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古代文化常识”有个约会
高三语文的复习工作是一个繁重而漫长的过程,如何让学生有效、积极地投入其中,想来必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一番苦功夫。人说“让一个人呆在一个不成长、不进步的环境里,就是最大的野蛮和假慈悲。”新课改的目的既是“求效”,更是“追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发动者,发是点燃,激励,唤醒;动是身动,心动,神动。
基于课改的理念,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一章节时,我希望能让学生点燃,让他们“动”起来。用何种形式,何种方法唤醒学生呢?满堂灌、一言堂或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这既花费时间,又没效果,想到“古代文化常识”偏重积累、理解,我计划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来一场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竞赛。我把全班分为三只战队比拼,过程共三个环节,分别是:朝花夕拾——收集课本中出现过的文化常识,昨日重现——重现《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经典片段,继往开来——探究文化的传承。消息一出,有的同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些对古代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同学,他们胸有成竹,自信满满;有些同学被“竞赛”二字吓倒,直呼“好紧张啊”,这类同学心理素质相对较差,更需要锻炼的机会;还有部分同学兴致索然,想必知识储备不够,缺乏信心。放眼望去,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把任务布置下去,准备时间为一星期,我要求学生整理的文化常识必须分门别类——天文历法、礼仪宗教、职官定位、科举制度等。同时,经典重现片段中文化常识不能出现错误。在这期间,我请班上一位语文基础好并熟悉电脑操作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收集整理文化常识的资料制作成ppt,课件制作过程其实是对知识筛选、重组、梳理的过程,这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同时挑选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要求他提前把竞赛的开场白、串词准备好。
比赛过程紧张有序,气氛热烈。知识环节分为必答和抢答,同学们各个屏气凝神,积极投入,各队你追我赶,分分必争。而表演环节则由评委给分,在表演过程中,同学们惟妙惟肖,服饰礼仪称呼等都能做到“锱铢必较”,表演的过程加深了他们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最后的探究环节,要求同学探究如何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同学们各抒己见,娓娓道来,现摘取一二为例。
代表A:保护传统文化必须有选择性,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从本质上是一种扬弃的过程,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如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三纲五常、节烈观等不过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严重束缚了人的自由,这些我们应当抛弃,而那些有利于人际关系、社会发展的如礼仪、仁义等就应该发扬光大。
代表B:文化必须要创新,时代在发展,传统文化发展的空间被压缩,传统文化只有从社会发展中审视定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才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代表C:必须端正观念。我们要辩证地吸收外来文化,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运用鲁迅先生教给我们的“拿来主义”,给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比赛结束后,得分最高战队获“文化使者”称号并喜获奖品,大家坦言本次文化常识的竞赛让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让他们触摸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脉络,对祖国也更多了一份深情,可以说是收益颇丰!
反思:课改之下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基于“学生主体”的教育观、生命观、价值观,培养具有乐观积极的性格,诚实执着的品格,自信自尊的人格的学生,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