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屈原投江的悲剧不仅仅是偶然,在偶然中存在着绝对的必然性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绵长屈原在其中绝对算是一位特殊人物,身虽死名不朽,他让后世无数文人墨客为其一次又一次的诠释。著有《离骚》留世,全文将近三千字,阐述了自己的坎坷一生心中所愿,以及最后想要以身殉国的心境。其中蕴藏的精神,除了受到中国后人们的倍加推崇之外,其在全世界都享有着崇高的赞誉。

出身经历

屈原虽然出身于贵族之家,但是却自幼同平民百姓生活,做了很多对百姓有益的好事,受到了楚国民众的一致称赞。在秦国进攻楚国边境的时候,还没入朝为官的屈原便组织家乡的人们抗击秦敌,在其出色的指挥之下,给予了秦军沉重的打击。
后来屈原应召入仕,积极的进行变法改革,同楚国贵族势力进行抗争。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屈原的举动让朝堂上的另一帮人不满,楚王受谗言所误,将屈原降职,之后将其又流放到汉北地区。

虽然之后屈原被重新启用,但在出使齐国归来之后,却遭到楚怀王的疏远,一直不能参与朝政。后来又被放逐到江南之地,最后在公元前278年,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悲剧的起因

任何能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都必然是其精神功绩带来的结果,例如孔子,其留下的思想在经历数千年后的如今,依旧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
中国的古代文人无一例外,全都面临着仕与隐的抉择,屈原却是面临着入仕不能、归隐不得的两难抉择。欲竭己全力事君报国,但遭到佞臣阻拦;不愿与小人争,便无法为国效力。
人们大多将屈原视作诗人,却常常将其卓越的治国才华忽略,而这便是屈原留名千古的起因,也是造成其暮年悲剧的原因。
纵横家苏秦说过:“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
只是屈原所在的楚国看似强大无比,能够与秦国抗衡,只是内部腐朽不堪,楚王昏庸无能,奸臣当朝误国。楚王听信佞臣谗言,不听屈原忠告,让楚国在政治和外交上几度失误,错失一统天下这丰功伟绩的良机,也造成了屈原的悲剧。
屈原所在的战国时期,虽然依旧是群雄之间争霸的时代,但是最终秦国完成统一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没人愿意遵循孔子“恪守本位,不得僭越”的思想,全都认为该靠实力说话,谁有实力能统一其他国家,谁就来当这个天下之主

而屈原心怀远大抱负,也想辅佐自己的家乡楚国强大起来,成就一番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可惜这个愿望虽无限美好,却终究不可能实现。

屈原悲剧的必然性

楚王穷奢极欲,大臣敛财排贤,百姓怨愤横生,楚国表面上地大物博、兵多将广,却已经岌岌可危。反观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其经济、军事则不断强盛。因此六国无法灭秦,秦却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
在屈原所著的《离骚》当中,便能从其中窥见楚国的忧患: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在这些诗句当中,足以看到楚国已经是风中摇曳的残烛,面对即将到来的风雨毫无希望可言。楚王的不作为,朝堂上大臣的愈加激烈的斗争,终于让楚国在统一战争中消亡。与秦灭六国一样,除了偶然性之外,还有着绝对的必然性。
可以说是在天下大势所趋之下,秦国消灭其余六国完成统一,楚国的败亡也是必然,并不会因为屈原的一厢情愿而有所改变,这也是屈原悲剧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屈原的悲剧还表现在尊崇儒家思想上,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但却遭到了昏君佞臣的阻拦。不愿同流合污,也不愿犯上作乱,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屈原不愿离开祖国背弃君王,也不愿独善其身随波逐流,更不想消极避世就此归隐。最终他选择将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绑在一起,选择了以身殉国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这是屈原精神和人格的伟大之处,也是我们对其无比推崇的原因。

屈原一生忠君爱民正道直行,却接连被诬陷流放,心灰意冷的他投江自尽;而那些阿谀奉承的卖国奸佞,却受到楚王的恩宠重用。虽然他是一位失败的政治家,但却是辉煌的诗人
而屈原之所以能够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源于他本身忠贞爱国精神的伟大,他的抗争是忠于君王和国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正因此,屈原的死才显得格外悲壮,与那些媚上的佞臣成了色彩鲜明的对比,从而令人为之动容。

参考文献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于中国文人的悲剧性》——周宪

《试论屈原悲剧的必然性》——杜道明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

微信号|历史典录
(0)

相关推荐

  • 黄歇把怀了自己孩子的妻子送给楚王,儿子称王后为何他却被枭首?

    黄歇是楚国的政治家,他早年四处游学,口才非常了得.后来他因为能言善辩,得到楚王的赏识.战国时期与他齐名的,还有魏国的魏无忌.赵国的赵胜,齐国的田文,这四人一起,被称为"四君子". ...

  • 端午节,再忆两千多年前的那位殉道者

    文 / 子玉 读历史,总有一个疑问,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与世俗格格不入为什么就不能随大流外圆而内方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后来慢慢发现,那只是自己的想当然.中国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原则性强而又性格 ...

  • 宣太后其人 之三:怀王受骗

    小编语:这一期的小编工作继续由小夏的先生小田代劳了.老夏已经写完宣太后系列,并开始着手写新的故事系列了.希望喜欢的朋友能在文末多留言,多点赞,支持老夏,谢谢! 公元前313年,芈月的老公(就是那个杀了 ...

  • 张天敏/屈原,中国诗人的迷渡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屈原,中国诗人的迷渡 张天敏 年年五月端午前后,都有鸣呼如潮的写屈原文字刷爆.袭史路而来,沿古老的造神运动模式,冲着路漫漫其修远兮,悟将上下求索兮,将爱国主义诗 ...

  • 一个有关端午节来历的故事,顺便普及一下,屈原本姓芈,屈氏字原

    楚王宫内,楚怀王饶有兴致地听完张仪的话后,问道:"秦国真的愿意归还我楚国六百里土地?" 张仪说道:"当然.纵观当今天下,唯有秦国.楚国和齐国最为强大了,秦国愿意献上秦女和 ...

  • 屈原投江的三大原因

    端午节是纪念中国古代贤人屈原的节日.在两千多年前,他为了力谏君主不得而自溺于汨罗江.传说乡民怕屈原的遗体被鱼啄食,就在水上不断敲锣击鼓吓走鱼群,并且把粽子投进江中,引开鱼虾.自此以后,赛龙舟和吃粽子就 ...

  • 关于端午的起源,你不会只知道屈原投江吧?

    首先预祝各位端午快乐! 端午是华人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从汉.魏以来就盛行于大江南北,后来又传播到亚洲的多个国家,如越南.朝鲜.韩国.日本. 端午中的"午",原本应为数字&quo ...

  • 屈原投江前发生的9件事,件件揪心,不愧为几千年的爱国典范

    明天就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说到端午节,如今我们的年轻一代都只知道什么吃粽子.划龙舟.插菖蒲.挂艾蒿,对历史文化稍微了解一些的可能还知道关于端午节的一些来历,大致与我国古代的一位诗人有关,这位诗人 ...

  • 屈原投江自尽的历史原因到底是什么?

    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而设立的节日,然而却极少有人知道屈原投江自尽的历史原因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把屈原之死归咎于楚王,认为楚王的昏庸无能,听信谗言,导致了屈原志不 ...

  • 当年屈原为何要投江?屈原投江的三大原因解析

    当年屈原为何要投江?屈原投江的三大原因解析 言史知今 发布时间: 2018-08-0916:47 当年屈原为何要投江?屈原投江的三大原因解析 屈原出生在公元前340年的农历寅月寅日. 生于硝烟弥漫的乱 ...

  • 屈原投江是庸人自扰 楚国当年勾结秦国灭了屈原祖国

    端午节到了,今年的端午在安康党与快乐党的一番大撕逼后.人们终于发现端午这三天假不是因为屈原他老先生跳江才有的.而今年的粽子节,人们又有了新的讨论,这屈原到底是不是殉楚而死的. 有人提出,屈原是楚国贵族 ...

  • 知见诗社 |《屈原投江》——作者:宗果,诵读:张超

    插图画家:施虹宾 ▾  点击收听  ▾ 屈原投江 作者:宗果 诵读:张超 你在水里看到了天问里的云 云在水里等你.云不认识你 风在唱:竹叶黄,艾叶啷个香 死时,汨罗还是沧浪真的不重要 一跃就是千古.沉 ...

  • 别闹了!他们居然说屈原投江竟然是因为...

    (先吐槽一下,这投江的姿势也没谁了) 6月6日晚上,和同事聊<鑫瑞人生>'金帐户'抢购的事,不知道怎么就聊到粽子.再过两天不就是端午节了嘛,顺着这个话题就聊到屈原投江的事情上来了. 朋友神 ...

  • 屈原投江多年后,楚国才灭亡,屈原是绝望的太早了吗?

    战国时期有三大改革家,秦国的商鞅,韩国的韩非,楚国的屈原,三人中只有商鞅成功了,使秦国成为霸主,我觉得韩非与屈原在自己母国遇不上贤君,还被奸臣算计,他们完全可以另投他国,使自己才能发挥出来,商鞅本是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