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16日,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这一次转移十分仓促,没有时间同人民群众开告别会,当落日的余晖照射在于都河上,军号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如同一条长龙般的红军队伍就要出发了。谁也没有想到,周边的江西乡亲们早就察觉出了部队这几天的异常行动,军号响起,一时间也扶老携幼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有人拿着煮熟的鸡蛋,有人拿着炒熟的豆子,为得就是能让红军战士们吃饱一点。刘亚楼内心也被乡亲们的淳朴所打动,同大多数红军战士们一样,一路上不断地回头,直到看不见这片曾经作为根据地的山山水水,看不见那依旧立于河边挥泪送别的乡亲们时方才停止。他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战斗了5年,一想到当红军离开之后,人民们不知道要遭到怎样的迫害时,刘亚楼止不住的为他们担忧,却又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这一次的战略转移十分重大,刘亚楼只知道这一点。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会是一场历来行军史上前所未有的惊天壮举,是耗时一年多、行程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始。如果说红一军团是红军中的王牌,那红二师绝对是这王牌中的王牌。在10月11日的时候,刘亚楼和陈光接到来自中央的“绝密”信件,除了这次行动外,更特别指示说:“红一军团先行,红一师为右前锋,红二师为左前锋”,这无疑是天降大任。临出发前,刘亚楼和陈光得知了这次行军的大致路线,总司令说指着地图上的路线说:“能走大路就走大路,不行就走小路,再不行就爬山。不要等指示,具体道路由你们决定,我们在后面跟着你们,避免耽误时间。”
这一支血路先锋很快便有了初试锋芒的机会,在10月13日于信丰河边同敌人展开战斗。
红军被迫长征对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按他的枭雄秉性来说,绝对不可能让红军有一丁点的喘息机会。信丰河这边,便是他针对红军所设置的第一条封锁线。红二师作为先头部队已经走了几天,作为一支经过无数考验的王牌之师,此时见了敌人如同狼见了肉一般兴奋,物资全靠敌人补给。整个红一师上至师长政委,下至马夫炊事兵,个个都士气高昂。刘亚楼和陈光短暂商议后,决定让四团、五团两头进攻,六团在后方准备随时接应。这是红军自走出根据地以来的第一战,势必要打得干净利索。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面对敌人几个师的战力部署,红二师如雷霆般打得敌人落荒而逃,更是全歼对方一个团,红军自长征以来的第一场战斗以红二师大胜宣告落幕。面对此情此景,刘亚楼不是诗人也不禁吟了两句诗出来:“关公温酒斩华雄,红军锐气胜关公!”随着第一道防线的突破,接下来红二师势如破竹般突破了第二道、第三道防线。敌人调集了15个师共计40万人组成“追剿军”,分成五路围剿红军,企图前后夹击一举消灭红军,另外还有数十架飞机也参与了此次围剿行动。与此同时,刘亚楼同杨光接到了来自上面的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迅速突破湘江,打开部队行进通道。
红二师如同以往一样,很快便突破了第四道防线顺利渡过了湘江,此时恰好遇到白崇禧转移到全州,这良机来之不易,按照原定计划,大部队在两天内便能全员过江。
但刘亚楼没有想到,这良机却被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给错失了,如果不是那些笨重、多余的辎重物资严重拖慢了行军速度,红军也不会因此陷入危局。11月28日,敌人的几个师已经开始进攻红军北翼,而白崇禧也在此时加入了战斗,他们想要趁着红军在渡河时拦腰截断,然后再一举消灭红军于湘江两岸。战斗很快便打响了第一枪,红二师在全州附近的觉山铺进行了阻击战,刘亚楼则在旁边的一个上坡上指挥战斗。为了保证大部队能顺利渡过湘江,刘亚楼明白红二师必须像一颗钉子一样,将敌人死死地钉在觉山铺附近。战斗持续了两天,刘亚楼一直都没有吃饭、没有睡觉,敌人的尸体越堆越多,可往上冲锋的敌人却一点都没有减少,红军的伤亡也越来越大。敌人的炮火从未停歇,原先绿意盎然的山头已经被炸得一片狼藉,四处都是坑洞和硝烟,而红二师的阵地依旧不动如山,消灭着每一个冲锋的敌人。
12月1日,这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危险的一天,也是战斗最为激烈的一天,过得去湘江就有未来的发展,红军就是成功者,如果慢一步就会成为战败者。
虽然红一军团斗志顽强,可敌人也不是什么怂货,指挥官们带头冲锋,如同浪潮一般席卷而来。红军是生是死,是胜利还是失败,全都在此一战。敌人无比的狡猾,迂回部队直接打到了红一军团的指挥部门口,这是历来的头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而红二师也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刘亚楼和陈光一边作战一边下达命令,说:“哪怕是用刺刀,也要顶住敌人的进攻。”一直到中午时分大部队彻底渡过湘江,刘亚楼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后红二师和红一师互相掩护、边打边撤。这一次突破湘江,红军直接折损了一半多的士兵,出发时八万多人,如今只剩下不到四万。刘亚楼回头看了眼战场,满眼泪水,此时初冬的夕阳,如同被鲜血染成了惨红的颜色,照在了那片同样被染红的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付出了自己鲜血和生命,才奠定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谨以此文纪念在长征中为红军披荆斩棘的红二师和刘亚楼上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