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套煤田“家谱图”,查清能源的家底账
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46集《中国第一套煤田“家谱图”》,听信物讲述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讲述地质勘探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守护中华大地绿水青山的故事,一同见证煤炭、化工地质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2月
几个手拿材料的人
匆匆走进煤矿管理局
时下勘探业的精英骨干们
都被紧急召集于此
大家凝神静气
等待着他们的是一项重大又紧迫的任务
——查清我国煤炭家底
信物讲述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介绍,这本诞生于1959年9月的图册,是新中国第一套《煤田预测图》,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为自己的能源储备查清的家底账。这本书共146页,包括29个省市自治区的煤炭分布图,预测我国煤炭总储量93779亿吨,这与过去掌握的储量相比,整整翻了八倍。这样的一本能源家底图,为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主体能源保障。
一本预测图,摸清“能源家底”
能源是工业的血液。建国初,在我国能源使用占比中,煤炭高达94%,煤炭供给成为工业发展的命脉所在,但当时的中国,煤炭年产量仅有3243万吨,相当于2021年三天的煤产量。我国到底有多少煤?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家底,却无人知晓。
1956年2月,地质勘探总局召开全国各大地质勘探队负责人会议。局长常佩池在会上说:“过去各地方小面积,一块一块地搞勘探,显然不能适应当下的发展状况。只有全国统一规划,才能不落后于国家建设的需要。”正是这次会议,开启了我国第一次全国煤炭普查。
20世纪50年代,勘探队勘探煤田时工作照
在没有计算机的条件下,地质勘探人员全靠算盘、笔算和手绘,几百页的资料,一算就是几天。从这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手写符号中,可感受到当时的工作场景。
煤炭预测图是坐标,也是开采的方向,而勘探技术设备的落后,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勘探队员手中最好的手把钻是从苏联进口的。即便如此,它也只能钻100至300米的深度。
全国劳模、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杜青荣回忆说,在当时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勘探队使用的工具以打手钻为主,操作过程中只能依靠人力拽绳子,有时候墩到一百米,就得靠十几个人拽。钻探一旦遇到采空区,泥浆就会大量流失无法继续,勘探队员就将黄豆、碎麻布、头发混入泥浆中,增加粘稠度。他们用最原始的办法,获得了第一手数据。此次普查,全国共投入地质队员4万多人,提交勘探报告335篇,正是基于这些数据,绘制了第一套《中国煤田预测图》。
这本《中国煤田预测图》当中,有一张图绘制的是当时探测的河南
省煤炭分布情况。
信物讲述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说,橙色部分是平顶山煤田,面积约330平方公里,可开采7层,总厚10公尺,当时探明煤炭储量10亿吨。众所周知,平顶山在国民经济发展史上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但在1953年之前,平顶山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
地质勘探先行,缓解我国“燃煤之急”
1953年,中南地质局401队的到来,打破了平顶山这里的平静。经过长达五年的艰苦勘探,该队发现,平顶山拥有煤炭储量约9亿多吨,依据勘探结果,他们提交了5份勘探报告,这些数据为平顶山建设成中原煤炭基地提供了重要资源依据。
1959年,平顶山年计划产煤300万吨,这一数据,比1958年的81万吨整整翻了三倍多,地质勘探工作在平顶山市的建立与发展中,发挥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1953年,平顶山煤田旧照
在这次预测中,勘探队还发现了沈北、红阳、集贤、霍林河、曲阜等一批新煤田,也为东北、冀鲁豫平原、江南等地区的煤炭开采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后,全国相继建设了十四个大型煤炭工业基地,极大缓解了我国“燃煤之急”。截至2019年,我国煤炭总储量约17588亿吨,已跻身世界煤炭储量排行前三。
信物讲述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回忆道,在当年这套“预测图”的基础上,经过第二、第三、第四次煤田预测,又唤醒了更多沉睡地下的宝藏,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进入新时代,我们发挥地质勘探国家队、生态建设先行军的作用,在贵州开阳,发现了8亿吨特大型磷矿,实施了青海木里矿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等。如今,开发利用地热能、煤层气、可燃冰、干热岩等清洁能源,成为我们新的使命。作为地质勘探行业的“共和国长子”,七十年野外勘探的疾风劲雨,铸就我们坚韧的品格。我们将继续发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的精神,守护中华大地的绿水青山,描绘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1984年,发现了中国最大煤田——神府东胜煤田,创造了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新发现资源量的最高纪录,为我国煤炭工业战略性调整奠定了基础。
2009年,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在青藏高原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冰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2017年,在贵州开阳发现8亿吨特大型磷矿,为建国以来一次性探获富磷矿资源量规模最大的勘查成果,保障了我国农业与粮食安全。
2020年,实施木里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工程,有效保护了祁连山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安全。
百年信物,薪火相传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发挥地质勘探国家队
生态建设主力军作用
致力建设具有
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
地质与生态文明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