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模式:在教育方面,中德应该互相学习
中国最近发布政策严格控制课外补课,新东方等教培公司的股票暴跌。据说该政策的出台就是为了将来学习德国模式:减轻学生负担,从高中阶段起就要进行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 ,保证技术工人的人数。今天就来谈谈教育中的德国模式。
德国教育的高福利
首先,和中国不同,德国的教育是联邦各州内部事宜,所以各州的教育系统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差距。通常是东部联邦州和南部联邦州的教育更好。但是,不管哪个联邦州,德国的教育是完全高福利的,从小学到大学都免费,甚至很多联邦州连幼儿园,学校午餐以及公共交通也完全免费。
幼儿园不分班,有的课程是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不论大小都混杂在一起。有的课程是同龄孩子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形式非常灵活。但是通常不会如中国的幼儿园,教各种学前知识,德国孩子在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就是疯玩。
上小学后,通常都只上半天课,有的孩子下午回家参加课外活动,有的孩子留在学校托管,但是也不会正式上课了。因为现在德国都在鼓励妈妈重返工作岗位,所以全日制学校越来越多,一般下午会有一些统一的课外活动,但不会正式授课。
德国模式核心:双元制度
大部分联邦州从小学4年级就要分流了(如柏林等地可以延迟到小学六年级),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成绩推荐适合他们的学校,一部分孩子上文理高中,未来可以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大,而另一部分孩子会进入所谓的职业化学校,配合职业培训合同,学生学到的东西是完全和日后就业有关的。德国的教育模式中,孩子的分流是很早。但是如果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发展方向也是随时都有可能的。在德国,不管是转学还是换专业,都比中国容易多了。也就是说,德国孩子小学阶段的分流并不会完全决定将来的教育路径,上了文理高中的孩子也可以去参加职业培训,而参加职业培训的孩子也有机会去大学深造。
在德国,能拿到大学毕业证的年轻人比例并不高。多数青年人拿的是职业技校毕业证。职业化教育,在德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而职业技师挣的钱一点也不少,社会地位一点也不低。因此,德国制造业的技能一直在全球最高段位。但是近年来,德国有大学入学资格的年轻人比例是一直在增加的:每年都提高一个百分点,目前大概51%的中学生能拿到大学入学资格,但是这些年轻人不一定进大学深造,有的直接签职业培训合同。此外也有应用技术大学提供双元学位课程,攻读这些课程的大学生也可以在受教育期间获得职业教育才享有的学徒薪资。
分数没有那么重要
德国孩子的分数,在小学分流和升学方面依然还是一个参考指标(家长意愿起很大作用)。德国通常没有像中国高考那样的统一考试,成绩也并不是由一次考试成绩决定,反而是平时表现和家庭作业在评分过程中占据更大比例。就拿大学入学资格Abitur来说,最终的Abitur考试也只是评分的一部分,高中最后两年或三年的成绩都会影响Abitur。原则上讲,只要有了Abitur就能申请任何大学和专业,除了一些紧俏专业有分数线。总的来说,德国孩子的负担比中国孩子轻多了。
家庭教育支出总体很低
在德国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德国人用在住房方面的开支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而教育的费用占据的比例比较小,平均每月只要16欧。当然,每月16欧的教育支出是全德家庭的平均数据,而德国大量的单身家庭根本不需要负担教育费用,从而拉低的平均数。而且,这个数据定义的是私人家庭的教育支出。事实上,政府和社会的教育支出才是大头。德国每年给每个孩子支付的教育费用是平均6700欧(目前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而且教育费用是不断增长的,2014年就比前一年的数据增长了300欧。早在2005年的时候,每个孩子每年的平均教育费用还只有4900欧。支出最高的是柏林和汉堡,平均每个学生每年的教育成本高达8500欧。最低的是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斯泰因(5800欧元)和北莱茵 - 威斯特法伦州(5900欧元)。
德国孩子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社会上有很多义务机构和运动俱乐部。一般只要缴纳非常低廉的会费就可以聘请专业老师带课。我拿自己家孩子举个例子,我家孩子每周一次一对一的钢琴课,音乐学校老师上门教,每个月费费用大概在60欧左右,这算最贵的了。另外每周一次羽毛球课,每月费用6欧。每周一次到两次的游泳课,每月费用12欧,这费用已经包括室内游泳池的门票。邻居家孩子每周上马术课,每月费用也只要20欧左右。这一点,的确是德国教育模式的优势,每个孩子都会有机会学习这些才艺,如果是家庭条件差的孩子,政府还提供有关才艺课程费用的报销。
说了这么多德国教育模式的优异处,下面来说说不足。
基础知识差
就从检验各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能力的最近一次Pisa考试成绩说起,虽然德国孩子的表现都高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在阅读方面,有五分之一的15岁德国孩子在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都达不到中学所要求的基础水平。和亚洲孩子就更不要比了。所以德国一直面临所谓的MINT(数学,计算机,自然科学,工程)人才紧缺的烦恼。
教育并不统一
今天德国很多大学新生缺乏以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基础知识。有些科目基础知识缺失率接近70%。原因就在于德国教育是联邦制,特别是社民党执政的联邦州,在教育政策过多的强调教育公平,甚至不乏教育作弊的成分在内。例如,每年巴伐利亚州都会指责柏林毕业生得一分的太多,以至于要求额外的入学考试。
在数字化方面,德国被新冠“当头棒喝”
32%的学校没有无线网,45%的学校没有网上的学习管理系统,71%的学校没有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应用程序。特别在这次疫情中,网课基本不能顺利进行。
双元职业培训教育光环不再
一方面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更多年轻人热衷上大学。另一方面是尽管72%的学员对自己职业培训表示满意,同时德国工会联合会(DGB)每年都收到无数学徒中断培训的投诉。德国现在有很多的职业培训的位置空缺,特别是餐饮,建筑,物流等行业空置的职业培训位置非常多。而德国企业也一直在抱怨找不到合格的技术工人。
中德应该互相学习
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参照德国的教育模式,将来初中升高中的学生比例,由现在的60%降到50%。中国的问题是,目前大学生太多了,从学术质量和市场吸收来看,大部分工作只需要完成职业培训就能胜任了,大学生供过于求,而技校生供不应求。这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本人认为,中德两国的教育需要互相学习。
首先,国内孩子的内卷实在太严重了,事实上,我们在中国中学里学的很多知识,以后根本用不上,而在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却根本没有学到。而德国孩子的确要提高基础的知识,特别是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能力,需要一定程度的内卷。
其次,在德国,教育孩子更偏向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从政府对每个孩子的投资就可以看出来。而中国,教育更偏向家庭个体的事,在这方面,中国的确有很多地方可以向德国借鉴。
而最重要的是,要全社会要普遍接受蓝领和白领比较接近的一个收入水平。虽然现在国内很多蓝领的工资水平也是比较高的了,但总体来说差距依然非常明显,这就是家长们不管怎么样,也想把孩子送去上大学的原因。事实上,德国现在也开始在这方面有了发展的苗头,这从每年Abi比例不断提高也能管中窥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