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奢侈,谁的中年无焦虑!
人到40,在锐意的人,都难免焦虑。
谁的青春不奢侈,谁的中年无焦虑。
青春的我们,衣食住行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
中年的我们,柴米油盐则是时时牵挂、甭管钱多钱少。
最近和朋友在一起聚会,都是40岁上下的人,男的女的,嘴里最多的都是接下来咋整。
都是在IT圈里混过的人,甭管好坏,回到三线小城,就成了一伙人。
甭管咋整,日子都要继续,焦虑却不能变成焦急。
一
做程序员的阿木,其实是聚会朋友里年纪最小的,不过也是最显老的。
32岁的他,已经谢顶。
为了不麻烦,所以他特意剃了个光头,不过从头发茬里,还是能看到斑斑点点的白色。
3年前他总嚷着要去创业,现在绝口不提了。
之前亏了几十万,把他在上海赚的那点钱都败在了咱这三线城市。
大家还总笑他,一个码农折腾什么火锅店啊!
这不,满大街的烧烤,搞得火锅都被祸祸了。
不过,阿木总是笑着说,咱还年轻,急不来,开了春在回去上海当码农,重头再来就好了。
乐观的人生就是如此,谢顶只是表象,熬夜熬得,但积累和耐心,会让人成熟。
虽然对于未来,多少会有些焦虑,但总归不焦急。
二
宝妈王姐,45岁了,刚生完二胎,算是我们这群人里的大姐头。
她每天也有自己的焦虑。
作为一个前媒体人,从做媒体开始就一直焦虑:明天做什么,明天有什么可以做,能不能做策划。
为了生二胎,前年从媒体出来,在43岁年龄冒险怀孕生娃的王姐,开始选择走新媒体路线。
做直播、做短视频,每天写文案、每天找线索,王姐延续了她在媒体圈时期的焦虑路线。
为了明天发愁,也为了“产品”的流量、账号的粉丝发愁。
焦虑比以前多了,王姐还是不紧不慢不焦急。
在她看来,会的不急,急的不会。
作为一个前媒体人,忙碌是每一天的必修课,焦虑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而焦急只会让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三
我自己作为一个码字工,也在焦虑。
24岁开始做博客,现在40岁,在自媒体领域算是老兵。毕竟,我几乎就是在博客兴起的那一年开始的。
但焦虑却依然存在。
在一开始,我自己定义了方向,就是游戏和互联网领域的产业时评人,那时候还是2004年。
放到现在,也算是最早有垂直领域意识的前辈。
可随着博客到微博在微信公号,又现在的多平台多类型自媒体扩散,昔日的成就烟消云散,而留下的则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焦虑吗?必须的。如果没有焦虑,就不会去焦急的思虑着接下来的目标。
焦急吗?从没有。如果真的焦急,只会让自己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跟着热点被转晕。
我们这一辈中年的焦虑是什么?
四
青春时代是奢侈的,能熬夜、能拖沓,总是奢侈的明日复明日。
中年时代是焦虑的,熬夜撑不住、做事不敢拖,因为错过了就会持续错过下去。
但好在有青年时代的原始积累,尽管奢侈的度过了青年,却积累了许多的底蕴,这让我们尽管必须焦虑,却不焦急。
没有什么搞不定的,所以不急;如果太心急,不但吃不上热豆腐,还可能烤焦了。
所以,在饭桌上,每一个人对未来都有焦虑,可每一个人都乐观的筹备着2021年的梦想。
有准备,才能再出发,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