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亦有道:古代第一大盗柳下跖,怒斥孔子太虚伪
盗跖斥丘图
众所周知,“坐怀不乱”这个成语,说的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道德模范人物柳下惠的故事。他在寒夜里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却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因而被树立为男人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的一面旗帜,几千年不倒。孔子称他为“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他为“和圣”。
然而,这位不为女色所动的道德模范,却有一位臭名昭著的弟弟,叫柳下跖,人称“盗跖”,是当时的江湖大盗。柳下跖手下有九千门徒,经常横行天下,侵暴诸侯。除了破门而入掠夺牛马外,柳下跖还十分好色,喜欢干夺人妻女的勾当。据说北方某些地方,至今仍信奉柳下跖为娼妓的守护神,尊之为“白眉神”。此外,柳下跖还贪得无厌,对父母兄弟没有亲情,也不祭祀祖先,总之是坏到了透顶。
孔子也是鲁国人,跟柳下惠是好朋友。对于柳下跖的胡作非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柳下惠说:“父母有告诫子女的义务,兄长有引导兄弟的义务。先生是当世贤人,你的弟弟却是天下的祸害,连我都为你感到羞愧。要不,我替你去说服他?”柳下惠说:“父母和兄长当然有义务教育子女或弟弟,问题是他不听劝告,又有什么办法呢?柳下跖思想偏执,脾气暴躁,做事凶狠,顺从他的心意他就高兴,违背他的意愿他就发怒,动不动侮辱别人。先生千万别去见他。”
孔子素以维护仁义道德为己任,他认准的事,当然不会轻易放弃。于是带着得意门生颜回、子贡去见柳下跖。当时,柳下跖在泰山南麓休整队伍,一边饮酒作乐,一边吃着切碎的人肝。孔子请门卫传话:“鲁国人孔丘,听说柳下跖将军刚毅正直,特来拜访。”
古代第一大盗柳下跖
柳下跖听说孔子求见,勃然大怒:“孔丘是个伪君子,罪大恶极。他所宣扬的仁义道德学说,全是胡说八道。他自己不种地,却每天酒足饭饱;他自己不织布,却经常锦衣华服。他整天摇唇鼓舌,搬弄是非,迷惑天下诸侯。按照他的那一套歪理邪说,天下的读书人都将成为权贵的附庸,而不能返璞归真。替我告诉他,赶快滚回去,不然我要把他的心肝挖出来当午餐!”
孔子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没那么容易被吓倒。于是请门卫再次通报:“我跟柳下跖将军的大哥柳下惠先生是好朋友。看在这个份上,他就应该接见我。”柳下跖一听,心想这家伙还蛮固执,便决定见见他。
孔子小心翼翼地走进营帐,向柳下跖恭敬施礼。柳下跖见了孔子毫不客气,按着剑柄怒吼道:“孔丘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合我心意的话,放你一条生路。不合我心意,你就等死吧!”
孔子一向能言善辩,挺会忽悠人的:“听说天下人有三种德行:身材魁梧,相貌俊俏,这是上等的德行。才华横溢,洞穿世事,这是中等的德行。勇武慓悍,行事果决,这是下等的德行。只要具备其中一种德行,就足以南面称王。将军你同时具备了上述三种德行。你身高八尺二寸,双眼炯炯有神,面容熠熠发光,嘴唇鲜红如朱砂,牙齿整齐如编贝,声音洪亮合于黄钟。然而,人们却叫你盗跖。我暗暗为将军感到羞耻,并认为将军不应有此恶名。如果将军愿意听我的劝告,放下武器,休养士卒,善待兄弟,供祭祖先,我将游说周边诸国,派人为将军建造大城池,确立数十万户为封邑,尊将军为诸侯,一笔勾销将军与各国的旧怨,开启新的人生。这才是圣贤之道,也是天下人共同的心愿。”
古代第一大盗柳下跖
柳下跖显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我长得英俊潇洒,这是父母给我的。没有你孔丘吹捧,我也知道。我听说,喜欢阿谀奉承别人的人,背地里也喜欢诋毁别人。你想用大城池、封邑来引诱我,我没兴趣。功名利禄只能诱惑那些凡夫俗子,诱惑不了我。城池再大,莫过于整个天下。尧舜拥有天下,子孙却没有立锥之地;商汤与周武王号称天子,后代却遭灭绝。这不是因为他们贪求占有天下的缘故吗?”
柳下跖然后跟孔子大谈人类进化史。他说,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才是道德鼎盛的时代。进入到帝王时代后,世上总是依仗强权欺凌弱小,依仗势众侵害寡少,根本没有什么德行可言。连世人最尊崇的黄帝,都不能保全德行,他跟蚩尤在涿鹿争战,流血百里。唐尧不慈爱,虞舜不孝顺,大禹半身不遂,商汤放逐了他的君主,武王出兵征讨商纣,文王曾经被囚禁在羑都。这六个人也是世人所尊崇的,但他们都被功利迷惑,违反了天道。
柳下跖接着直言不讳地批评孔子:“你自称研修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方略,试图控制天下的舆论,一心想用你的学说传教后世。你穿着宽松的儒式服装,说话与行动矫揉造作,目的无非是不择手段追求高官厚禄。要说大盗,没有比你更大的了。天下为什么不叫你盗丘,反而称我是盗跖呢?天下人都说你孔子能够制止暴力、禁绝不轨,可你的学生子路想杀掉篡逆的卫君,却不能成功,反而在卫国东门上被剁成了肉酱。这就证明你的那套学说完全失败了。你自称是有学问的人,却两次被逐出鲁国,在卫国被人铲削掉所有足迹,在齐国被逼得走投无路,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围困,不能容身于天下。你自己都没法在社会上立足,你的学生还能有出路吗?你的那套学说还有价值吗?”
柳下跖虽为大盗,知识却很渊博。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孔子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柳下跖例举了世人所称道的六大贤士和两大忠臣的故事,来反驳孔子。六大贤士是指不食周粟而死的伯夷叔齐、抱树而死的鲍焦、负石赴河的申徒狄、抱树而焚的介子推、抱桥柱而死的尾生,他们都因为重视名节而轻生赴死。两大忠臣是指被抛尸江中的伍子胥和被剖心而死的比干。柳下跖认为他们都不值得推崇。
古代第一大盗柳下跖
柳下跖最后讥讽孔子:“你孔丘别跟我装。人世间的事,不过如此。你知道的事情,我也知道。人生在世,开心快乐的时光,一月之中不过四、五天而已。天地无穷尽,人生却短暂,所以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你的那套学说,颠狂失性,钻营奔逐,全都是巧诈虚伪的东西,纯属自欺欺人。建议你赶紧滚蛋,滚得越远越好!”
柳下跖用一连串激烈言辞狂轰滥炸,彻底击垮了孔子的自信心。孔子垂头丧气,提出告辞。走出帐门后,孔子眼光暗淡,脸如死灰。登车时,孔子的手不停地在颤抖,拿在手里的缰绳,三次掉落到了地上。
孔子回到鲁国东门外,正巧遇上了柳下惠。柳下惠问他:“看你的车马好像刚从外地回来,是去见柳下跖了吧?”孔子仰天长叹道:“是啊。”柳下惠说:“是不是像先前我所说的那样,碰了一鼻子灰?”孔子说:“正是这样。我这样做简直是犯贱,自找苦吃啊。”
柳下跖的故事出自《庄子·杂篇·盗跖》。该篇的中心思想是抨击儒家,指斥儒家观点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主张返归原始,顺其自然。不过,由于该篇的风格与书中其它文章存在明显差异,许多人认为是秦汉时期的伪作,在西汉时期窜入杂篇之中,流传了下来。不管是不是伪作,都是有价值的史料,因为它起码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审视儒家的新视角。
此外,《庄子·外篇·胠箧》中有个“盗亦有道”的故事,说的也是柳下跖。意思是,强盗也有他们的行为规范。有个门徒问柳下跖:“做强盗也有规矩吗?”柳下跖回答说:“到哪里都有规矩。凭空能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是仁爱。不坚守以上五条规矩,只能当个小混混,不可能成为大盗。”所以,柳下跖被称为古代第一大盗。(文/谢志东)
古代第一大盗柳下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