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驿:俯仰山河

  90岁的陈桥驿,穿着一袭丝质浅粉睡衣,很高很瘦,在盛夏清晨的光熹里,道骨仙风。

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背后是一满墙的书柜。茶几上,书也堆得层层叠叠,“像个丘陵”,陈桥驿抬起手指了指,微微笑。

  不愧是历史地理学家,打比方都是专业术语。

  他头发稀疏了,耳朵也有些背。眼睛,却是“不谦虚”地明亮着,“我不戴老花镜的,基本能看清楚。”和眼睛一样“不谦虚”的,是他的头脑。

  看到我们听他的绍兴话很费力,老先生飙出一长串英语,还是字正腔圆的伦敦腔,“我北方的学生不太习惯我的绍兴方言,我就跟学生讲,那现在开始,我用英语给你们讲课。”兴之所至,老先生脱口而出一段《罗蜜欧与朱丽叶》的英文对白,看到我们的惊喜,他得意洋洋。

  老先生的记性相当好,小学六年级毕业时,班上52位同学的座位号、名字、绰号,他现在都还记得。

靠墙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大地球仪,上面,蒙了浅浅的一层灰。“我很少用,那里的山川河流,都在我这里。”陈老用食指,轻轻戳了戳脑门。

  自小与《水经注》结缘,一生与之相伴,做的笔记有几百本,卡片有上千张。

陈老说自己每天都有很多活要干,“每天写4000多字”,比如正在写的年谱,“一些童年的事情,具体的年份记不清了,就以写故事的形式回忆”。

  在绍兴,成立了一个“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陈列馆在绍兴仓桥直街府东河边,是由一座古色古香的绍兴民宅改建而成,馆内陈列着先生几十年来积累的手稿、笔记、卡片、书籍以及影像资料等,还摆放着他曾经的生活用品。“所以你们现在要看我以前的照片、手稿,要去陈列馆里找啰。”老先生开玩笑说。告别的时候,陈老腾地就站起来了,稳稳地站立。

  “我还做俯卧撑呢。”陈老一边和我们握手,一边亲昵地说,“GOOD LUCK(好运)!”

人物名片

  陈桥驿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原名陈庆均,浙江绍兴人,1923年12月10日年出生,浙江大学终身教授,我国当代著名的宁绍史地研究权威 、“郦学”泰斗。

  陈桥驿教授在历史地理学、郦学、历史地图学、地方志和地名学研究、城市研究、古都研究以及翻译等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出版各类著作逾70部,各种著述共计2000余万字,不少专著被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

中国郦学泰斗陈桥驿讲述他与《水经注》的故事

家国之思,治学之乐

  上世纪五十年代读书的很多人,可能都还记得,当时上地理课时,有一本小册子叫《祖国的河流》,是颇为流行的参考书。这本4年内再版了9次的书,编者就是陈桥驿,这也是新中国建立后最畅销的地理书。也许是冥冥中有注定,陈桥驿是个地名,而陈老的一生,也都与地理有关。

  他研究历史地理学、郦学(古今中外研究《水经注》的著作极多,由此形成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因为是郦道元所著,所以称为郦学)、地方志、中国古都等等,成就卓著,许多专著和论文被翻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

  而在这其中,他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对《水经注》的专注,从10来岁开始,陈桥驿醉心于此,是公认的中国郦学泰斗。

(以下记者简称“记”,陈桥驿简称“陈”)

第一部分:松下问童子

  “陈桥驿是我的笔名,和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没有任何关系。只能说,我是个地理学家,恰巧又取了个和地名有关的名字。”

  记:陈桥驿是您的笔名,那您原名叫什么?

  陈:我原名陈庆均。因为五行缺土少金,所以取名庆鋆(yún,在人名中亦读jūn,金子的意思)。庆是辈份,鋆就是有土有金。后来因为这个字麻烦,就改为庆均,小名就叫阿均。

  记:陈桥驿是个地名,是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地方,这和你的笔名有关系吗?

  陈:没有关系。陈桥驿,是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我发表文章和出版书籍时用的笔名。

  后来在1954年2月,我被聘为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后定名为杭州大学)地理系讲师,当时的聘书上,用的就是陈桥驿,就沿用至今。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深意,与地名也毫无关系。只能说,我是个地理学家,恰巧又取了个和地名有关的名字。

  记:少年时您在家乡绍兴被称作“神童”?

  陈:神童不敢当,我是家中长孙,祖父认为我天资聪慧,就直接管我读书的事。

  我祖父叫陈质夫,清末时中了举,诗书画无所不通。辛亥革命后,他独善其身,博览群书、教习子孙,成为主要乐趣。

  我还记得,5岁那年,祖父教我念的第一首诗是“松下问童子”。我很快就背熟了,父母听了很高兴。

  我父亲立刻又教我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第二天乘凉时,我把这首诗念给祖父听,他就埋怨我父亲打乱他的教学计划。

  后来我才明白他的意思,念唐诗要从五言开始。

  6岁,祖父教我读《大学》、《中庸》。7岁起,我开始背读“五经”。以后,就自己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水经注》等典籍,《旧唐书》之前的正史,算是通读了一遍。

第二部分:为什么是《水经注》

  “《合校水经注》是祖父第一本交给我的书,当时我还在教会小学念四五年级。他对我说,《水经注》是千古一书。”

  记:《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共四十卷,记述了中国1252条河流以及城郭、风俗、土产、人物等,被后世誉为“圣经贤传”和“宇宙未有之奇书”,您最早是什么时候接触的《水经注》?

  陈:还是蒙童初开的时候,祖父就经常给我讲故事。

  那时,夏天晚饭后,在大天井,祖父坐在藤椅上,我坐在小竹椅上,和堂兄弟姐妹一起听他讲故事。

  祖父指着我家北面一座山说:“这叫府山。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杀了有功的大臣文种,就把他埋在这座山上,所以这座山也叫'种山’。”然后,就开讲勾践和文种的故事。

  祖父每次讲故事,都要去翻看一叠很小的线装书。长大点后我才知道,这部书就是《水经注》,当时就觉得这书好厉害。后来,祖父就把那叠小本子交给我,那是一套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的《合校水经注》。

  祖父对我说,《水经注》是千古一书。

  记:从儿童时期的好奇,到最后的集大成者,最终是什么促成您选择了《水经注》作为研究方向?

  陈:1941年春天,我在省立绍兴中学读高中。后来,日本侵略军过了钱塘江,绍兴沦陷,学校停课,我只好回到家中。

  我就开始读以前买的任松如编的《水经注异闻录》。这本书所说的异闻,其实就是《水经注》中记载的奇异故事,编者只是把这些奇异故事摘录出来,加以分类编排而已。

  这些异闻有不少是我听祖父讲过的。读完这本书,我也隐隐有了研究《水经注》的欲望。我想,如果好好研究《水经注》,一定可以出一本比《水经注异闻录》更有价值的书。

  有一天,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祖父。他告诉我,《水经注异闻录》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能拿来做学问。他给我指了一条研究《水经注》的正道。

  1944年秋,我考入了中正大学社会教育系。很快,我发现大学教育不适合我,3个月后,我离开学校,开始自学,研究《水经注》。

第三部分:治学乐趣

  “我出过不少关于《水经注》的专著,海内外都有版本。这不是我的成果,这是《水经注》本身的成果,我只不过是发现了其中的价值。而这些发现,带给我常人难以想象的乐趣。”

  记:王国维、胡适都不同程度考证过《水经注》,海内外也有各种不同版本的研究,但现在学界说起《水经注》时,都公认您是领军人物,您觉得您研究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陈:最大成果是《水经注》本身,我只不过是发现其中的价值。

  举个例子,一般都认为五胡十六国是个纷争不断、生灵涂炭的时代,但我在研究《水经注》时发现,这也是个各方交流、民族融合的时代,同时还是个地理大交流的时代。

  当时,北方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跨越长城,进入华北和中原地区,告别“天苍苍,野茫茫”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生活,开始在汉族世居的小麦杂粮区定居。而华北和中原的汉族,则被迫迁移到江南稻作区。

  这是巨大的社会变迁,所有的人都面临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构成了他们现实生活和思想上的强烈对比,也扩大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地理知识。

  这场地理大交流,完全可以与十五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又称大航海时代,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相媲美。一大批的地理学著作就在这个时候诞生,《水经注》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样的发现,带给我常人难以想象的乐趣。

  记:除了《水经注》,您的研究涉猎广泛,尤其是您对浙江省内各地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如您对家乡宁绍地区的杰出研究,您所主持编纂的诸多地名志、论文集等。近年来,对家乡的地理等,您比较关注哪些方面?

  陈:我对河道有感情(笑),2008年9月,我主编的《中国运河开发史》由中华书局出版。在此书中,我写了一篇3万字左右的《序言》,其中还有很大一块讲的是浙东运河。

  现在京杭大运河在申遗。一般人都认为,京杭大运河就是北京到杭州的运河。但其实各代以来,运河的路线是有很大不同的;如,在隋炀帝时期,京是指当时的首都,也就是长安和洛阳,是指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今北京附近)、南到杭州的运河体系。

  而后来的北京和杭州之间的运河,是元朝开挖、调整的。由于迁就都城北京,选线上就直接从今天的山东境内通过。由于地形的缘故,在山东济宁以北开挖的水道不好,导致水源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现在已经干涸,不能通航,且多处变为平地了。而济宁以南的运河,至杭州,再连至经绍兴至宁波的浙东运河,则一直具有通航之利。

  所以,现在拿去申遗的运河,名称上,称为“南北大运河”比较妥当,并且,也能把浙东运河包括进去。

(0)

相关推荐

  • 国家会议上,刘恩兰大发雷霆,周恩来:我很欣赏你的“暴脾气”

    上个世纪,我国曾有过这样一位奇女子.她从小便是"神童",16岁上大学,35岁成为全中国第一位地理学女博士. 她会"凌波微步",从大西洋到地中海,她走过了3个大洲 ...

  •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对于地理学得不...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对于地理学得不好的学生来说,准备通过会考考试,考前每天拿出一点时间,背一下这份资料就够了!

  • 被誉为“宇宙未有之奇书”是哪本?99%的人回答错了

    在中国的历史上,注经而佼佼出众者,有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唐李善注<文选>等,唯有<水经注& ...

  • 【每天老照片】-1万-2586-1981年的绍兴老照片,极美的江南水乡

    改革开放前后,美国摄影家比尔·霍克(Bill Hocker)来到中国,游历各地,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时代记忆,经过他的许可,笔者以非商业性的网文展示方式,重回那个纯真的年代.在此特别感谢比尔·霍克先生的 ...

  • 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

       "龙争虎战几春秋,五代梁唐晋汉周.兴废风灯明灭里,易君变国若传邮."<新编五代史平话>开篇序诗,几行颇具辨析入理的朴直句子,将唐至宋期间数十年走马灯式的朝代更替作 ...

  • 乌江驿、马嵬驿、陈桥驿,那些改变中国历史的驿站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如此广袤的国土上要传达命令,传递信息非常困难.所以,邮驿制度早就在我国产生了.驿站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但是那时候整个邮驿系统还不成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建驰道,书同 ...

  • 《水浒传》中宋江在陈桥驿斩杀梁山兄弟,背后有何隐喻?

    本 文 约 442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大宋王朝的历史,要从陈桥驿开始. 陈桥驿在历史上是一个供过往官员歇脚的驿站,公元960年大年初三,这里发生了一场兵变,后周殿前都检点兼宋州归 ...

  • 赵匡胤陈桥驿兵变

    赵匡胤夺了柴氏的江山后,在皇宫遇见一个小孩,身边人说是周世宗柴荣的小儿子,他问身边的大臣,该拿这孩子怎么办?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壮年病逝,7岁的儿子即位,称周恭帝. 皇帝太小,主持不了大局. ...

  • 陈桥驿里赵匡胤的神州梦

    从小就听说宋太祖在陈桥黄袍加身被士兵推上皇帝宝座的故事,但是在河南工作三十四年了却从未想起到陈桥凭吊一番,今天上午对着地图仔细搜索郑州周边可以游览观光的地方,突然间就把目光定格到了新乡市封丘县的陈桥镇 ...

  • 《水浒传》之染血陈桥驿

    宋江送别宿太尉后,便开始收拾行李,半日之后梁山泊数万人马在宋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直奔京师,等大军抵达陈桥驿后,宋江命燕青前去报告宿太尉,宿景不敢怠慢急忙上报皇帝请求处置,皇帝考虑片刻后说梁山兵马众多为 ...

  •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话说掌年有辽国狼主,起兵前来,侵占山後九州边界:兵分四路而入,劫掳山东,山西,抢掠河南,河北.各处州县,申达表文,奏请朝廷求救,先经枢密院,然後得到御前.所有枢密童贯,同太师蔡京,太尉高俅,杨戬商议, ...

  • 陈桥兵驿诗词选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陈桥兵驿诗词选 网名:陈桥兵驿  姓名:常世清 诗词爱好者 扬州人 秋夜 灯光村一角,明月独相偎.四野蛩声起,秋窗梦不回. 夜深 站台车去空,露白听秋虫.人 ...

  • 踏遍山河皆甘苦,俯仰人间亦喜忧

    春花夏雨过眼眸,秋风冬雪在征途.踏遍山河皆甘苦,俯仰人间亦喜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