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旧影】1909年,高家堰向氏宗祠远景

上图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冬季时的湖北长阳高家堰向氏宗祠远景,拍摄者为英国植物学家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1876—1930)。(威尔逊的长阳之行,可参阅 榔坪往事越千年(五):威尔逊和鸽子树)《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湖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收录有该幅照片,注为“1909年,宜昌长阳,山谷村落”。

按照片:原向氏宗祠,建于清江支流丹水中游北岸的高家堰自然村,朱家岩山咀处的台地之上。据1982年《长阳县地名志》记载,高家堰原名高家印,因村西原有两个四方台子,一为形似印盒的土台,一为长有大柳树,形似有把印章的的石碓,同时又有高姓居住而得名。后因此处开挖堰塘,演变为高家堰。清代时,因宜昌府至施南府(今恩施)大路经过于此,此地渐成市镇,至今繁华不绝。

向姓是长阳著姓,据统计人口有2万零,以始迁祖不同分为20余支派。其中迁入最早、人口最多、县内分布最广泛的,俗称“高家堰向氏”,因宗祠建在高家堰而得名。据民国三十一年《向氏宗谱》,向氏先世有汉景帝驸马向辅者,开凿清江有功;有向翀者,为宋代进士。元代有万全、万达二公,分居今高家堰镇流溪和贺家坪镇三友坪,始衍为二房,繁衍至今27代,后裔聚居于县内高家堰、鸭子口、都镇湾、大堰、龙舟坪、磨市、贺家坪等乡镇及陕西省,本省房县、兴山等地。

△高家堰集镇卫星影像(谷歌卫星地图截图),画圈处为向氏宗祠旧址。

向氏宗祠创修于清代中后期,领修者为高家堰人向世德(字从厚,号作三)。宗祠为院落式建筑,占地庞大,前有门楼,周以围墙,院内栽植松柏,曾是施宜古道上一处标志性人文景观。1943年5月,向氏宗祠被日本侵略军烧毁。1949年后,在宗祠原址陆续建起原高家堰供销社及一些民房。原宗祠门楼旧址,现已成318国道的一段。

照片中部突出的陡峭山峰为白玉观,原名白狗观。传说古代曾有一书生进京赶考,经过山下的州府口,不慎丢掉一包银子。一只白狗发现后,为了提示书生,屡次咬扯他的衣衫。但书生以为是恶狗,便向其投掷石块,并慌忙逃走。之后,白狗在此守护白银,直到饿死。待书生金榜题名、荣归故地时,又经此地,方得知此事。为了纪念白狗,书生捐银,于山峰之上修建了一座名为白狗观的庙宇,后来雅称为白玉观。

照片的拍摄地,大约在今高家堰镇人民政府(原民主中学)前的加油站。昔日向氏宗祠周围大片的稻田,今天已成为楼房林立的街道。

【地名记】朽木溪,杌木溪,机木溪,鸡母溪

【长阳碑刻】明万历十九年“修建石柱观碑”

游金盆村蜡烛观记

【藏说长阳】清同治十一年纳税执照

暮春,鸡母溪

佷山访古公众号

古主微信 : ycroman198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