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提綱之三

转:天地人文皮介行_925的博客

皮介行編制

1.    物受心之主導,而機體日精;心得物之良緣,而明德日盛。

2.    情意私利之習染,將使吾人思想不入正理之門,不由大道之塗。能保任本心做主,則一切習染皆成善種。

3.    人莫不悲憫黑暗而迎向光明,人之所以生者,得天而生,其所以立者,得天而立,得天者,求仁而得仁也!仁心之存乎人者,剛健炤明,生生而能愛,不為小己之私欲所縛,常流通於天地萬物而無間。仁心以天為其根,故曰得仁即得天也!有根故如流水有源而不竭。人若喪其本有之仁心,即喪其天,喪天者,雖有人之形,而不成為人,惟得仁,方可立人極。仁者愛人,愛人者,固必去小己之私欲,更有明智與篤厚之深情,視人之休戚,為自我之休戚。

4.    惟孔子,窮宇宙之原,究生人之性,體大生,廣生之德於日常生活之中,成己成物,通為一體,動健靜定,融成一片。

5.    逐物而不能返己,則內虧。用力於內者,日見其不足,日不足者,日有餘矣!用力於外者,日見其有餘,日有餘者,日不足矣!

6.    人當盡力於成己成物,位育參贊,去小己之私,發揚大體生生不已之盛德大業。乾元變動,生生不已,小我與天地萬物,同一生生不已之流,通為一體是謂大體,大體者,變動不居,捨故生新,其創造,其發展,無窮無盡也!是乃永生。

7.    吉凶者非幸不幸之謂也,得君子之道,雖遇禍猶為吉,失君子之道,雖遇福猶為凶。天地所貴曰福,鬼神所佑曰福,人道所喜曰福,其所賤所惡,皆曰禍。

8.    儀式所以維繫共感,促進團結,禮樂活動在追求和諧克己,虛己讓人,禮尚往來。真誠行禮,敬畏而虔誠,可以產生動人魔力。禮提升人的情操,促成安定的倫理秩序,減少磨擦與鬥爭。

9.    沒有遠大理想,就不能鼓舞熱情,沒有當前目標,就不能統一行動,沒有行動,就沒有存在的作用與價值。

10.             誕漫而無當,謂之大言,悠揚而不根,謂之浮言,浸潤而膚受,謂之游言,遁天而背情,謂之放言。人當戒大言.游言.浮言.而行誠篤厚實之言。

11.             乾坤未歇,地靈尚有人傑在。平生讀書為誰事,臨難何憂復何懼?正義未亡人未息,千年丹心赫赫,凌霜風標趁酒興,滿天飛舞見崢嶸。

12.             宗教是人道精神揚升的創造物,神是天地人之共性,是生命的力量,是精神的家園,是我們心中最深的渴望。

13.             君子一心足以開萬世,小人貪貨,足以喪家邦,心學也者,重一心之朗現,摧破支離,凸顯心的獨一.自由.主宰與無限。自得其心而存養之,則徹上徹下,與天地同流矣!

14.             不要讓年輕時的習慣,控制今天的生活,不要讓生活只是等待老去。做的意願,會創造做的能力,只要行動,天地將為我們祝福,不要太早喪失夢想,夢想將使靈魂與智慧得到揚升,追求夢想是對生命之致敬。

15.             心也者,經也,萬世不易之常經也!經也者,心也,萬世不易之常心也!故六經也者,所以發明乎心之經也!

16.             肉體人生為命定人生,心靈人生為自主人生,身體之欲,無深度無常性,只是暫時滿足,只有心靈生活,透進文學.道義.藝術.情味,才擁有更多追念.品味與享受。人生須在少量物質上,求多量之心靈滿足,否則,忘天機,窮人欲,人欲轉成痛苦。

17.             人有信心.誠心.真心,始可溝通彼我,貫徹古今。千古相傳惟此心,古人尚活在我人心中,我人亦活在他人心中。人生大道,人類文化,必以此真常心為動力,終可得多數人之同情響應,所謂“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正為此也!

18.             禮樂負天地之情,達神明之德。禮者,體也,有禮成一體,無禮不成體。禮.人之所履,人群有人事履行。故禮,必依於仁。心之本體為仁,必要與心會通,以自成其心。故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禮者殊事合敬,樂者異文合愛,禮者為異,樂者為同,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者天地之和,禮者天地之序,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有別。樂,施也!禮,報也!樂樂其所自生,禮報其所自始。禮者履也,共同踐履,把人妥貼安頓在天地中。在自然中建人文,在人文中成就天地,上奉天,下奉地,人在天地間真誠奮進。

19.             活於風雨摧磨的世間,不可短氣,不可喪氣,不可失氣。人固不可回天地之心,天地亦不能奪人之心,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志之所在,氣亦隨之,氣之所在,天地鬼神亦隨之。論一生則孔孟亦潦倒,論萬世則孔孟之道輝耀天地間,其志氣塞天地。

20.             為仁由己,只有我自己邁步,我不邁步等如門外無路。人能無穿踰之心,而義不可勝用。無為其所不當為,無欲其所不當欲,如此而已!仁義為內在抉擇之自由,主導權在我,外界條件無奈我何,此始為大自由。

21.             理一分殊,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物各有性,一切理從性來,理通於一,人文從自然演出,人文之分殊,不害其宇宙大通,大通不害小別,小別正所以見大通。因於自然始有人文,人文所以完成自然,盡心以知性,盡性以知天。

22.             養其小體為小人,養其大體為大人,口腹之養為小體,心性之養,由自身而天下國家,贊天地化育,是為大體。小體不養何來大體,但也不能只有小體,人文要義在小大兼顧。居室陋而通天地,耕田做工而向大道,此心中大有天地也。

23.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悟心即道〕,自得之則居之安〔與道同在.無求無待.自然能安〕,居之安則資之深〔內心之能量.源源浩大〕,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

24.             志業的敗壞,不是毀於一時,而是逐漸消磨。棄德而不修,捨道而不行,萎靡從俗,久則無以自拔。

25.             世界之可居,需要一個基礎,神話之聖界,為世界安立一個中心與起點,為人文教化奠定基礎框架。俗世存在之意義,來自於聖界之偉大創造力。神話是一種獨特反省形式,是一種心靈能量的統合展現。神話統合自我及宇宙,有著超越及統合對立事務的龐大能量。人借神話連結太初之道,進而與太初合一,取得原生創造力。

26.             安心要少欲知足,安身要勤勞節儉,安家要相愛相惜,安業要好學精進,接受現實盡職負責,面對現實學取慧。才能著著活棋,處處貴人。

27.             人性可借信仰而聖化,通過禮樂儀式,使人的靈魂悟到新的向度。在神性的光照下得到轉化,而與天心合一,彰顯出一種聖性的臨現。

28.             靜穆是一種豁然大度,得到皈依的心境,好像低眉默想的觀音大士,超一切憂喜,也泯化一切憂喜。

29.             真智必凝聚而後圓明無礙,故人之精神必有皈依,然後敬畏乃生,若漫無所依止,則情浮而不專,智馳於瑣而情失之淫。夫敬畏者,其中惕然,恆有以自任之重,而懼其不勝也!常行敬畏之道,使人精神凝聚而精進不已,上下與天地同流。

30.             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直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

31.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知畏!天命原是自家真性,至富而備萬理,至剛而函萬化,至大而藏萬善,至尊而超萬有。

32.             茍非其人道不虛行,人當自信有天道在心,故其真實力量蘊蓄於內,知有一切險阻艱難,而不敢以輕心待之,萬慮必極深細,不敢以偷心處之,萬行必極真實,不敢以僥倖茍免之賤心當之,志氣恆不昏不惰,超越物表,是故弘毅奮發,信己力之必勝而百折不撓,無望於天,無求於人,奮鬥不懈。

33.             儒家體神化不測之妙於人倫日用之間,自性真實,無須向外覓上帝也,自性自得,無可懸想以趣涅槃也,自性生生,思誠存存,積健而為豪雄。尊生而不溺寂,彰有而不耽空,健動而不穨廢,率性而無事絕欲也,禮樂兼濟,則飲食男女皆有其則,何待絕欲而後能復性哉?

34.             我未生前天是我,我既生後我是天,浩然充塞兩間外,造化機微只一圈,物不自私物亦我,我能廣大我亦人,乾坤父母散殊在,一氣氤氳屬此身,但得吾身正氣在,便為天地一陽春,也屬虛空也屬身,惟將一氣究天人,天人從古無分別,宇宙襟懷總在心。

35.             人不止是物質存在,更也是心靈存在,道德存在,人是能量中樞,創造中樞,實踐中樞,引天地之能量以自壯,將宇宙情懷匯歸生命,因此生命心靈之中心,也是天地大愛之中心。

36.             大易也者,天地交泰,陰陽相需,升降相通,升中於天,把人生聖化,而對越在天。神在天上,神在心中,神也在萬事萬物中,於是過化存神,上下與天地同流矣!

37.             通於天地者,德也!化育萬物者,德也!至精而妙乎天地者,德也!德者,內得於心,外得於物。人之德,賦於天而得於己,益心潤身,成美成善,德慧積中而英華外發。

38.             愛乃是一切生命力的基本性相,如如之愛慧,乃是成就一切,肯定一切的愛慧。親仁而能愛,不僅是內聖功夫,成就個人道德人格的基礎,也是外王,成就文明社會的基石,仁的存養擴充,函攝有感通自然,貫通內聖外王的能量,可以承擔文明創造的大任。

39.世間一切微妙善語,皆為成就我人磁場之寶物,應當虛心品味積極學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