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年轮19中学时代5
《红色年轮》第二部:
山雨欲来:短暂的中学时代-5
中午的太阳很烈,小队长怕我们中暑,给我们送来了水和馒头。我们坐在大青山下面的莜麦坡地上--干脆躺在麦垛上,看着头顶的蓝天白云和连绵起伏的群山,呼吸着野外阵阵莜麦与野草的混合香味儿,好惬意啊!我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但也感受到了置身于大自然里的欣慰和快乐。
突然,一个同学在翻起麦垛时发现了蟋蟀(我们管蟋蟀叫蛐蛐),哇,大家的兴致一下上来了--要知道,每年的夏秋季节里,我们最爱玩的就是“斗蛐蛐”了。
平时在城里,根本捉不到蛐蛐,想玩时就得去市内最热闹的几个大商店门前,在卖蟋蟀的地摊上买,记得当时一般的蛐蛐就是3分钱一只,如果少了一条大腿的蛐蛐,只卖2分钱;可要是碰到了比一般蛐蛐身体粗大威猛许多的“油葫芦蟋蟀”,那至少要8分或一角钱一只呢。那种“油葫芦蛐蛐”的厉害我曾亲眼领教过,它能用自己的巨大钳子将小蛐蛐的头一口给咬下来。而对于少了一条大腿的蛐蛐也不能小看,有许多“全腿全须”的蛐蛐都斗不过独腿蛐蛐呢!
从小学开始,每年的夏末秋初,我们都把买来的蛐蛐带回家,用小块玻璃糊好蛐蛐盒,然后用葱白、辣椒或大蒜调养几天,让自己的蛐蛐在辛辣的刺激下变得很狂躁和暴力,这时就拿出去找朋友“斗蛐蛐”。每当看着两只雄壮的蟋蟀像蒙古汉子摔跤那样奋力角斗时,就不仅要为各自的蛐蛐大喊“加油”--直到一方的蛐蛐被斗败、灰溜溜逃窜了,而胜利一方的蛐蛐牛哄哄地高翘着尾部“特勒~~特勒~~”叫个不停时方肯罢休。
你别说,这种时候,自己的蛐蛐几乎就代表着自己的能量和威力--赢了,那感觉就好像把对方给彻底打败了;输了呢,还真觉得很丢脸,抬不起头呢。
哈哈~~~那天整整一个下午,借口篮子里拾的麦穗已满,我们不再干活了,大家一直在翻麦垛捉蛐蛐,总共捉到了20多只才罢手---我们将上衣外套脱下来,把袖子里端用长草扎住,将这些蛐蛐放进袖筒里,再将袖口扎住。回到村里,我们马上找些废旧纸盒,将这些蛐蛐分装在几个盒子里,并将它们最爱吃的“葫芦花”、“南瓜花”和一些蔬菜叶子塞进纸盒--直到一周的劳动结束后,这些蛐蛐终于被我们完好地带回了城里。我们小组的同学每人分到三只蛐蛐,心里那个美啊,比吃了水果糖都甜蜜。
那时的下乡劳动,对于我们这些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仅是象征性的,但还是让我们体验到了农民下地干活的劳累和不易,也看到了农民生活是那样的清苦--他们和家里人都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小孩子们连一块水果糖都吃不上;病了也只能自己上山挖点草药熬汤喝;最让人看着揪心的是:每一顿饭他们都是吃玉米面窝头,或熬玉米面糊糊喝,很少能吃上白面,也很少有什么蔬菜。当地的农民告诉我们,每逢过年,才能吃一次饺子,吃上一点肉。原来以为我们在学校的伙食够差的,可与农民相比,突然发现,我们每天有一顿饭是大白馒头,菜里也多少有些碎肉和油腥气儿,隔三差五还变点花样改善伙食,真的是该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