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为什么都是别人家的呢

坐班车时,和同事张老师坐在了一起,张老师教物理,爱人教化学。同为小学生的家长,我们的话题很自然地集中在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张老师的女儿上四年级,音体美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异,几乎每一科都是满分,更令人羡慕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很好,周围的同学哪怕在打打闹闹,也不影响她专注地写作业,即使是在洗脚的功夫,也会痴迷地去读书。交流之后,令人啧啧称叹,为什么好孩子总是别人家的呢?

据张老师介绍,在孩子3岁时,他们就给孩子买了大量绘本,一直就非常重视孩子的阅读。当孩子上一年级能独立阅读时,孩子爸爸也是经常陪着孩子一起读书,他们爷俩一人手捧一本书,静静地坐在家里阅读,而阅读已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当然这种习惯也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上课更专注,理解能力显著提高,考试时也几乎不存在审题不准的情况。

如今教育观念深入普及,很多人都已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只不过有的人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罢了;当然也有的家长确实是忙于生计,无暇去管教孩子;还有的家长是文化水平低一些,没能力陪孩子去阅读,每个家长的工作情况和生活经历是不一样,有些教育的经验是不可复制的。但现实又是残酷的,没人因为我们太难了,就能让我们轻轻松松得到一个好孩子,家长的用心与否,付出与否,体现在孩子身上就是卓越与普通的区别。

多年的教育经验,我越来越坚信,优秀的孩子绝不是简单的自然成长的结果。由于在一所生源比较好的高中多年从事教学工作,我也确实见识了许多优秀的孩子,当和这些学生家长接触时,我感叹道,这些孩子如果不优秀的话,那才是不公平呢。高一时,班内有一个叫张家宁的同学,成绩稳稳在班内第一,孩子不仅成绩好,而且性格也好,热情开朗,多才多艺,备受同学们欢迎。后来才知道,孩子的爸爸是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理,妈妈是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园长。这位园长妈妈是怎么做的呢?暑假时带孩子去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参加国际志愿活动,春节时去看望慰问退伍老军人,节假日的各种兴趣班和学习班也是尽量全程陪同。其实,这位园长妈妈自身的言行就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每次来校看望孩子,她都会让孩子约着同宿舍的其他男生一起来分享美食,她教育孩子的理念,就是分享与合作,就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因此,家长本身就优秀,空闲时间多,而且格外关心孩子的成长,那么孩子又怎能不优秀呢?

其实,高素质的父母往往有着和谐家庭关系,能以身作则、一诺千金。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培养的不应该是孩子的知识和技能,这显然是学校和公司的事儿,我也不相信两个健康的孩子在智力上会有巨大而明显的差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传递给孩子健全而独立的人格!而在其中,家长的以身作则非常重要。你的优秀品质,终将影响你的孩子,而且贯穿一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行为的养成主要是通过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对成长过程中的孩子起着强烈的刺激。一个人习惯不好,或是品行不好,对他最大的惩罚就是,他的孩子也将沿袭这种缺点。

另外,和许多优秀的家长交流,发现他们大多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来对待孩子,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的父母。我们不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孩子,那么他们永远不可能形成独立的人格。当然了,强调平等地对待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要给孩子任何帮助、批评和建议。

龙应台在《目送》中曾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而我认为,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像一个探险者和一名打理行囊的管家。家长们应该是尽量将行囊打包好,里面装上力所能及的粮食和金钱,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装上正确的三观、良好的品行和不断求知的欲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