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端午节
June.
25.2020
▽
▽
传统节日总是带着浓厚的气氛扑面而来,除了春节,印象中最喜欢的节日便数端午节了。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这天,我都会和爸爸起早去采艾蒿,记忆里的这天清晨总是黑漆漆的,因为昨夜的约定,所以便在天还未亮时就蹑手蹑脚地梳洗出门。带着梦乡的些许遗憾,眼睛还有点粘粘的,就急迫地乘着风,一路走到了城市边缘。
那时候我家有一台小摩托,爸爸便骑着它载我迎着清晨的薄雾出发。我们每年去的地方都不一样,有一处是在我家的东面,那里的旷野很近,但采艾蒿的成功率很低,经常是乘兴而去,无功而返。更可气的是,回来的路上还总能看见那些满载而归的人,他们的车筐里都塞着满满登登的艾草,简直羡煞旁人。于是有一次爸爸便问他们,是在哪里采的,没成想人家却说是在路边买的,这下便解开了我们这些年来的疑虑,因此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回家路上会遇到许多卖五彩绳和小葫芦的推车,这时候我最开心了,迫不及待地挤进人群里,兴高采烈地挑来挑去。最后,兴致冲冲地带着三人份的礼物回家,偶尔还会买一把新鲜的艾蒿。我和爸爸说好了,就跟妈妈说是我们采到的,可是无论我们说的多么坚定,每次还是会被妈妈识破,理由是艾蒿又高又粗太完美了。
记忆里真正采到艾蒿的次数屈指可数,印象最深的是后来有了小轿车,我们开车才去了更远的地方,在那里才真正看到了一棵棵泛着白色的蒿草于旷野中屹立。那时候的我如获至宝,一下车就冲了出去,大把大把地采着,似乎要把这些年错过的艾蒿都弥补回来一样。不过,采艾蒿的人也很多,我们肆无忌惮地争抢,感到格外有趣。
不过,那天的艾草都是矮小的,和路边卖的艾草相差悬殊。后来才知道,原来爷爷奶奶已经提前两天就来采过了,他们和卖艾蒿的人一起争夺这片土地,于是这才有了我们每年回家时,在家门口看到的“爷爷骑车送来的礼物”。
记忆里,端午还有一项有趣的比拼,那就是每年奶奶和姥姥包的粽子要一起打擂台,并在节日这天早上决出胜负。奶奶包的粽子软糯,姥姥包的粽子坚挺,我喜欢吃坚挺的,于是每年都告诉奶奶:“粽子要勒紧呀!” 可是奶奶每年都说,没关系煮出来就紧实了。
端午节这天早晨的节目最多,除了我和爸爸的任务:采艾蒿、戴彩绳、挂葫芦,妈妈的主要任务还有煮粽子和鸡蛋。而且,不仅粽子要进行比拼,鸡蛋我们也要磕出个胜负。妈妈偷偷告诉我一个诀窍,就是挑身上带斑点的鸡蛋,这样的鸡蛋皮更硬,更容易赢。
最后,“鸡蛋王”会被保留下来,作为端午节的印证,直到第二天清晨才会被人们淡忘了它的荣誉。
今年的端午节,我又不能回家过节了,想想已经很久没有早起踏青过了。如今城市里也能偶尔见到蒿草,我每次看到都会拍照给爷爷,问他这是不是艾蒿,结果每次都不是,城市里很少能见到真正的艾蒿。尽管我如今还能和家人们一起过节,但依旧只有真正回到家里的时候,我才能再次作为“孩子”的角色融入在家人们备受呵护的节日氛围里,享受家庭的温暖和节日的喜庆。
我想,这就是传统节日的意义吧,我们一代代将家庭的仪式延续下去,因此每年都会满怀思念和憧憬,一边沉浸于家人的陪伴,一边感受着节日的祝福。如此循环往复,才使节日走向了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祝正在读文章的你,
端午节安康!
雨萌小站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