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昭明老师《史记》课命中今年高考作文题?!
昨天高考作文题目出来的时候,我们办公室就响起了一声惊呼:
这不就是昭明老师讲的《史记》课么?!
《史记》列传的第二篇《管晏列传》,正好就是昨天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
如果你对管仲够了解,我相信你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作文切入点。
管仲名夷吾,仲是他的字,世人尊称他为管子。
他是春秋时代第一批改革家,被誉为法家先锋。
他辅佐齐桓公成为公认的第一位霸主,被誉为春秋第一宰相;他挡住了北方蛮夷的南下侵略,避免了齐鲁大地被蛮夷化,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在《史记》中,司马迁主要讲了管仲的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他从不知名、不成功到获得齐桓公任用的过程;
第二部分是管仲担任宰相后,通过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
第三件是管仲善于变换思维,通过巧立名目或者权衡利弊,把坏事变成“好事”。
管鲍之交
管仲据说是周穆王的后代,他父亲是齐国的大夫,只不过家道中衰,管仲就跟另一个大夫的儿子鲍叔牙合伙做生意。
商人在那个时候不怎么被人看得起,但是没办法啊,都是为了生活。
由于家里穷,管仲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本来说好四六分账,结果到了分红的时候,他却总要多占一两成。
鲍叔牙揣着明白装糊涂,说我知道你家里比较困难,多拿点就多拿点吧,没事,谁让我们是好朋友呢。
管仲好几次帮鲍叔牙出谋划策,结果把事情办砸了。
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反过来安慰朋友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时机不对,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管仲好几次出山做官,每一次都是很快被炒了鱿鱼。
鲍叔牙还是安慰好朋友说:这不代表你没有才能,只是还没有遇到真正能赏识你的伯乐。
管仲后来去参军,上了战场大家都往前冲锋,他却总是躲在后面,一看形势不妙转身就跑。
别的士兵都瞧不起他,只有鲍叔牙不怪他,说兄弟我懂你,你并不是真的贪生怕死,而是家里还有老母亲要照顾,不能把命搭在战场上。
估计管仲自己都不好意思了,鲍叔牙这哥们实在是太贴心了,什么事都能替他找个理由原谅他。
于是感动地说了一句名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终生信赖、情谊深厚的朋友称为管鲍之交。
后来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
两个公子抢位置,管仲曾经一箭射中小白的衣带挂钩,逃过一劫的小白当上国君成了齐桓公,公子纠被杀。
在组建齐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时候,齐桓公理所当然想任命一直追随自己的鲍叔牙为宰相。
鲍叔牙面对宰相的位置,再一次想起了他亲爱的朋友管仲。
他先是婉言谢绝了对自己的任命,说有人比我更合适做宰相,你要是想建立称霸天下的伟大功业,就非得用管仲不可。
和管仲相比,我有五点自叹不如:
他宽厚仁慈,能够安抚百姓;
他治理国家,能够抓住根本;
他善于外交,能跟诸侯搞好关系;
他赏罚分明,能给国家制定规范;
他有作战经验,能指挥军队取得胜利。
只要他当宰相,齐国一定可以很快富强起来。
鲍叔牙又说服齐桓公放下对管仲的仇恨,想办法把他从鲁国救出来,然后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他,正式任命管仲为宰相。
其实在历史上,也有一个相似的场景,就是萧何劝刘邦重用韩信。
人们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可以说是韩信的伯乐,鲍叔牙无疑就是管仲的那个伯乐。
同学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
唐朝文学家韩愈写过一篇著名的议论文《马说》,有个观点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大家觉得是珍珠多,还是慧眼识珠的人多呢?
管仲好像跟韩信一样,之前干啥啥不成,后来把他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政治天才便真正展现出来,完全颠覆了之前大家对他的印象。
想要了解更多昭明老师《史记故事》
请戳下方链接👇
青茅之谋
齐桓公雄心勃勃,上位第二年就着手训练军队,为将来横行霸道欺负人做准备。
管仲说,眼下还不行,你得先整理好内务,通过改革让齐国富强起来。国家不够强大,就只能小打小闹,那没什么意思。
桓公一开始不信,觉得宋国弱小好欺负,就起兵攻打,没想到招来其他国家干预,齐国反而被打得大败。
这下齐桓公老实了,虚心请教管仲:您说咱该怎么改革?
管仲说了一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只有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家底厚实了,才会考虑文明礼貌、道德修养这些高层次的问题。
这个说法挺符合科学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过一个著名理论,说人的需求就像阶梯一样有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层次越低就代表越迫切地要求得到满足,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才会被追求。
那怎么让老百姓发家致富,怎么让国家变得富强?
管仲有一个办法,就是把税收隐含在商品的价格里。
比如由国家出面开发山海资源,利用海水煮盐,然后由官方统一定价销售,这样既不会引起激烈的反对,也实际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早些年经商的经历让管仲深刻认识到了商品的作用。
他甚至可以把本来不值钱的石头、茅草等东西,瞬间变成价格昂贵的商品,把铁器、纺织品、野生动物开发成经济武器。
不仅让齐国大发横财,还能让别的国家经济崩溃而不得不政治屈服。
历史上流传的管仲在这方面的传说有衡山之谋、石壁之谋、购鹿制楚、服帛降鲁、买狐降代等等,在这里咱们就说说著名的青茅之谋吧。
青茅是长江流域一种三条脊梗直贯根部的茅草,很普通,完全不值钱,管仲却利用它干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政治上的,齐桓公带着一帮小弟讨伐楚国,当时用了一个借口,就是楚国长期不向周天子缴纳贡品——青茅。
管仲告诉楚国,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端正你的态度。
另一件就是经济上的事。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假如要你把这些青茅的价格往上翻几十倍卖出去,你会怎么做呢?
有同学要叫苦了,这怎么可能,人家怎么再土豪,也不至于砸钱买这种没一点用的破玩意儿啊!
管仲说了,别急,要让青茅卖上大价钱,得分三步走。
第一步,物以稀为贵,提前控制住南方出产青茅的地区,禁止对外销售,这样青茅就成了稀缺资源。
第二步,找准客户,你找农民没用啊,他们肯定买不起,只有诸侯才有这么高的购买力,而且花多少钱也不怎么在乎。
第三步很关键,就是想办法创造出购买青茅的需求。
于是周天子发布公告说,我准备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特许诸侯可以跟着一起去。
按照周礼,诸侯是没有资格参加祭天的,所以这次机会格外难得,机不可失,想去的人赶紧报名呀。
诸侯听了,都想亲眼见识一下封禅大典,果然踊跃报名。
周天子接着说,但是有个条件,凡是跟我去泰山的,都必须准备一捆青茅作为祭祀专用的草席,没有的话就不准参加。
诸侯们心想:青茅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带就带吧!
可当他们派人去买青茅的时候却傻眼了:平时很常见的青茅怎么一下子全都不见了!这可去哪里找啊?
刚好有消息传来,说周天子那里有楚国进贡的存货,只是价格有点高,一捆青茅标价一百金。
诸侯有钱,不在乎几十倍地涨价,于是周天子发了大财,几天之内卖青茅的钱抵得上各国七年之间缴纳贡品的总和了。
大家说,管仲的经济头脑是不是很厉害呀。
有这样聪明的人主持改革,齐国很快富强起来,有钱好办事啊,后来的称霸活动也就顺理成章的事了。
想要了解更多昭明老师《史记故事》
请戳下方链接👇
转换思维
关于齐桓公称霸,司马迁重点讲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的一个特点,就是因势利导。
有一次齐桓公跟一位来自蔡国的夫人在水上划船游玩,夫人知道丈夫不会游泳,故意把小船晃动起来吓他玩。
齐桓公果然很害怕,大声喊她不要再晃了,夫人玩笑开得有点大,反而晃得更厉害了。
齐桓公一怒之下就把她送回娘家蔡国,其实就是不要这个夫人了,只是嘴上没说离婚而已。
蔡国也不留情面,以为没你我就不活了?
转手就把这位夫人嫁给了别人。
齐桓公觉得脸上挂不住了:本来是我给老婆点颜色看看,现在变成蔡国给我难堪了,我同意你改嫁了吗?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于是就想出兵攻打蔡国。
大家觉得齐桓公这事做的对不对?
孔子认为是错的,司马迁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管仲作为宰相,是怎么跟齐桓公说的呢?
他说,您这纯属私人恩怨,摆不上台面啊,哪个诸侯肯因为这个理由出兵帮忙?
咱们得换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有了,就说蔡国跟楚国结盟,不服从周天子管理,咱们这次出兵是替周天子维护秩序,教训那些不听话的下级。
你看,这个名目听上去是不是高大上多了?这就是政治的艺术啊。
第二件事是同样的规律。
齐桓公实际上是想出兵攻打北边的山戎,管仲又帮他找了个名目,说是去燕国进行国事访问,敦促燕国整顿内政,恢复召公时期的良好作风。
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的是思维的重要性。
有一个好的名目,往往事半功倍,政治上叫师出有名,方便招揽人心。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给自己的行动套上正能量的帽子,能起到激励作用。
比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只是天天叫你把饭吃光别浪费,这就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要是起个响亮的名字“光盘行动”,你会很乐意参与其中。
这就是一个好名目的重要性,类似于一篇作文要起一个响亮的标题。
第三件事是齐国和鲁国举行会盟,曹沫拿着匕首逼迫齐桓公退还之前侵占的鲁国领土。
按道理说,在受人胁迫的情况下做出的承诺不予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但管仲劝齐桓公信守承诺。
因为诸候看到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说话算话,会感受到一种不斤斤计较的大国风范,因此更加心悦诚服地归顺齐国。
你在这件事上能收获的政治影响力,远远大于失去的那些土地。
这件事告诉我们,权衡利弊以后再行动,往往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如果只这么简单,就不会有孔子“管仲之器小哉”这一句评论了。
其实孔子整体上是认同管仲是个杰出人才的,子路问他:“公子纠死的时候,长期追随他的召忽跟着自杀了,管仲却没有,这好像不符合忠君的标准啊。所以管仲应该不符合老师您说的仁的标准吧?”
子贡也问过类似的问题。
孔子的回答是:
桓公多次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盟会,没有依靠武力,靠的是尊王攘夷的道义,这都是管仲大仁大义的体现啊。
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保护华夏,老百姓直到今天还在蒙受他的恩惠,这就是他对一个民族的大仁大义啊。
在这种大仁大义面前,有没有誓死追随主公那都是小节。
但管仲也有做错的地方,孔子说他生活奢侈,谈不上节俭,僭越政治等级,也谈不上遵守礼制。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不认同管仲的这些做法,所以才说“管仲的器量还是小啊。”
但他还认为管仲有个关键的地方做得不对,就是对齐桓公的引导完全是利益驱动,并没有善恶对错的绝对原则。
比如,当时周天子已经衰落,管仲要做的应该是引导齐桓公真心实意地尊王攘夷,而不是打着这个旗号谋私利,搞称霸活动。
比如桓公因为夫人问题而迁怒蔡国,这本来就不对,管仲作为臣子应该劝阻君主不要因为自己生气就去作错事,但他觉得攻击蔡国对齐国称霸有利,就巧立名目,帮助齐桓公把这件事办得冠冕堂皇。
表面上看收益很大,但错就是错。
管仲放纵了齐桓公的恶,最后只能吞下放纵的恶果。
管仲死之前,为什么明知道齐桓公有三个祸国殃民的小人,却没有铲除他们呢?
为什么管仲死了以后,齐桓公就变得昏庸了,连几个儿子内斗都搞不定,国家也很快衰败了?
因为管仲一直顺着利益去引导齐桓公,很少因为善恶对错而正面劝阻,齐桓公被宠惯了,自己也就不知道是非对错,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北宋苏轼的父亲苏洵就写过一篇《管仲论》,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
大家联想一下日常生活的场景,其实有一些类似的现象很普遍。
有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在公众场合闹腾得厉害,情急之下就采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拿出手机让孩子玩游戏、看视频。
其实这并没有正面解决孩子在公众场合不守秩序的行为。
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可以理解,偶尔一次两次这么干,也没什么大问题,但要是长期不进行正面的纠正,孩子就永远认识不到在公众场合遵守秩序是应该的。
再比如孩子不爱学习,家长害怕苦口婆心的说教没效果,就干脆说,只要你下次考试能进步多少名或者能考到第几名,就奖励某个你想要的东西。
这种物质奖励的办法短期内或许很有效,但长期以往也会导致孩子出现认知偏差,没有正确激发学习的动力。
他们要么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强,要么刚好相反,对物质奖励慢慢失去了兴趣,那问题反而更棘手了。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错误的因势利导很可能使错误进一步加深。
想要了解更多昭明老师《史记故事》
请戳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