事业解决了一大难题,同时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他们的'牺牲'值得所有人尊重,这些中师生一定会被历史所铭记。
文/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