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法之阳历,阴历,阴阳历

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称为历法。这些工作主要依据天体的运动。

日,是最容易识别的时间单位,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日,年和月都是以日为基础的。

月,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时间单位,月亮圆缺变化周是二十九天半多一点,农历的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
天,就是取的它的平均数。

常见的历法,大体可以分三类:

一类历法只考虑月亮的圆缺,以十二个月为一年年三百五十四天左右。是为阴历,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等。时间长了之后,它就与阳历相差得越来越多,这种历法被称为纯阴历。在纯阴历里,经过若干年之后,
就会出现六月飞雪,十二月酷热的现象。

阴历是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历法,又称回历它纯粹以朔望月为历法的基本单位,奇数的月份为30
日,偶数的月份为29日,十二个月为一年,共354日。十二个朔望月实际上约有3543671日。为使月初和新年都在娥眉月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回历采用如下置闰法:每30年为一个循环周期,设11个闰日。其中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为闰年。闰年的12月为30日,共355日。回历的起始纪年定在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麦地那的一天,即公元622年7月16日。

一类历法以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多)为基础,取其整数,平年三百六十五天,四年闰,把四个五小时多加在一起,这一年就是三百六十六天。是为阳历,如公历、儒略历等。原始的阳历是古埃及人创立的。最初取一年为365日

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对当时使用的阴阳历作了修改,制定儒略历。儒略历分一年为十二个月,
平年365日;年份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共366日。儒略历从罗马纪元709年,即公元前45年1月1日开始实行。这一年,为了弥补罗马历与太阳年的年差,除了355天的历年和一个23天的附加月外,又插进两个月,其中月为33天,另一个月为34天。这样,这一年就有355+23+33+34=445天。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乱年'。

儒略历历年平均长度便是365.25日,同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相差0.0078日,400年约差3日。从实施儒略历到十六世纪末期,累差约为10日。据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恰好是春天。后复活节定为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随着岁月的流逝,春分竟然慢慢地靠近冬天了。为了使复活节回到春天去,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据天文学家提出的方案,对儒略历进行改革。他把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10月15日,中间消去10天;同时还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能被4除尽的年份仍然为闰年,但对世纪年(如1600,1700,…),只有能被400除尽的才为闰年。这样,400年中只有97个闰年,比原来减少三个,使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更接近于回归年的长度。经过这样修改的儒略历叫格里高利历,亦称格里历。格里历先在天主教国家使用,是基督教的教历,基督教徒以基督诞生那年起算记年,基督诞生前的年代称公元前,诞生后的年代称公元。二十世纪初为全世界普遍釆用,所以又叫公历。中国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但当时仍用中华民国纪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公历纪年。

另一类则是以地球绕太阳的运转周期纪年,以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纪月,根据需要置闰,是为阴阳历,如我国现在还有采用的农历、藏历等。有的人把农历叫做阴历,实际上是叫错了。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机械地安排。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故必须置闰,曾经有三年一闰、五年两闰,而春秋时代又创造了”十九年七闰法'。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这样安排和调节的结果,历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圆缺,也与随阳历而来的气候冷热变化相适应了。

另外,佛历是泰国、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区通用的历法。佛历是从佛祖释迎牟尼逝世那年,即公元前543年算起。佛历与公历、回历并称,所谓三大历法。

思考题:公历大小月是怎么由来的?

儒略历里,罗马皇帝儒略·凯撒规定每年分十二个月,单月三十一天,双月三十天,一年共三百六十六
天,但比一年应有的三百六十五天多了一天。当时,犯人判处死刑,在每年2月执行,2月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凯撒就从2月份中减去一天。凯撒死后,奥古斯都做了皇帝,他发现凯撒诞生的7月是三十一天,而自己出生的8月却只有三十天。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他又从2月减去一天加给8月,为避免使三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把9月到12月的天数作了相应的改变。从此,2月份就只有二十八天了。

(0)

相关推荐

  • |趣读|追根溯源话“元旦”

    追根溯源话"元旦" 我们现在把公历每年的1月1日称为元旦,表示一年的开始,并定为元旦节,也习惯称作新年.但这个节日实际上是从西方传来的,而且名称虽不能说鸠占鹊巢,却也有点掠古之美. ...

  • 为什么明天是新年第一天?

    先拜个年,祝各位新年吉祥,万事如意. 今天年三十,要吃年夜饭,吃完饭孩子建议: "我们去看月亮吧!团圆之夜要赏月." 下面这些回答,那个是你的第一反应? 一:没空啊,还要洗碗收拾包 ...

  •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采用公元纪年(“阳历”)的

    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是在1949年9月21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确定的.当时是毛泽东提议的,并且全会通过的. 1.先有阴历.从历法的发展史来看,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 ...

  • 农历、阳历日期19年一重逢的背后竟是历法的神秘魔力(下)

    [首说明] 1 . 草根教师,一线团队,做有温度的教育. 2 . 本公众号纯属公益,她的诞生与坚持,源于地理人对地理的热爱与执着,欢迎投稿qdwycyz@126.com. 今日话题 历法  (三)格里 ...

  • 阴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文/成长新视点 阴历,也叫农历:阳历,也叫公历.阴历是中国古代纪年历法,阳历是西方纪年历法.阴历和阳历的区别,主要有历史起源.计算规则.时间天数和适用意义四个方面不同. 一.历史起源不同. 1.阴历, ...

  • 三十三.三种历法(阳历、阴历、阴阳历)的区别?

    简答:1.阳历,又叫太阳历.格里历.新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基础的,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基本符合,一个阳历年为365日,分为12个月,每月30或31日,这个'月'的时长 ...

  • 常识积累丨中国古代历法

    一.历法发展 (一) 历法分类 1. 阳历 阳历即太阳历, 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 如今国际通用的公历即格里高利历则为阳历. 2. 阴历 阴历也称月亮历, 或太阴历, 历月为一个朔望月, 历年为12 个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二十四节气

    一.释义 (一)名词解释 气候,是指节气和候应各取一字组成的概括天气状况的名词.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节气和物候互相参照的完整记 ...

  • 阳历阴历公历农历的区别

    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来定的,我们称之为阳历.阳历来自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寒暑交替,四季变换,一个周期为一年,我们称之为"回归年",一个"回归年"为365.2421 ...

  • 中国古代历法简说

    先看两个问题.一.陈胜起义在秦二世元年七月,去世在秦二世二年十二月,历时总共几个月(是否刚好一年半:6+12=18)?二.同一件事,<春秋>说"冬,宋人取长葛",< ...

  • 古代历法中关于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等

    古代历法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shuò〉望月). 以朔望月为单 ...

  • 古代历法: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

    古代历法: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shuò〉望月).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干支纪月

    古人以黄道十二辰与十二月相配,称作月建.建,过去指北斗当中的星名.       <汉书·律历志>:"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       <礼·月令>: ...

  • 【常识积累】古代历法

    练习题答案: 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它的总部设在( A ). A.纽约 B.华盛顿 C.海牙 D.日内瓦 2.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其发布地位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