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关于如何学习传统诗学的一封信
朋友您好:
当时我回答:我也是盲人摸象。您锲而不舍道:“望不吝赐教,多少说一点”。我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吧”。“能不能再深入一点?”我说:“这就难住我了,等我整理出一点东西,再回复于您。”
说到传统诗学,我确实还处在盲人摸象的阶段,这不是自谦。个中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传统文化断代已久,当代人文精神还有待恢复;二是在没有师承的情况下,短时间很难具备墨气四射的识见与学养。我想我和阁下大体相似,只是一般的诗词爱好者而已。所以现阶段摸索到哪,便说到哪吧。
记得17年,我被拉入一个诗词群中。当时群中有位退休的大学教授,他在讲授诗词课(有偿课)。他讲的课程内容,完全就是照搬书上的诗歌发展史,对于我们提出的一些具体深入的问题,他的解答也是泛泛之谈。关于真正传统诗学的讲解,几乎聊胜于无。在群中呆了几天,感觉毫无所获,索性退群。退出后慨然长叹:诗有别材,此言不虚也!
既然没有人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又该如何学习传统诗学呢?
孔子曰:“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用白话说“兴趣便是老师”。如果想把自己这点兴趣长期的保持下去,就要去寻得通往诗学殿堂的门径才行。不然,整天的胡思乱想,恐难成器。
人的兴趣,就像唐刿论战一样:“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学诗要有的放矢,才是诗学的正道。
那么,怎样学才能步入诗学的正道呢?我认为从阅读到思考,从思考到人生阅历,从人生阅历再到下笔如有神,这期间要有一段大浪淘沙的过程,再则是披沙拣金的阶段,再而是精益求精的淬炼时刻,然后才会有真金不镀的学识,以及驾驭文字的写作能力。
其实想学诗,首先要能潜下心去有阅读的耐性,再则有融会贯通的悟性,还要有“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想象力。若能长此以往,在诗里涵泳,在文中浸淫,以结合人世百态,感同身受,其胸襟流出何愁不在入情入理处;再仰仗江山有助,浑然天成,其援笔立就又何愁不能韵出其意间。能如此写作,必然动人无际矣!
就像红楼梦中黛玉对湘云说诗那样:读陶元亮、王摩诘诗各一百首,再读杜少陵、李青莲、陆放翁诗各一百首,这样心里就有一点诗的念头了。
这是不是和蘅塘退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大致相似?
不过读诗也是要有方法论的,那种浮光掠影,不求甚解的读法,想灵蛇在握,玉暖生烟,不知痴人说梦到何时?因此,读诗须对诗体的结构、诗格的形成、诗性的觉见、诗意的体悟,当以格物致知为善。再而层层递进,游心至玄,方能入驪龙頷下,探得千金之珠。
我看过唐定坤教授讲授的诗学课,从中获益良多。他把诗分成四种读法。
一、文献学读法:
比如对历代诗词各版本中诗句出入的辨析,还有诗词典故的出处,以及词语的释义等,用文献的义理与考据,将历代诗词的真正含义解读出来。
二、文化学读法:
从历史渊源的关系,风俗传承的习惯,还有特有的审美角度,去解读诗词的意义。比如古代送别、宴饮、游历、出征、登高,怀古、讽谏、酬唱等等,无不在诗词歌赋中一一呈现。所以诗不仅仅是个人的缘情言志,它还有广泛的社会功能。
三、创作学读法:
研读创作学是学诗最紧要之处。首先从诗的创作背景,创作心理,创作动机去剖析,这也是“知人论世”的治学途径。然后从诗的体格、立意和句法再去探究诗之各家源流。
古诗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创作倾向:一种倾向于才学议论,以性情义理的自然流露为主;一种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信手拈来,透脱无碍,惟气象兴趣为主。
遍考前人之作,是师古以蓄积;常沐日月之下,蕴万象则心生。
总之,规模既大,波澜自阔。
有人把格律当成诗之圭臬,也有人对格律嗤之以鼻,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学习传统是为了打破传统吗?借袁枚所言:“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
有人写的诗格律是对的,但未必是诗。一首诗中读不出真味发溢,必然是语境生涩所致。若意脉不通,仅靠勉强拼凑出来的诗,让人难以卒读。也有人标榜创新,但是看着毫无新意与章法,加之浮躁不堪,只能在五指山中折来腾去!
为什么会形成诗的格律?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为什么世上会有路?因为相较于荒郊野地,路能让人行走的更畅通,便捷,然而最关键之处,路的前方更具方向感。格律和路的功能相似,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样条条格律也通诗意的殿堂。当然,今天的路非过去的路,而每个时代诗的形式也各有变化。
诗经是北方黄河流域文化的体现,相对于诗经,楚辞是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代表。诗经一般四字成句,四句为段,重复排沓若干段为篇。楚辞的句式更长,篇幅更大,格式更具抒情言志。汉赋从楚辞中脱胎而来,乐府是诗经和汉赋融合的产物,而五七言近体格律诗,又从汉赋乐府中衍变出的新格式。诗庄词媚,宋朝人把词视为诗之余韵。诗限于篇幅的原因,而词的句式长短灵活,更善于微妙意识的表现。词是士人精神层面的阳春白雪,而曲是下里巴人,将通俗进行到底。
从词曲、近体诗、古体乐府、汉赋,以及诗经、楚辞等诗歌的发展来看,上下之间有其传承,也有流变。不管它是什么体裁,它只是一种诗体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字句要求的排序中,从发音呈现的节奏和旋律上,“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俊”,给人以美的感受。
不过再好的形式,它只是形式。就像一位衣冠楚楚的人,虽然光鲜,但是不代表他就有贵族的精神和品质。同样,一首诗,有完美的躯壳,没有充实的内容,也不能算是好诗。
凡是气韵流动,灵性往来的诗,皆道法于自然和世情。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呼与吸相谐,其中既有“起承转合”的文脉贯通,也有“赋比兴”的寓意深远。
多读多揣摩便知。
四、接受学读法:
接受学是西方的学术语,不过与西汉董仲舒提出的“诗无达诂”论有相似之处。作者意图未必是,而读者会意处未必不是。就是说作者的作品在发表后,是一次创作,而读者在解读原作时是二次创作,但是在解读原作的基础之上,可能会有多样的诠释,甚至还会有更大的释义空间。比如古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 来”,还有李商隐的无题诗等,后人对其释义和运用上可能早已超出了作者的本意。
不管是释义或者运用,都要讲究合情合理,贴切自然,不然仅凭师心自用,漫无边际 ,其解读缪矣!
下面分享一段我的读书笔记:
'真’是有形之见,'妙’乃无形之思。故诗中有虚实之说,只实不虚则板,只虚不实则浮。极虚之极是极实,极实之极是极虚。虚实相生之下,才是境界。知虚实而能活用者,方能著手成春。然而诗家要为天地立心,惟胸襟涵养以待,当随境触发,无不是星斗文章。但是出类拔萃的人,即要有天分的高度,也要具备学养的厚度,缺一都难成大家。因此,天分不可凭,学力不可持也!
上述之言也许有些心得,或者不知所云。若对您有点启发,是您所得,非我之功。
近颂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