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该怎么研究韩非——评《韩非与法治》
先秦思想史的天空群星闪耀,韩非即是其中的一颗。韩非是先秦法家集大成者,他构建的法家思想,与儒道两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形成了外儒内法的传统政治格局。然而两千年来,韩非及其思想备受争议。今天,如何辩证认识评价韩非及其思想,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是当代韩非思想研究的意义所在。近年来,以解构和建构的方法研究韩非思想,对比观照中西文化,贯穿古今、融会中西、还原韩非真面目,发掘法家精神,逐渐成为韩非思想研究的创新方法。
创新经典解读范式,阐发义理。创新经典解读范式的显著特点在于,突破以往长于考订文本而疏于思想诠释的注释体,秉持一贯的解构建构写作方法,重在义理阐释,力求经典思想的贯通解读。如中华书局出版的夏海的《韩非与法治》,立足经典文本,以法、术、势为纲领,搭建全书框架,分章节探讨了韩非思想中的人性论、法治思想、术治思想、势治思想,通过对比先秦儒家、道家、墨家诸子思想,分析韩非思想兴起的渊源和历史背景,展现了战国时期思想繁荣、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进而对韩非及其思想作出整体评价。
作者夏海注重“知人论世”,开篇专章介绍韩非所处的历史环境及生平活动,将韩非的言论、主张置于具体历史情景之中,有助于读者真正读懂、理解韩非。在写作理念上,作者遵循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学术与普及之间实现平衡。专业研究者读后不觉得浅,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推进韩非及其思想的学术研究;普通读者看了不觉得深,深入浅出的解读、典雅通俗的文风,将读者带进了一个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韩非思想世界,推动韩非思想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以贯通中西的学术视野研究韩非思想。将韩非思想放在世界文化大背景中考察,有助于在中西观照中寻找异同、比较优长,丰富认知视角,增强认识问题的层次和深度,从而更好体现高度的学术自觉。当今中国是个开放的社会,无论学问还是实务,都应有宽广视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观照,在比较研究中找到定位;对于思想学术而言,比较中的同一,使我们对不同文明能够和谐共处有信心,而差异则是不同文明进步和共同发展的动力。
以《韩非与法治》为例,其所秉持的创新研究方法即遵循这样的思路,从时间和思想内容两个维度分别将韩非思想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杰”思想和马基雅维利思想进行对比。在时间维度上,按照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理论,古希腊文明是研究先秦诸子思想最好的参照物。在思想内容维度上,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及其《君主论》的政治思想是研究韩非及其思想很好的参照物。因此,这种创新研究方法得以聚焦哲学、政治学研究中最基本、争议最多的人性论,深入探讨韩非及先秦诸子思想与古希腊“三杰”的异同,分析了中国重人文、西方重自然的文化传统,启发读者思考中西政治思想文化差异之大的根源,从思想前提、主题内容等多方面对韩非与马基雅维利进行对比分析。这两位思想大家时间上相隔千年、地域上相隔万里,思想却息息相通,有异曲同工之妙,令人感叹人类思想的伟大共通。
韩非画像
以韩非思想为主线,却又不局限于韩非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任何思想学术流派都是在同一与差异的对立统一中发展进步的。研究韩非思想必然要研究与之相关的诸子思想,看到他们的同一与差异,既立足韩非看韩非,又跳出韩非看韩非,这是思想学术发展的必然规律。创新的研究方法致力于建构先秦思想史的大厦,整体把握先秦思想史,了解传统中国治道。
以韩非与法治立论,对比儒道墨诸家相关思想,推衍出诸多关于中国古代人物思想与政治文明的基本观点,讲清韩非与法家外部诸子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讲清韩非与法家内部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术、慎到之势的承继和超越关系。以此揭示出,韩非思想形成的最大特点是在方法论上既批判又吸收前人的思想;韩非思想源自先秦法家不同派别;诸子百家思想是韩非的根基,道家、儒家、墨家思想也是韩非的重要源头。
辨析先秦政治思想中的关键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概念是思维的基本要素和单位,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研究思想家及其理论体系的入门路径。研究韩非的法治思想,首先要厘清先秦政治思想中的法治、德治、礼治、人治等概念,回应对韩非之法与现代法治关系等备受关注的问题。比如,从政治制度、政治权威、政治平等方面分析现代法治与韩非之法的不同,指出韩非法治的缺陷。尽管关于韩非之法是否要求君主不得凌驾法律之上、法家的法治本质是否为人治等问题在学术界仍存有争议,但以时代的视角解读韩非思想,将更好地为这一学术争论提供更全面的认识视角。
图书实拍图
《韩非与法治》分析了现代民主的渊源、古代民主与现代民主的差异,比较了民本与民主思想,指出民主不仅是理念,更是一种国家形态和政治制度。这种创新的研究方法对概念的理析并非简单释义,而是注重概念的起源与流变、相似概念间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善于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构筑起理解中国政治思想的概念框架。
秉持“了解之同情”的态度。韩非学说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很多思想确实缺乏人文精神和人道关怀。然而,韩非集法家、性恶和好利于一身,历史上经常处于被批判之列,即使有些合理思想,也常常被忽视,就像西方谚语所言:倒洗澡水连孩子也倒掉了。
图书内页展示
《韩非与法治》对韩非思想中的糟粕给予了深刻批判,同时也对误读韩非之处进行了辨析。如在人性论方面,世人常常将韩非的人性好利观视为唯利是图、放任好利,但事实上,韩非是跳出善恶评价的分析框架,以比较客观冷峻的眼光洞悉人性好利,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法家人性论,并不主张放任好利的本性任由其像脱缰的野马狂奔乱跑、恣意妄为。因此,在批判扬弃韩非术治时,应更深入地解析其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并有分析有比较有批判地加以借鉴,将这些合理因素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条件下,重视其所蕴含的智慧和理性,对先贤思想予以辩证取舍。
研究韩非思想的创新方法是打开韩非思想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以严谨公正的治学原则以及谦恭之心研究先贤原典,摒弃偏见、从容淡定、客观冷静地评价韩非及思想,顾及韩非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身世背景。这将带领我们重新认识韩非多面、复杂、深刻的思想,进一步探寻先秦思想文化资源和中西文化异同,进而认识中国传统社会,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从先贤思想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本文原载于《学习时报》2021年8月27日第7版)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