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此生未完成》:我们该为什么而活?

我相信很多人都读过那篇流传甚广的文章,复旦青年教师于娟发表在博客上的《“为啥是我得癌症”的非学术报告》,从中我们学到不少健康养生之道: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熬夜,不要突击作业,装修完房子不要马上入住。我也不可免俗地把这篇文章当成是自己健康生活的警戒钟,心想万万要记得她提出的这些忠告,万不可拿着健康当儿戏。

而这,也是于娟写这些文字的目的之一。她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怎样的生活是健康的、人生是有哪些事情不必怕的,因为除此以外,她已经没法继续自己的科研课题为社会做任何贡献了。

直到我把《此生未完成--一个母亲、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拿在手上,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肤浅和幼稚。抛却她身上复旦教师、海归博士的种种身份,一个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的普通而又坚强的女性,她的这本书,是在叩问生命之道,是身体力行地拷问活着的意义,是她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坚持做的无畏施。

于娟

冰雪聪明的山东大妞

这个被我们齐鲁大地的山山水水滋养起来的女子,是怎样的聪明智慧而且善良啊。虽然不及南方女子的温柔娇美,但北方女孩的爽朗大气写在脸上。她来自济宁,那个有着水泊梁山的运河古城,打小有股子英雄豪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争在前面、尽善尽美。29岁就拿到了两个硕士学位,从挪威读了博士回来,成为复旦大学的老师。

学业事业顺风顺水,以前我以为是人人努力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在现实的名利场里滚了几年,我明白了成功不仅靠实力,还得天时地利人和。用冯唐的话说,那叫“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于娟头脑聪明,记忆力强,可谓是上天赐予的“学霸”基因,又得了好运气,结交了不少贵人好友,使得人生的前29年顺遂无比,用她自己的话说,“像振翅云霄的鹰隼,挥着翅膀相约冲天”。

面对世俗的成功,名利权情,她像我们凡俗之人一样,愿意为此付出无数的精力和热血,不惜把自己过成了旋转不停地陀螺。

直到因为意外晕倒被查出乳腺癌晚期,她这个呼呼旋转的陀螺才被迫停下。这一停,彻底停掉了凡俗欲念。要认清活着的意义,她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患病后的于娟和她的儿子土豆

一腔热情何处寄

看于娟生前的视频资料,去世前两星期过32岁的生日,儿子土豆刚刚会说话。在病房里过生日,小土豆用稚嫩的童声给妈妈唱“Happy birthday to you”,我泪如雨下。只有将要不久于人世的她自己知道,那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作为母亲,看着儿子咿呀学语,第一次给自己唱生日歌,幸福得忘乎所以;可是转念一想,不久这小娃娃就要失去母亲,“没妈的孩子像根草”,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心如刀割、心如刀绞。

有人问病中的她想要什么,她苦笑:“我只想要儿子有妈,要我父母有女儿,要我爱人有妻子”。只是这最起码的愿望,要永远的落空了。身患绝症的人求生意念强烈,大抵并不是因为自己想活,而是割舍不下亲人。

她丈夫当时是上海交大的副教授了,一边电话指挥着带的硕士、博士做实验,一边给她端尿盆,并坦诚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给于娟这样擦几十年的屁股。而她自己呢,“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每日像个瘫痪的人,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和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任千人唾骂万人践踏,只要能看着爸妈牵着土豆的手蹦蹦跳跳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

以我现在的年龄无法理解做人母亲的卑微。只是常听妈妈讲,“能给人做儿女,不给人做爹娘”,大抵是因为给人当娘是件太辛苦的事情。如果这辛苦能够抱怨也就罢了,偏偏还甘之如饴。而且当妈的都知道一句话,“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哪怕是个要饭的妈,也会把讨来的第一口饭喂到孩子嘴里。

所以后来她把博客名改了--活着就是王道。对于自己来说,痛不欲生的活着可能已没有太大吸引力,可是对家人来说,多活一天,儿子就有妈,父母就有独生女,爱人就有原配妻子。这种求生欲念,甚至将教授老公变成了六神无主的傻瓜,为了妻子的命,他不惜一切代价。

今年4月19号,于娟病逝五周年,丈夫照例在博客上发文章向远在天堂的她报告家人消息,一家人都很好,土豆上了小学。可唯独没有她,来见证这份好了。

写作中的于娟

拷问生命的意义

看《此生未完成》,我几乎不相信能写出这么奇绝妙绝的文字之人,居然是个标准的理工女。其文字之幽默娴熟,之通达晓畅,之旁征博引,不亚于一个在中文系修炼到博士的文科女。而且其中所流露出的才思敏捷,一看便知是出自一个天生有智慧的头脑。

我也读书、写字,但我相信写字这件事,靠天分的成分大于后天。靠后天顶多成个苦吟诗人,靠先天,才能成为李白杜甫苏东坡。

而于娟写文字,不是想成为李白杜甫苏东坡,也不是想出名出书,而是为着三个字--无畏施。

佛教里面讲究“财施法施无畏施”,所谓“无畏施”,是说在众生感到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能够帮助他消除恐惧。对社会,她已经没能力施财施法,那就只能用文字无畏施了。如果能让别人从她的文字中得到什么,那她在炼狱般的病痛中坚持书写,也就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流传最广的是她对为何偏偏是自己得癌症的拷问。看了这篇文章,若是能改掉熬夜陋习、多吃蔬菜水果,那于娟也算功德一件,拯救了不少苍生。

若是再看,懂得了“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幸福”。那些“拼命三郎”的父母、孩子因这话得到更多的陪伴,那些因着房子车子破碎的感情能愈合,那她的功德,应该再加一项。

当然,给我这等凡俗之人敲个警钟更妙。“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对热衷于奔跑追求的我来说,这简直是一句醍醐灌顶之言。辛辛苦苦去追求的那些身外之物,真的值得我们付出经历和青春热血吗?即使得到名利又能怎样呢?幸福绝不是一定要飞到云端才能得到,沉浸在泥土里的温暖和踏实,才是幸福的源泉。

于娟旧照

做社会的脊梁

最触动我的还有一件事,即使是疾病缠身,天生的大勇大谋还在。有时觉得她就像身后的冰雪,浸润着北欧的晶莹,透明得不带一丝杂质。

被求生的欲念冲昏了头之时,丈夫听闻一江湖郎中在黄山行医,说是能用祖传的饥饿疗法杀死癌细胞,且永不复发。于是协同病友,一起奔赴山美水美的黄山。直到病友命丧黄泉,自己奄奄一息,才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连医书都没读过几本的江湖人士编造的并不高明的骗局。原来,早在魏则西被莆田系医院治死之前,就已经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任何有能力以假乱真、作恶多端的人,往往有张巨大而顽固的关系网。

于娟此时虽然癌细胞早已全身转移,躺在病床上,命比纸薄,却记起了老师教育她的话: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脊梁。

于是乎,她“挺着被癌细胞腐蚀得千疮百孔的脊梁,挺着不能支持自身体重已经造成压缩性骨折不得不驼背的脊梁,决定去做社会的脊梁”。作为所有当事人里的唯一幸存者,她以第二原告将逍遥法外的诈骗团伙高上法庭,并大获全胜。

也许,如果,受害者都能像她这样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诈骗、欺瞒、恐吓、违法都会被更早的揭穿,社会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阴暗面。只是我们习惯了不发声,习惯了忍气吞声,殊不知,此时的不发声,也许就是变相的害了他人姓名。

做社会的脊梁,无论是自己身强体健还是病入膏肓,无论身居要职还是一介平民。只是当代的知识分子,有多少还记得自己的庄严使命?

《此生未完成》

每个人活在当下,升职、加薪、买房、买车似乎都是避不开的人生功课。名利权钱,样样都可以让我们过上更舒服的生活。但是,更舒服的生活,就是更好的人生吗?

也许只有像于娟这样站在鬼门关外的人,才能感受到“只要活着就好”的简单幸福,才能感受到身外之物带给人的不过是虚荣的满足。

她用美丽纯洁、智慧善良、有爱有家的生命换来的,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是我耳边响起的黄钟大吕,是一股让我豁然开朗的强大力量。这股力量时刻提醒着我,在纷乱嘈杂的都市生活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

近期关于未来的一切迷茫,仿佛都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我想,今夜我该好眠。

从一个星期前开始读这本书,代入感极强的我似乎掉进了痛苦与绝望的深渊,像生了一场大病,胸前垒着万斤巨石。不是我无法被她那灵动乐观地语言感染,只是太心疼、太害怕,无法释怀。而当我今夜合上最后一页,静静地敲完这些文字,终于释怀:我想我知道了应该为什么而活。

仰望漫天星斗,如果有一颗是她化作的,也该让她知道,我也是她无畏施解救的其中一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