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玲琦】西 湖 游 感

文/田玲琦

西 湖 游 感

阳春三月,天气回暖,是旅游踏春的好季节。和有品位的朋友搭伙,谈天说地,品头论足,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吟诗作对,别有一番情趣。正荣是位政治家,古今中外的政界名流,没有不知,公泉是位教师,兼能作诗论篇,文章写的特捧,读起来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我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写个小诗,吟个花对,挥毫泼墨,也可抒发点情感。我们几个一咕哝,便去外地旅行。这是一个睛朗的天气,清晨起来,乍有寒意,虽已年衰,却兴致难抑,早早的登上行程,一路大巴车风驰电掣,两傍的田园风光,城镇美景,青山秀水,绿茵花草,一掠即过。把满车的欢声笑语撒了一路。欢娱的时光真快,不觉我们已达目的地,这便是闻名遐迩的江南水乡,杭州西湖。
下榻食宿后,天色渐晚,我们三人一行前去西湖观看夜景,远远望去西湖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和天上繁星连成一片,天人合一。使人叹为观止,我们前行在苏堤上,堤岸的美景叫人目不暇接,垂柳拂面,红桃灼灼,海棠泛白,绿茵吐翠,倒映水面,美不胜收,真是花不醉人人自醉。观景谈天,浮想绵绵,公泉忍不住问大家,你们知道这苏堤的来历吗?为啥叫苏堤春晓,他颇有城府的告诉我们:北宋大文人苏东坡,苐二次去杭洲做官,率领20多万民众疏浚西湖,为解决淤泥堆积之难,将清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积成堤,既能解决搬运之苦,又能造福梓里。世人为纪念苏轼修堤的丰功伟业故命名为苏堤,苏堤经过各朝各代的修善美化成为连接南北两侧的主要通道,也是供人们光观旅游的美丽景观,因为全程筑有六座石洞拱桥,也称六桥烟柳,并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公泉讲到此,我们巳来到闻名遐迩的西湖喷泉景区,这里聚群之多,喷泉规模之大,喷放之高,音乐之美,堪称一绝,我们穿流在人群中,举目仰望,五光十色,变幻无穷,此高彼底,此起彼伏,使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拜别喷泉美景,我们来到游湖码头,游湖是我们今晚观看的主题,这里人群穿流不息,景致五彩斑烂,奇漪非凡,不停的有服务人员招乎人们上船,坐在漂亮的画舫上,顺窗望去,夜间们西湖别有一番景象,湖两岸的灯光不断变幻着颜色,闪烁着奇光异彩,倒映湖面,波浪起伏,霞光潾潾,船在仙间行,人在画中立,这是人们对此时此景的最高赞誉。随着舫船的移动,我加来到湖心,纵目远望,雷峰塔近在咫尺,彩灯装扮的雷峰塔分外醒目,不由人想起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浮想连翩,我们仿佛看见白蛇和许仙坚贞不屈智斗法海的情景。触景生情,突生灵感,不由脱口而出:
素贞许仙两相爱,
人妖结合法作怪,
爱情故事成佳话,
流传世代永不衰。
正荣,公泉齐说,好诗,好诗。
舫船经过石洞桥,和别的船擦肩而过,我们正迷恋在这仙境中,突然一阵喧哗,三谭印月!三潭印月。
随着人们的目光,远远望去,有三个如同宝葫芦一样石塔,人们议论纷纷,相传每逢中秋,晧月当空,人们在石塔叼洞里点上灯烛,糊上薄纸,明月一照,湖面上映出许多小月亮,故称三潭印月。这三个石塔也有一段故事,公泉以他教师的渊博知道,当仁不让的娓娓道来:
远古以来,有山东巧匠鲁班带领他的妹妹,来到杭州钱唐门处,开了一家木石匠铺,招牌挂岀以后有许多后生慕名前来学艺,鲁班经过精挑细选,留下一百八十名心灵手巧的年轻人。一日鲁班正在教徙学艺,突然狂风大作,黑云翻滚,从西湖心一个深谭冒出一个鱼怪,翻云覆雨,祸害百姓,人们无可奈何。一日这个黑鱼精变成一个黑后生,前来鲁班的木匠铺向小妹求\婚,小妹得知实情后,为了救万民于火,假意答应嫁给鱼怪,要兄作赔嫁,鲁班和他的一百八十名徒第日夜兼程,将一座石山凿成一个石塔,叫鱼怪搬回洞府,鱼怪搬到湖心,塔翻将潭内,将鱼怪压在潭底,再无出来,塔的三只角从此露出水面,形成三个宝葫芦样的石塔。这便是三谭的来历。哎呀!白萝卜调蒜呢,吃出没看出,公泉真是知道的不少。
随着船的徐徐缓行,倒映在湖面上光怪陆离的景致被抛在后边,我们心驰神往,暇想万千,不觉见证素贞和许仙爱情故事的断桥展现在眼前,远远望去水上水下两桥相印,那是桥,见直是灯火织成的画卷。公泉,这断桥的来历你知道吗?略知一二,正荣你知道吗?这谁不知,不是白蛇许仙相会的地方,非也,那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公泉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起断桥的故事;古时湖边住着一家姓段的人家,夫妻俩釀酒为业。由于酒口味不佳,生意冷淡,家境贫穷,一日来了一老翁,要求借宿,夫妻俩收留老者并烹鱼沽酒,热情款待,老人临走将三颗酿酒药九留给店家,用此药酿酒,酒香喷鼻,从此生意兴隆,家業日旺,二人意欲报答,却无老人踪迹。二年以后的一天,突然老人降临,夫妻俩便拿出三百两银相赠,老人婉言谢绝。
老人临走嘱咐酒家要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就不知去向。后来酒家看见通向对岸的木桥残缺欲断,人们行走甚是不便,就用这钱修善了此桥,人们为了纪念段家修桥之功,故命名为段家桥,段断谐音,久而久之,便误传为断桥,不对吧!正荣更正着,断桥残雪是雪断路面,远远望去;似曾桥断,故称为断桥残雪。这也是一种说法,总归都无从考正。公泉浮衍着。
突然一声鸣笛,船掉桥头,逰人呼喊着,回去了,随着人们的欢声笑,逰船疾行,驶向彼岸。回去的路上,回首西湖的美丽景色,耳边缭绕着优美动听的歌声,我们边走边谈,回味无穷,正荣提议,我们每人赋诗一首,以了结今晚的旅游如何,这再好不过了,我先来,稍加思索便吟道:
西湖名震闻遐迩,
逰客慕其纷踏至,
满足雅兴爽心扉,
追溯千古寻史记。
有点意思,公泉也吟道:
漫步苏堤夜幕下,
品头论足谈史话,
苏轼如还在人间
增色添彩情更佳。
正荣,该你了,我吗,正荣思索片刻,吟道:
夜间西湖乘画舫,
徜徉美景心境爽,
笑语欢声撒一路,
欲将新语话故乡。
哈!哈哈!乐哉!乐哉!
2020.11.18于渭南

作者简介:田玲琦,陕西谓南市临渭区吝店镇武家村人。退休职工,酷爱文学,书法,唱歌,打。乒乓球

(0)

相关推荐

  • 观西湖游览记

    薄荷.微凉 07-19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所以美,是因为独有的西湖,西湖三面环山,而而湖确被.孤山,白堤,苏堤,楊公堤分隔,夕照山的雷锋塔与宝石山的 ...

  • 夺目璀璨的西湖

    今天,天气预报很热,然风有点大,太阳也是遮遮掩掩的还算凉快.和姐妹们一起从少年宫码头坐游轮到三潭印月,而后又从三潭印月到花港观鱼. 三潭印月,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quo ...

  • 江南行:最忆是西湖

    湛蓝的天空 关注 江南行:最忆是西湖 07-29 阅读2053 来自话题 #美游·杭州西湖游记 819篇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之美,美在三面云山,中涵碧水.西子湖绝对不只是沿着湖畔走走就能领略其之 ...

  • 上海及周边八日游之七

    16号早,我们就奔地铁站,坐地铁去上海站乘6.53动车到杭州,三婶送到地铁站,我们在地铁站依依不舍和三婶招手挥别. 我们到杭州时间是8.39.站内转地铁1号线到武林广场下,出地铁D口,过地下通道到马路 ...

  • 白娘子许仙的故事耳熟能详,杭州西湖成最大赢家,推荐这条游湖路线

    前不久,有一部特殊的电影在影院上映,不知你们是否看过了?那是首部4K全景声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不少人看完直呼过瘾.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传颂千年,脍炙人口,至今仍被人喜爱. 至于两人初 ...

  • 【田玲琦】史万锁藏头诗

    文/田玲琦 史上留美名, 万事一点通, 锁定房地产, 事业已初成. 业绩具规模, 有识有胆能, 成就史家祖, 就业众生灵. 田玲琦为万源老总史万锁作藏头诗一首 已亥年初冬 习 字 铭 每日作息,须有規 ...

  • 【田玲琦】卤阳湖​游记

    文/田玲琦 卤阳湖游记 夏日的阳光虽说炎热,但清晨毕竟还是有些凉意,几位老朋友相约,我们驾驶着小摩的,满载着欢笑,奔驰在前往卤阳湖的大道上. 一路上的麦田渐渐的黄了,田野里的果树挂着一串串的幼果,在接 ...

  • 【田玲琦】纪念毛泽东的对联

    文/田玲琦 毛公雄才经天地, 润之胆略泣鬼神. 毛公思想博大精深, 泽东品格如兰超梅. 泽东恩泽七亿人民, 润之滋润五洲山河. 毛公雄才,改写中华耻辱史, 泽东胆略,扭转世界乾坤轮. 毛公雄才,唯有忠 ...

  • 【田玲琦】沁园春——乌鲁木齐市赞

    文/田玲琦 沁园春 乌 市 赞 乌市风光,千里绿茵,万幢楼高. 望城里城外,高架桥横, 商贾点缀,瓜果香飘. 城市夜景,流光溢彩,欲与京都试比高. 须知曉,看公园景致,分外妖娆. 鲜花如此多娇,引海外 ...

  • 王苏敏:梦 游 西 湖

    梦 游 西 湖    文/王苏敏  (公众号"白河观潮"特约作者)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都要做梦,那梦境中的事儿,往往是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和情绪的体现:尤其是梦见非常美丽的 ...

  • 【大荔文学·诗歌·魏艳玲】同州湖偶感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06 同州湖偶感  文/魏艳玲     迈开禁锢的双脚  来到了阳光下  打开心门  铺开一道明亮  让风儿进来  信守就可拈来的天籁  让眼睛随着春的 ...

  • 一湖秋月 秋游感吟 www.52shici.com 诗词吾爱网

    秋游感吟 [七律]   作者:一湖秋月    简体 繁体 谷子金黄蜀黍红,今年更比去年丰. 天天家事唯村妪,岁岁秋收是野翁. 闻说小儿千里远,最怜老屋四时空. 眼前谁愿耕泥土,人事难和昔日同.

  • 【山西长治 田秀红】原创//游“圆明园”之感

     2021第250期总第1594期  游"圆明园"之感   我走近昔日的"万园之园" 不由得遥想当年 这里吸纳了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髓 这里是天下奇珍异宝的汇展 这 ...

  • 【游/感】李鸿章故居

    游李鸿章故居/有感 冯斌一鄂 雕梁画栋写鸿章,宦海浮沉翰墨香. 华厦幸犹存古迹,世人留与话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