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创作与批评若干疑似误区的漫谈(3)
作者:黄 浩
作者简介
黄浩,湖北监利人,中国教师报新闻版主编,马云公益基金会特约媒体观察员。曾任《对联》杂志社编辑,获2007、2008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提名。
No.
误区三 务去陈言,力求创新
时下,不管在哪个领域,言必称创新,言必称改革,似乎不来点新鲜玩意儿,就显得落伍了,就对不起观众了。
小众的对联创作与评论领域同样如此。不管谁扔来一副联,我们不必看内容,几乎闭着眼睛就能批评它,或者“表意过熟”,或者“未能跳出窠臼”。睁开眼睛一看,哦,果然如此——这种万能评价的准确率还颇高。
评论者总希望对方能写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句子,要“似未经人道”,不要写那些人家写过的意思,要有亮点,要不拘一格。
而现实中,的确有很大一批联,“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说的是旧话,表达的是大家早就表达过的意思。
于是,创作者很担忧,因为一旦谁被贴上“没新意”的标签,仿佛低人一筹似的。他们为了写出新意,每每挖空心思,为了说点别人没说过的话茶不思饭不想,不惜“丢掉节操,铤而走险”,殊不知,久而久之,创作越来越畸形。
譬如,一个标准的美女站在眼前,出题者让你形容一下她的美,创作者们纷纷斗法,你要用“美丽大方”、“沉鱼落雁”、“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类似这样的表述,评分者大都会让你负分滚粗。所以,你得拐弯抹角去烘托她到底怎么个美法,比如让柳下惠这种君子都按捺不住了,比如让植物人都惊醒了,这才有点儿意思。总之,越是不走寻常路,就越能博人眼球。
在创新至上的理念引导下,我们开始思维发散,跳出窠臼,标榜个性,越来越少的人坚持传统的创作路子,各种解构也应运而生,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想象一下,当你登临滕王阁,意欲把笔题联,还有什么可以写?该表达的意思大家都说过了,就连“恨不得将鹦鹉洲踢翻,黄鹤楼槌碎”这样的句子早就诞生了,如果你非要较劲来点儿创新,那又该写什么?要么罢笔不写,要么钻点牛角尖,如此而已。
还有一些人,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在一些历史问题面前似是而非,表达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吸引眼球,却扭曲了自己的道德观(或者有时自己本身并不这么想)。
有创新当然是好事,不管在表意、结构还是用语上创新,只要恰到好处,都是值得赞赏的。但为了创新而创新,得不偿失。
有一些基本的情感是经久不变的,比如写故土,你会有思念与眷念;写古迹,你会联想到历史而抒发和古人相似的感慨;写当今的房价,你会和大家吐槽相似的感受……在这些话题面前,历史上与当今无数的人都会产生相似的共鸣,这些意义不宜被解构。即使有所创新,难道创新的艺术成就就比表达那些“过熟”的意思要胜出一筹么?
其实,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平常的感情充分表达,把平常的句子磨练到一定火候,是一个对联创作者最基本的素质。
仔细看看成就颇高的清代对联,有几副是新意盎然,语未经人道的?大多联都是在传统框架下的创作,表达的是寻常的意思,用的是寻常的句式和语言,并不以“创新”取胜,但惟其如此,所以清联质朴、纯熟,少有轻佻浮夸的风气,不少作品呈现出大家气象。
今天的我们,还远远达不到随手一个题目就能写到那样纯熟的境地,但创作界的虚浮之风,让大家不肯务实,耐不住寂寞,不肯扎扎实实地打好基本功,然后挂着“创新”的大帽子,行作秀之实。
在我看来,这不是真正的创新,而是一种倒退。