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可能学了假的“烽火戏诸侯”
两千七百多年以前的周朝出了一个糊涂皇帝周幽王。
他特别宠爱他的妃子褒姒,褒姒是个大美女,可是呢,就是不爱笑。周幽王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让她笑。
干脆啊!颁布了一道命令说“谁要是能让褒姒笑一笑,我就赏给他千金。”
这时候,有个叫虢石父的马屁精说:“大王啊我有一计,保准能让娘娘开怀大笑。”
“以前,咱们为了防备犬戎,在骊山上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别人来的时候,只要点上烽火附近的诸侯们看见了,就会发兵来救。不如您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咱们把烽火给它点着了,让附近的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么些兵马一会跑过来一会跑过去肯定会乐的笑哈哈!”
周幽王一听,拍着手说:“妙计妙计,就这么办。”
然后呢,就带着褒姒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浩浩荡荡就到了骊山点起了烽火。
各地的诸侯们看见骊山上烽烟滚滚,大吃一惊说:“哎呀!不好!大王有难。赶快去救驾吧!”
各自点齐人马一刻也不敢耽搁,急忙就往骊山跑,一个个跑得是汗流浃背,那个狼狈样就别提了。
诸侯们好不容易赶到了骊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大声喊道:“大王您在哪里?大王放心,我们来救您了。”
喊了半天,这才发现骊山这边儿静悄悄的,远远的还传来奏乐声。这哪里像是打仗的样子。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这时候远远跑过来一个人,笑嘻嘻地对大家说:“各位辛苦了,大王平安无事。这回不过是跟大家开个小玩笑!根本没敌人,都回去吧!回去吧!”
诸侯们这才明白自己上了当。脸上红一阵儿白一阵儿,心里真不是滋味儿,也不好意思看自己的手下那些兵将,拨转马头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褒姒在山上看见他们那狼狈不堪,失魂落魄的倒霉样,忍不住哈哈大笑。
边上的周幽王一看“哎呀,褒姒终于笑了,真是太好看了!”也乐得哈哈大笑。
可是呢,没过多久敌人果真打来了。周幽王连忙点起烽火报警,这回没有一个人来救他。就这样,敌人一直打进来镐京,杀死了周幽王,把周朝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金银财宝还有大美女褒姒都抢走了。西周宣告灭亡。
这就是我们常听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在很多给小朋友看的历史书里面都出现过。所以大家都认为它是真实发生过的,是历史。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是不是历史?
“烽火戏诸侯”的来历
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两千一百多年前,司马迁写的《史记 · 周本纪》里面,写得很简单,一共不到两百个字。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史记 · 周本纪》
意思是说:褒姒不喜欢笑,周幽王想尽办法都没用, 后来就点燃了烽火, 骗了诸侯。褒姒就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以后又点了几次,结果慢慢的诸侯都不来了。 后来周幽王因为太宠爱褒姒了,干脆让她当了皇后,却把以前的皇后和太子都废除了。结果皇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周幽王赶紧点燃烽火征兵,结果呢,没人来。周幽王也被杀死在骊山,而周朝的财宝和褒姒也都被抢走了。然后诸侯共同推举之前被废除的太子,宜臼为王也就是周平王。
这个呢,就是史记对这个故事的记载,特别的简单,根本不像我们之前讲的那么复杂,那么那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啊!是有些人看到史记里面这个故事很好玩,就开始凭着想象力给它加上了很多的细节。比如周幽王是怎么说话的,烽火是怎么点的,褒姒有多么美丽等等。到了明朝的时候,有个很厉害的小说家叫做冯梦龙。他根据这些民间的传说,写了一本很流行的历史小说叫《东周列国志》。
在这本书里他给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又增加了一些史记里面没有的人物和情节。比如说把“一笑千金”的典故就挪到了这里。还把虢石父这个人加了进来,充当马屁精的角色,说是他出的主意。其实这些都是冯梦龙想象出来的。就这样,烽火戏诸侯,这个原本很简单的故事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好玩了,流传的也就更加广泛了。
一来二去很多人就把《东周列国志》这本历史小说里的烽火戏诸侯这个传说当成是历史了。 直到今天,很多历史故事书里说起烽火戏诸侯用的都是《东周列国志》里的内容,不过把它翻译翻译就完了。
这种把文学把故事当历史的事,今天也很常见。比如很多人就把《三国演义》里的内容当历史,说诸葛亮会算卦,诸如此类草船借箭什么的。也有的把《水浒传》当历史的,还有把金庸的武侠小说甚至芈月传都当历史的。
把一个原本简单的故事通过想象力重新加工,扩充,变成一个人人爱看的小说,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他的目的是求美,追求的是趣味性和吸引人。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说我们今天看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与其说它是历史,还不如说是小说。
文学是文学,历史是历史,得分开才好。
有人可能会说:“尽管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有一部分是编的。可史记里面记载的那一百多个字,总是历史吧。所以,你可以说冯梦龙的烽火戏诸侯是小说。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事还是有的吧!”是这样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历史学家眼中的“烽火戏诸侯”
我们说文学家们看到的史记里面记载的烽火戏诸侯,首先想到的是我怎么能让它更好玩,更有趣,更吸引人。所以后来就有了《东周列国志》。而历史学家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呢,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史记里面这么记载有什么根据?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么一问就发现问题了,发现什么问题了呢?
首先,这个故事只有史记里面记载了,其他历史书里面都没提。比如在比《史记》还要早几百年的《竹书纪年》里头,他也提到了周幽王宠爱褒姒废除太子的事儿,但是却没写烽火戏诸侯这回事。如果真有这事,为什么他不记载呢?其他比如《春秋左传》、《国语》里头也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
这就是历史学里面常用来考量古代史真实性的一个办法,叫做“孤证不立”。
就是说,如果一件事,只有一本书里面记载了,而其他相关的书里面都没记载,那么这件事的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其次,迄今为止考古学家还没发现西周时代有烽火台。最早提到烽火的是在战国时期有本书叫《墨子》。如果西周时代就有了烽火这么先进的东西,为什么以前没人提呢?所以历史学家们推测烽火这个发明是西周灭亡几百年以后,在春秋末期才出现的。后来在战国时代,为了防备匈奴各国修筑长城才慢慢普及开来。而西周末年没有烽火台哪来的烽火戏诸侯呢?
出候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
——《墨子·号令》
墨子之“烽燧”,是烽火台的雏型。这段话的意思是:派出警戒兵,但不要超出十里之外,在地势较高而又方便的地方树立标志,派三人看守。从最远的地方到城邑共树立三处标志,同城上烽火遥遥相望。白天就烧烟,晚上就点火。
墨子是一个挺会打仗的人,所以这本书里面记载了很多当时打仗的事情,这就是一个委巷小人之谈。
其他,还有历史学家从地理角度来分析,就比较复杂,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都证明,说烽火戏诸侯是件不可能的事。总而言之,历史学家们提到周朝历史的时候,都说烽火戏诸侯是传说根本不是真的。早在民国时期,大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就说:“史记里面记载的周幽王的事,都是神话传说不足为惧。”而另一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也说:“烽火戏诸侯是委巷小人之谈。”什么意思呢?就是老百姓茶余饭后侃大山用的。
2012年,清华大学在整理一批战国时代的竹简的时候,就发现了一部战国时代楚国的历史书。这本书里呢,也记载了周幽王宠爱褒姒的事。结果也没说有烽火戏诸侯这回事。所以啊!清华大学的刘国忠教授就说,以此可以断定,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根本就是编造的。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不但冯梦龙的烽火戏诸侯不是历史,司马迁的烽火戏诸侯,也不是历史。十有八九也是司马迁听到的民间传说,所以就写进了《史记》。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历史跟文学不一样的地方,也可以体会到历史学家跟文学家不一样的地方。《史记》里面一个简单的故事,文学家把它变得更有趣儿,历史学家呢,却把它给变没了,说这事儿是胡编乱造的。
读历史会让你养成分辨真假的习惯,掌握判断真假的本领。不会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所以不容易上当不容易随波逐流。不论讲故事的人是多么大的专家,多么大的官儿,他说的话也得有证据也得经得起检验。要是经不起检验拿不出证据,无论是谁说的话,无论说话的是谁,也不要相信。这就是读史使人明智的基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