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周都有新成员加入!优秀青年律师为何喜欢这样的律所?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于律师而言,建立一个团队是提升业务、完善客户服务的重要保障。
于律所而言,为合伙人提供良好的团队建设支持是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的重要保障。
于行业而言,只有良好的团队才能实现一个匠人行业的“传帮带”,让行业后继有人,繁荣发展。
中国52万名律师中,很多合伙人不仅个人业务精湛、创收达千万,而且大爱与大智同在,结合专业特点和管理规律打造出卓越团队。
当然,团队建设知易行难。因此,这些卓越团队的建设经验弥足珍贵。律新社邀请这些有爱的优秀团队将成长经验分享出来,既是对自身的总结,也是为行业发展提供一种借鉴和启示。
今天,律新社“卓越团队建设”专栏推荐清律律师事务所的团队建设心得。这家2016年成立的律所已于近期初步完成了自己的全国战略布局,团队聚合速度快、品质高。什么?你问秘决?因为目标不一样。
作者丨清律律师事务所
成立于2016年的清律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清律),在走入第五个年头时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车道。继2019年在北京办公室以外设立上海办公室后,清律在今年上半年先后完成了成都和深圳办公室的设立,初步完成了自己的全国战略布局。
近期,清律又近乎以“每周一宣”的速度通报了新成员的加入。加上新近加入的律师,清律的“卓越团队”阵容正在日益健全和强大:清律的律师群体几乎全部毕业于清华、北大、人大、浙大、吉大、南大、法大、华政、西政等知名法学院校,不少还有美国、德国、英国或法国的留学经历。加入清律前,他们或是在君合、金杜、方达、通商、天同、金诚同达、德恒、华诚等传统中国律所从业多年,或是服务过达维(Davis Polk)、贝克·麦坚时(Baker McKenzie)等知名外所,亦或是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外资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娱乐传媒集团拥有很深的资历;其中既有熟稔投融资并购、争议解决、建筑工程、婚姻家事等传统业务领域的好手,也有开拓数据保护、娱乐法、酒店管理等新兴业务领域的“弄潮儿”。
教育背景多元拔尖,从业履历丰富完整,受过良好职业训练,拥有成熟或者具有潜力的客户基础,熟悉传统业务领域的同时愿意积极探索新兴业务领域,代际上几乎全部属于1980-1995年出生的“当打之年”和“后起之秀”一辈,这就是清律“卓越团队”的亮眼画像。
熊定中 清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
清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熊定中律师表示,清律是一家从不主动“招新”、对于每位应聘者和潜在候选人都要做详细尽调并且存在“一票否决”严苛机制的律师事务所。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很欣喜地看到,有越来越多优秀的青年律师将目光投向了清律。
朱晶晶 清律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清律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朱晶晶律师认为,规模和人员上的成长并非清律主动和刻意追求的目标,而是一个想清楚、弄明白自身发展理念后予以坚决贯彻,最终“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对于如何打造自己的“卓越团队”,清律有着明确而清晰的思考、定位与规划。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归纳清律的主张和立场,那就是:努力为这一代的优秀青年律师提供攀登传统律所“金字塔”以外的另一种职业发展可能。
这一代优秀青年律师的迷茫、痛点与困境
在清律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刘轶圣律师看来,中国法律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演化出了若干律师职业发展的确定道路。对于一个刚从法学院毕业的学生而言,如果想做律师,摆在他(她)面前的无非有以下几种选择(外所除外):
(1) 选择一家管理相对松散的大型律所,加入某一律师团队,从助理干起,逐渐成长为团队骨干,最终实现独立或者晋升成为团队合伙人;
(2) 选择一家红圈所、准红圈所或者参照红圈所机制管理的精品律所,遵循预期确定的“步伐锁定”(Lockstep)机制,从律师助理、律师、资深律师最终晋升至授薪/非权益合伙人、权益合伙人;
(3) 自始独立执业,“野蛮生长”。
刘轶圣 清律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刘轶圣认为,应当承认,上述几条职业发展道路共同确立了当今中国律所最基本的人才选拔与淘汰制度。这套制度在过去几十年中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对律所和上一代优秀青年律师而言也是“双赢”的。在当时,由于大片业务领地无人占领、有待细分,传统律所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找到更多适任的人才,共同占住领地、做大蛋糕,而上一代优秀青年律师基于自身的专业、资源、智商、情商乃至刻苦程度等某一方面的特长基本都能脱颖而出,相对轻松地获得资源和案源上的分配,并逐渐向律所科层和自身事业的“金字塔”顶端攀登。
然而,这套制度的运行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的一些年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开始变得对这一代青年律师不那么“友善”,让很多这一代优秀的青年律师逐渐遭遇自身发展的瓶颈与困境、开始感到迷茫。
一个典型现象是,法律市场的蛋糕——特别是传统业务领域——虽然还在变大的过程中,但是增长速度已经显著减缓。与此同时,传统律所等待分配蛋糕的青年律师人数却在快速增长,传统律所“金字塔”的上层已经开始拥挤。此外,青年律师在传统律所的晋升速度开始变慢,而晋升时面对的竞争却日趋激烈,需要付出的牺牲和代价在不断升高。
郑聪 清律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清律管理合伙人郑聪曾在顶尖红圈所之一的金杜律师事务所工作过多年。谈起他的职业选择,郑聪表示,自开放市场化律师服务至今,针对传统业务形态的传统服务模式已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资源、市场高度集中在“金字塔尖”的少部分前辈手中。是继续在传统行业中进行正面资源争抢,还是另辟蹊径、错位寻找年轻一代律师的执业模式?这应当是每一个青年律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红圈所、准红圈所或者参照红圈所机制管理的精品律所,许多“生于斯、长于斯”、劳心劳力多年、期待有朝一日晋升为合伙人的青年律师,如今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高度依赖事务所和资深合伙人的案源;一方面必须花费相当多的精力维护好事务所和“大老板”的客户,另一方面却没有多余的时间开拓自己的业务;自己的客户尚不具备事务所期待的付费能力,且与事务所既有客户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虽然在案件或项目上付出了最多劳动、做出了最大贡献,却在事务所的收益分配和管理话语权上处在绝对弱势地位……
对于已经在传统律所独立执业甚至已经开始带团队的青年律师而言,困境同样存在:事务所层面无法为自己的团队提供业务进一步发展、资源进一步“破圈”的助力;事务所虽然有所谓大所的“品牌”,可这样的品牌如今已很难发挥太明显的加成效应,为自己的团队在市场上赋能或者提供一种可识别的“区分度”;更重要的是,事务所无法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建议或指导,这样重大的问题必须自己一个人思考,感觉非常孤独和迷茫……
郑厚哲 清律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清律创始成员之一、管理合伙人郑厚哲律师指出,清律早期的合伙人有不少出身于上述成熟的执业平台,也曾对于这样的迷茫感同身受。在创立清律之初,清律的合伙人们就立志做一家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坚持和情怀的新世代的律所。因此,对于这一代优秀青年律师的迷茫、痛点与困境的发现与识别,自然也嵌入到了清律对于事务所未来发展理念的思考之中。
打造优秀青年律师青睐的平台
正是基于对于当代青年律师职业发展路径的思考,2020年7月,首席合伙人熊定中在清律合伙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请明白我们为何而来》的演讲,对清律的发展理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
熊定中专门举了一个例子:如果说目前中国律师行业一百个人中有十个人的专业水平达到了优秀,而这其中有八位优秀律师是希望在这个行业里面攀登主流意义上的“金字塔”、走向律师行业的传统巅峰。那他觉得清律要做的,就是给另外那两个人“留一条路”。熊定中指出,清律要致力于为这一代优秀的青年律师提供攀登传统律所“金字塔”以外的另一种职业发展可能。这不是对现有律师职业发展道路的挑战或颠覆,清律要做的是提供另一种全新的选择。
熊定中提到,在拥有足够“才华”的前提下,如果一位年轻律师希望用较少的时间、较高的效率完成一个能获得比较体面的收入的工作之后,其他时间能用来陪孩子、陪家人、旅游、写书,甚至做“美食博主”,而不是一味陷入本不必要、内卷化的出差、加班之中;同时他(她)对执业的平台也有一些要求,希望这个平台足够体面、具有不错的品牌形象,能在对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又不对个人选择横加干涉,那么清律就应该为这样的律师提供一个理想的执业平台。
王茜 清律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清律上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将事务所打造成一个属于这一代优秀青年律师的平台、阵地与品牌,让清律具有鲜明的、属于这一代青年律师的“代际标签”和“代际属性”。管理合伙人王茜律师认为,在拥有靠谱底色、扎实专业能力和成熟职业经验的基础上,清律希望能将这一代优秀的青年律师集合到一起,共同取暖、共同发展、共同谋划未来。“事实上,在中国法律市场成熟执业平台早已林立的今天,要建立一个属于年轻人的阵地并且得到存续和发展并非易事,但如果这件事能够做成,它的意义将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希望做到从年轻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代表年轻人的利益,更擅长与年轻一代的客户沟通。我们也非常希望这家律所像一个年轻人一样,在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业务拓展等方方面面有想法、敢尝试,始终朝气蓬勃。就像革命时期的根据地一样,也许条件会艰苦一些、困难会多一些,但是充满希望,年轻人可以在这里当家作主,真正把握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刘轶圣表示。
为青年律师寻找出路和答案
针对前面提到的当代青年律师在传统律所遭遇的迷茫、痛点与困境,清律正试图站在年轻人的立场寻找出路和答案:
第一个方面,是在事务所层面形成合力、鼓励合作,引导大家对新兴业务领域的探索,以及对传统业务领域的再挖掘、再开发。清律在数据合规、娱乐法等新兴领域最早获得市场和客户的肯定,如今逐渐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律所,清律并没有丢掉“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
“年轻人本来学习能力就强,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白一方表示。正是得益于她和周颖等一批年轻人的共同钻研,加上首席合伙人熊定中的带领,清律的数据合规业务不断推向纵深,在区块链、人脸识别、APP用户信息获取等前沿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储备和实操经验,今年以来已经先后拿下多个知名企业的大型合规项目,受到业界关注。
在传统的非诉业务领域,清律也在持续进行着各种探索。宋博、刘洋和顾宁三位带领的团队除了进一步发展自己原先在境内私募基金等领域的强项业务,近期在开曼群岛美元基金、酒店管理等新领域均有突破。
今年加入清律的何冰玉律师此前在君合律师事务所工作了七年,在非诉投融资并购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我本来以为自己来到清律后,工作可能会停顿一段时间,甚至不排除要考虑业务转型的可能。但事实上,我过来以后手上一直都有投融资项目在进行,我感觉非常充实。”何冰玉表示。她与此前在嘉源律师事务所工作多年的朱颖律师密切合作、有商有量,近期已经在多个重要交易上代表新兴行业的公司创始人完成了项目交割。
此外,在建筑工程领域,清律的冯越洋、郑欣、唐伦、秦小璐等律师正在为客户位于雄安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上遇到的复杂新问题,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在知识产权领域,清律的柴洋、郝婷婷等正在为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行业客户设计权利“一揽子”保护计划;在争议解决领域,清律的年轻律师邱静、李怀祖、靳悦和刘宇驰等通力合作,帮助客户妥善处理了一系列法律关系极其复杂、争议标的极为庞大的诉讼案件……青年律师之间平等而又互补的协作总是会发生很多奇妙的化学反应,激发出火花、创造出可能。这一点,已经在清律内部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验证。
寻找出路和答案的第二个方面,是将律所中后台和在线办公基础设施建设视为“重中之重”,尽可能让事务所公共资源为青年律师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好多年前,清律就已经开始打造全国一体化的中后台“律务”服务团队。经过多年发展,“全国一盘棋”的律务部门已经可以高效率地为各地办公室提供统一高标准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及时提供事务所在任何业务领域的过往业绩清单、为律师完成投标文件的初步准备工作、协助诉讼律师完成法院文件的签收和寄送、等等。
与此同时,清律也在不断建设和完善自己的在线办公系统。远程办公一直是清律的特色之一,而在线办公系统正是远程办公的基础。事务所在管理上的日益数字化、云端化不仅使得清律在疫情期间能够维持正常运作,也能最大程度节省律师与事务所之间产生的不必要的成本。
郑明礼 清律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在谈及自己加入清律的原因时,管理合伙人郑明礼律师直接用了“拥抱未来”四个字概括。他表示:“一直以来我都很欣赏清律律师的勤奋、创新及勇气。”郑明礼指出,清律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制度的创新以及应对互联网变革的反应能力等方面,是他非常认同的。而年轻从业者向往和青睐的那种科技感、未来感,也正是清律致力于打造的形象和追求的目标。
寻找出路和答案的第三个方面,是对一种工作与生活相对平衡的价值观的尊重。在清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已经成家的律师拥有“二胎”的比例极高,合伙人普遍都有极强的家庭观念。包括邱静律师、朱晶晶律师和郑明礼律师等在内的多位“二胎爸爸”或“二胎妈妈”除了在业务发展上持续保持着良好势头,也特别留出相当一部分时间用于陪伴和照顾孩子。清律的合伙人们相信:工作与生活需要相对平衡,不必为了事业牺牲生活。而这也是当代年轻人更愿意奉行的价值观趋势。
在清律,为家庭付出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大家都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清律的内部合伙人电话会议上,律师爸爸妈妈身边小朋友奶声奶气的声响早已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背景音。
“事业和家庭都要兼顾,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特别是娱乐法律师,当出现一些特殊的舆情事件时,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也不管是白天、晚上还是凌晨,我们都有可能随时要启动工作。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应该是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当时我临产已经上了救护车,在去医院的路上接到了工作电话,之后整个待产阵痛中都还在处理这个事件。我现在已经有了一双儿女,不敢说目前在事业和家庭二者之间已经做到了完美兼顾,但我会尽可能在一个动态过程中努力平衡好事业和家庭,希望自己既专注工作,也热爱生活,而清律为我提供了这种可能性。”朱晶晶律师说。
期待未来良将如潮
今年年初,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管理合伙人侯旺律师从广州搬迁到了深圳,参与筹建清律在“鹏城”的办公室。侯旺回忆,他当初对加入清律的选择没有任何犹豫。“记得是去年六月某个雨天的下午,当时我正在法院立案,熊定中律师给我打电话,正好聊起清律深圳办公室的筹建事宜。我之前对清律的理念是了解的,所以毫不犹豫地就表示有意参与这份事业。我相信,若干年后,我会时常想起那个下雨的午后。”侯旺的这份“毫不犹豫”,正式开启了清律的大湾区事业。
侯旺 清律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此后,在知名娱乐法团队工作多年的左璀璀律师,在抖音上拥有三十万粉丝的张雪律师,在法国留学和工作多年、具备服务法语国家客户能力的张佳鑫律师,熟悉NGO法律并且持续关注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发展的王琛律师,以及在争议解决和私募基金领域皆有专长的邵术恒律师等优秀青年律师也相继选择加入清律。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篇时提到的清律以“每周一宣”的速度通报新成员加入的场景。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律在“蓉城”的“首发阵容”。管理合伙人郑聪律师和王茜律师自豪地表示,目前清律成都办公室的律师全部毕业于国内外一流法学院校,并且此前均在一线执业平台有工作经验。这样的教育和从业背景在成都地区乃至整个西南市场恐怕都是领先的。
可以说,面对如何打造“卓越团队”这个问题,清律已经给出了答案:他们决定选择一条拥抱年轻人、在既有职业发展路径以外探索一种全新可能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许艰辛,却也充满希望。未来他们能否实现自己的理念与抱负,让我们拭目以待!
“卓越团队建设”专栏征稿啦
你的团队如何选定专业方向?
你如何探索现在的团队管理模式?
你如何突破团队管理中的瓶颈、痛点?
你如何界定团队的成功?
你如何打造团队的文化?
你的团队是否还要继续扩大?
你给团队进行了怎样的非业务培训?
自2021年8月起,律新社特别开设“卓越团队建设”专栏。如果你有想法要分享,如果你有方法论要PK,我们欢迎你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