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高教师阅卷手记与线上答疑
01
阅卷手记之普遍性问题
1.图片上传不规范,答案很难辨识,很多学生作文没有标准答题卡,没有方格子纸,字丑卷面差,分数差距大。
链读:阅卷也会看颜值(图)
2.涂改液涂改较多,需要强调一下(编者按:高考禁止使用涂改液,平常也要养成习惯;据了解,恩施高中2019级年级组对此有严格规定,凡是使用涂改液,一律按照零分处理;2018级也曾反复强调,“建议同学们不要使用涂改液,不要迷恋虚假的整洁”)。
02
阅卷手记之主观题说明
1. 第6题:一是大部分是6分和4分,4分多半没有答到精神扶贫。
2. 第8题:一是大多数人是5分以上。少数答题过于简单,6分的题就写十几个字,有应付的嫌疑。二是有的没有结合标题理解文本内容,答成他的作品中体现了温柔。
3.第9题:一是大部分同学都能答到首尾呼应,和深化主题,多为4-5分,若答到丰富形象为6分。二是仍然有部分同学答题不分点,且不知道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答题(编者按:老师踩点判分,学生分点作答)。
4.翻译第一句:都翻译得不错,部分同学对“以”字翻译不准确只得4分。
5.翻译第二句:一是大部分同学3分,“乃”字,一部分同学能够结合语境翻译为“却”或者“竟然”,正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引”字应为“借口”,翻译对的不多,大部分译为“引用”,此处是项羽自己讲过的话,不是引用。
6.第15题:得分较好,大多数4分以上。主要问题:一是不结合诗歌进行分析,但情感正确,一律3分;二是结合了诗歌分析,但是只说“首联”,或者只抄诗句,没有选取具体内容展开,酌情给分。
7.名句默写:情况基本正常,得分多在4、5、6分,主要问题是:“若夫”易丢,“辩”字易错(辨),“夜深”一句难写(很多人写成“不畏浮云”句,错得离谱)。
8.第20题:第二空答题情况较差,“跳跃和省略”的得分点无法答到。
9.第21题:忽视“用一句话”概括的题干要求,语段中出现多个句号。
10.第22题:一是拍照不清,二是没有手写,三是偏题较多,有的侧重于疫情的全面介绍,有的侧重于文化或语言的泛泛而谈。
03
关于写作任务与立意关键
本次写作的具体任务是“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立意的关键不应该仅谈战“疫”之事,也不应该只论雅俗之争,而应该紧紧抓住“民族语言”这四个字,或谈传承,或谈创造,或谈运用,侧重从一个角度谈具体的方式方法。
语言文字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所以问题的核心不是雅或俗的高下之争,而是关乎语言文字的多种功能和文化传承的不同方法。
雅言和俗语,哪个好,哪个不好?不能过于武断,而要看标语的适用语境和具体效果。事实上,中国乡间街头的“硬核”标语与日本物资的“诗意”引语,都在特定地域和时间引起了关注和热议,都发挥了积极的战“疫”作用,从实际效果而言,并无二致,但是从民族语言的传承、创新和运用的角度而言,却值得反思。
我们认为,雅致的民族语言急需“活态传承”。众所周知,中华民族语言既有形式之美,亦有内蕴之美,可谓独具魅力,中华儿女理应加强学习和运用,尤其是学习的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上,也不能满足于应付考试,而要增强运用的自觉性和传承的使命感,真正理解,融入血液,在自觉运用中进行“活态传承”。
本次日本援华物资标语引起网民关注和热议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活态”传承民族语言的有益启示,比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诗句除了传递中日友好交流的文化信息,表达人类共抗疫情的一致心愿之外,也彰显了古代日本遣唐使的学习姿态,更体现出当今日本汉语教学考试机构对汉语的运用自觉。
语言的学习包括习得、保持和运用等阶段。为此,我们要重视民族语言的自然习得和系统教授,真正热爱学习民族语言,并通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诸多活动搭建交流平台,营造浓厚氛围,进而唤醒中华儿女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的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04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诗句赏析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出自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其完整表达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爬梳史料可知,唐玄宗时,长屋亲王曾经命人制作千件袈裟,并绣上四句偈语送给大唐高僧,而后,鉴真大师正是披上了这样的袈裟东渡日本传法,留下中日友好交流的佳话。
这八个字不仅传递了文化信息,而且还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语言的美感。
一是对仗工整,有形式之美。“山川”对“风月”,“异域”对“同天”。
二是语言风趣,有内涵之美。山、川二字,外形三竖,而山字下又多出一横,体现“异域”,说明一个国家的山川,依附于地,不可能移到另一个国度。而风、月二字,半包围结构相似,则体现“同天”,意味着天上的风月,不受地域的局限,人类皆可见,千里共婵娟。
05
线上答疑之“敢爱死”
某某同学(学生名字模糊处理,在此讨论的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的聊天现象)2020/3/31 16:58:56 :在吗,彭老师?(随后便没有下文了)
收心斋主人 2020/3/31 16:59:18:请直接留言
某某同学 2020/3/31 17:00:06:哦,我想问一下这次古诗题里的“敢爱死”的“爱”字是不是躲避的意思?
某某同学 2020/3/31 17:00:41和“爱而不见”是不是同意(义)?一说通“薆”:艹+心+爱:隐藏,躲避。
收心斋主人:还有哪些疑问,或者希望老师讲解的题目,都可以直接留言······我对姓名作了模糊处理,但还是给你说一声。不要介意啊,以后有问题继续提。
参考答案:④壮志难酬之苦。“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救民,诗人不会因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希望“请缨”,但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壮心惊”。爱死,(爱/珍)惜死。敢,岂敢?不敢 。
【温馨提示】:解诗要懂诗,不仅需要语言训诂和博物知识,而且还需要揣摩诗意,理解诗人,进入语境,把诗往通处解,往妙处解,解出意境,解出内蕴,解出美感。欣赏古典诗词查阅《辞源》《辞海》《康熙字典》甚至更专业的工具书是个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诗词,但如果一看到某些语词还有别的义项便立即不辨是非地搬来硬套,重解诗词,创立新说,并一定要推倒旧论,而且固执己见,横扫歪批,就可能走火入魔,如果危言耸听,网络造势,则可能误导其他读者,危害不浅。(引自华中师范大学谭邦和教授观点)
06
关于“在吗”的聊天现象分析
对方问“在吗”(随后无言),我是回答“在”,还是“不在”呢?这是一种值得讨论的聊天现象。
在我看来,“在吗”二字既不是问候,也不是问题,完全可以舍弃,因为它不仅没有提供交际所需的有用信息,而且还存在“你知道要问什么,我却不知道怎么答”的信息不对称、不平衡的问题。
其实,无论对方在不在线,你都可以直接把问题呈现出来。在的话,对方自然会立即回答,不在的话,对方通过查阅留言记录也可以延迟回复。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
首先,置身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忙,各种信息又太多,根本没有时间闲聊。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很多人的微信、QQ很久都没更新状态了,为什么?真的没有时间啊。
收心斋为什么“不敢”频繁更新了?真的没有时间啊。一是没有时间校对来稿(几乎所有来稿都不能直接使用,都需要经过或多或少的增删、校对);
二是没有时间应对编发文章后可能导致的后续问题,比如不理解收心斋存在价值的人可能会想,那小子居然还在搞收心斋,是不是很闲?事实上,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作为语文教师的收心斋主人坚持阅读、写作以及对外交流的必要性。
所以,小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其次,QQ、微信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聊天工具,而是已然成为工作软件,学习平台,比如1813语文群的功能主要就是布置作业,批阅作业,安排任务,发布通知等,谁会在里面聊天呢?
当然,“在吗”也并非绝对不能使用,朋友之间,都有时间,完全可以随意互动,但若是在学习、工作等语境之中,建议慎用“在吗”,或者使用“在吗”之后,立即补充信息,以便有效沟通。
07
线上答疑之“套路”的认识问题
来自1813班某同学:彭老师,第6题,这道题给的参考答案好像并没有按照“谈做法”题型的常规套路(编者按:谨慎使用套路,高手尤其要克服套路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主体来答(编者按:依然可以按照政府、企业、个人等主体作答),好像是按照具体的3个政策总结的。
并且,答案里面的几个要点在材料里面也很难总结得那么精炼准确(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只要读懂了材料内容和题干要求,答案可以多样化),大多数还要结合时事政治(建议养成读报、看新闻的习惯,尤其是在疫情之下,建议关注中国卫健委官网,了解全国疫情,建议关注湖北省政府官网,了解湖北动态)。
所以,明天可不可以重点讲一下这种材料比较长,话题比较新,需联系实际,概括性较强的“做法”类题目的答题方法(今天,暂时不讲套路,但我把材料分析附后,你再研究一下,对外发布版略)
【温馨提示】:一切从实际出发,谨慎使用套路、模板答题。要读懂材料内容,明确答题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考考察的是理解能力,是核心素养。
附:【恩施高中2018级第2次周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大疫之时,很多标语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乡间标语: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街头标语:武汉人,不服输,疫情面前不低头。你加油,我加油,战胜病毒有盼头。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
日本援华物资标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盛唐·王昌龄) 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盛唐·日本大臣赠中国僧人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先秦《诗经·无衣》)
这些语言承自先民,馈自邻邦,萌于热土,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慧,给与大疫抗争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力量。乡间百姓富有生活气息的标语和日本人对传统中国诗文的运用,更给我们对于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带来诸多思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就此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08
优秀作文举例
被遗忘的中国诗文
继承得以保存,融合得以发扬
语言,就该五彩缤纷
声明:本文根据湖北恩施高中2018级语文备课组组长李蓓蓓《本周第2次集体备课记录》改写而成,是2018级语文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经李蓓蓓老师审核后推送,仅用作试卷讲评和同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